热点
摄影
旅行
女神
生活
美文
亲子
兴趣
美食
影视
情感
赏花
诗词
频道
/
其它
/
初学朗诵的一些体会和经验【转自“大湾区诗汇”】
写美篇
下载
美篇
访问
美篇
Qzone
微博
微信
扫码分享到微信
评论
qq空间
微博
孤烟傲霜
12295703
文章
45
被浏览
7287
粉丝
17
栏目推荐
【沙漠之魂】
上悬,下空
天箭—闪烁在天空
两情若是久长时
初学朗诵的一些体会和经验【转自“大湾区诗汇”】
2019.06.06
孤烟傲霜
阅读
56
任然 - 走不出的回忆 (铃声)
初学朗诵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最近看到好几个朗诵群在让初学者练习绕口令、练习念新闻稿,我觉得有必要出来谈一些经验体会,供初学者参考,以免大家为了朗诵兴趣而误入了歧途。我这里指的歧途,说的是职业化道路,是一条远路,而并不是指背道而驰的完全错误的路。歧途可能是一条正道,但肯定不是最近的路。我给大家的经验体会,是一条小路,但可能是一条到达你兴趣爱好目的地的,最开心的,最近的路。
首先明确下我们朗诵的目的。我们爱朗诵,只是业余时候的一种兴趣爱好,不是要去当播音员。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如果有群友是冲着当播音员去的,就不在此列了。那我们玩朗诵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朋友木棉说得好:在兴趣爱好上玩到极致!
第二是朗诵的基本要求。有的朋友认为是绕口令说的好,有的朋友认为普通话标准,有的朋友认为是感情到位,反正大家认为朗诵得好,就一定要满足各种各样的要求,还挺多的。其实都是错的!你没听错,都是错的!朗诵没有任何基本要求,如果硬要套一个,那就是:口齿清楚,也就是说,你在说话,人家就知道你在说话,而不是在哭。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就是你爱的人说爱你。请问,需要普通话么?需要绕口令么?不需要吧。有人说,这需要感情到位。当爱人说爱你的时候,当然需要感情到位。但歌手唱歌也好听,那一定也是感情到位吗?有歌唱比赛经验的朋友都会知道,当你把一首歌唱个7、800百遍的时候,早就没有当初的情感了。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觉得好听呢?原因只有一个——技巧!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著名的老师在台上朗诵得眼泪水鼻涕水口水哒哒滴,其实他们那只是在表演,是用技巧在表演而已。试想,谁能在悲痛欲绝的时候还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如果情感真实,早就声嘶力竭得破音了吧?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在于此。
第三是找到自己的好声音。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动听的部分,但肯定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好听。我们现在听到大师们的好声音,也是他们在好听部分的基础上加以不断训练所得到的,他们平时说话的声音和朗诵时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就好比是歌手,唱歌时的发声方法和讲话时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不要相信发声培训班能带给你好声音,他们只能教你一些大众化的发声方法,但这种机械化训练出来的声音,并不一定正好就是你声音里好听的部分。只有你,才能找到自己声音好听的部分!对,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自己最好听的声音。试着用不同的发声位置来念,用鼻腔、口腔、喉咙、胸腔、腹腔,用高亢、平白、低沉、嘶吼、低语、呢喃,用快速、中速、中低速、低速,反正用各种不同的位置、方式、节奏来组合念,自己录下自己的声音再自己听,你就一定会找到自己声音最好听的部分在哪儿了。只要找到自己好听的声音,不断加以练习,把这种声音固化下来,那么恭喜你,你至少可以和我一样,成为一个朗诵达人了。
第四是找到适合自己声线表达的作品。既然不是全声段美声,那就好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咯。选择适合自己声线、情感、语速、频率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没办法,跟把自己训练成播音员或者配音大师这件事相比起来,选择适合的作品应该容易得多吧。我也曾有一段时间很热衷于站在舞台上朗诵,舞台上确实能够满足我的表演欲望。但几次下来,发现舞台声音效果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后来我分析了下原因,发现:一是舞台朗诵的作品一般气势磅礴,并不适合我声线,而我的声线最适合夜深人静时的暖音疗伤,舞台上面不适合;二是舞台音响效果有限,混响大,失真也大,无法体现我的尾颤音。所以现在我反而没有了上台表演的兴趣,倒是对给人家排集体朗诵节目挺感兴趣的,因为我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让零基础达到“速成”的效果,很有成就感。
第五要掌握一些实用的小技巧。我个人认为最实用的三个小技巧,包括:背诵作品、轻重缓急错落有致、找个合适的背景音乐。背诵作品是指对作品的熟悉,要到能够背出来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念的时候避免因不熟悉作品而形成慌乱所导致发生错误。我要是正儿八经录音的话,至少要把作品读过10遍以上,才敢开机。我敢肯定地说,没有一个大师说第一遍念就是他念得最好听的。熟读作品!熟读作品!熟读作品!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三遍。除了【一句话情诗】之外,其他诗歌散文一般都有好几句话组成,如果每一句话都用同样的频率、音量、语速、情感来读,整体上是肯定不会好听的,如果诗长一点的话,一不小心还会形成催眠的效果。所以,我们就要把诗歌散文进行分段,并进一步策划好每一句话的读法,频率、语速、情感、音量、轻重都要有所变化,即便是排比句,也要人为的做一些变化来处理,不能每句都按一个调调来复制。当然,要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也需要不断地琢磨,不断录音自己听,不断修正。我从来没有见过所谓最好的处理,只有更好的处理。一个好的作品,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提升、不断完善、不断精雕细琢的过程。仔细想想,我们工作或者生活上的那些曾令自己满意的事情,哪一件不是这个经过这个过程而得到的呢?买彩票中大奖的毕竟是不靠谱的小概率事件啦。找个合适的背景音乐的作用我就不赘述了,大家都明白的。
【转自“大湾区诗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