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麦子黄了—你还知道吗?

雷峰夕照

<p>又是一年麦黄季,如今的收小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每家每户有几亩地,一般联合收割机过来,一两个小时就收完了,麦子直接可以拉回家,也可以在地里就能换成毛爷爷,更省事的手机一扫收款就行了。</p> <h3>如今已有二十多年没有收过小麦了,但每到这个季节,我会想起一家人在地里收麦子的情景,也会想起我的妈妈!还有儿时的小伙伴在麦场里玩耍的样子还历历在目。也许在今天看来那个年代的收麦子有点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好多做的都是无用功,但在那个年代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少一个步骤也不行。</h3> <h3>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从前看看,争秋夺麦,是一年中最忙的两个季节。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所以时间显得相对宝贵。天气是不等人的,成熟的麦子一阵大风,一场大雨都会让你受到损失,还有更惨的,干透了的麦田遇到火灾,会让你颗粒无收,全家喝什么咱就不说了。只是为了强调一下收麦时间的紧急,在麦子快熟的时候人们都开始准备了,磨镰刀,买新镰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就是打场的各种工具。</h3><h3>割麦子也是一个力气活,虽然镰刀不重,麦秆不重,加在一起也不重。但它是考验耐力和技巧的劳动,也是手劲和腰力的配合。一直保持连续的动作往前走,金黄的麦秆就一道道的倒下了,然后连成一片,这时收麦子的工作已经完成一多半,我小的时候就是在后面放草绳(草腰子),然后把成把的麦秆放到上面,扎好,不能松了,或者断掉。天黑之前都拉到麦场里,如果没拉完晚上也得拉走。</h3><h3>照片上还是那种人力的排子车,木头做的,学名叫什么早就不考究了,反正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为了拉东西用一般一人拉,一人推,一次也装不了多少麦捆。也有家里有牲口的🐎,配上马车,更省力点,但都是少数。不管什么方法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麦子都是要拉回家的。</h3> <h3>如果在山区或者没有运输工具的地方,人们要把割好的麦子挑回去的,一次也就是挑两捆,想想那时候的人们生活也是很不容易的。</h3> <h3>机械农具在那时应该不多,旁边还是成排的人们用镰刀在收割小麦或者稻田。好像在比赛,但机器的优势已显示出来,一个机器比一排人还要快的。</h3> <h3>手扶拖拉机也用了挺长时间的,直到九十年代末柴油三轮车的增多,它才退出历史的舞台!</h3><h3>图上的照片虽然是彩色照片,但不是八九十年代的,那时农田里还插着红旗,应该是六七十年代,文革,大跃进时期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不多说了。</h3> <p>这些场景也都是我们最熟悉的场景,从天亮吃饭下田收麦,到天黑回家,中午都是不回去的,把饭送到地里,吃完接着干,成熟的麦子不等人。当时的饭菜有肉都是奢侈品,只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咸鸭蛋或者咸鸡蛋,那时每家都有几只鸡和鸭,(不可以随便杀了吃肉的),每到春天三四月,鸡鸭下了蛋,妈妈都要攒起来,生蛋洗干净晾干,放到坛子里,大料熬的食盐水,开锅再亮凉,倒入坛中,两到三个月,这时鸡蛋中的蛋黄和食盐发生已了奇妙的反应,正好收麦时淹好了,每到吃饭时,小心翼翼的打开一个洞,刚剥开蛋清,金黄色的液体就流了出来,赶紧拿馒头沾一下,真香!即能当菜又能当饭,一顿午餐就解决了。</p> <h3>到了农忙的季节,农村的学生也是要放假的,回家帮父母干活。这个照片应该是城市里的小学生,学校组织去体验生活,捡麦穗,做到颗粒归仓。</h3> <p>这种小型的机器,用拖拉机带的,应该也是收麦子用的,或者农田用的,具体怎么使用不知道,用的年代应该不长,后来就淘汰了。</p> <p>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六七十年代也是有的,看照片上的东风,估计还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甚至五十年代都有,但那时可能是苏联的技术或者整机。但在后来的二十多年一直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也是有原因,八十年代初中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家各户自己种田之后,这样的大块头就不适合了出现在田间地头了,可能走到了农场和建设兵团。直到九十年代末期,又出现在农田里,不过都是更新换代的了,比以前个头小了,效率也高了。这里就不再传图了,大家都见过。</p> <p>1942年大生产运动,八路军359旅在收小麦,打场。虽然他们手里有枪,但是用来打敌人用的。如果收小麦的话,只能用镰刀割下来晒干,也只能用棍子拍打,脱下麦粒,然后用石磨碾成面粉,加工成食物。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除了打仗,还要生产,自给自足。</p> <p>打场也是很热闹的场面,口语打(chang)也许我写的不对。场也是提前收拾好的,他需要平整的硬地面,那时没有混凝土,只是把地面平整好,然后泼水,凉差不多了,用牲口带着石磙(石头做的大圆柱),在平地面上不停的来回碾压,直到地面变得非常坚硬,才能来打麦子用。</p><p>没有脱粒机的年代,都是晴天把带穗的麦秸晒干,用牲口拉着石磙一遍又一遍的碾压,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麦粒就从麦穗里脱出,压好之后,用前面的木叉,挑起麦秸,用竹耙子耬一下短的麦秸,剩下的都是一粒粒爆满的种子,农民辛苦大半年就是为了它。</p> <p>剩下的麦秸也不能随便乱扔,用处很大的,盖房,编制,取暖,烧火做饭,都能用。你看照片上堆的一垛垛的麦秸,那也是一叉一叉挑上去的,堆不好了会倒的。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无论下几天雨☔也不管下多大的雨,底下的麦秸是不会湿的。</p><p>这也成了我们儿时的乐园,看谁先爬到顶上,然后从上面跳下来,胆子小的是不敢跳的,只能蹭着边滑下来,然后再爬上去。胆子更大的,还要从上面来个后空翻下来,不过我最后也没学会就长大了。玩耍的时候从底下掏洞,打通,捉迷藏用。下雨了还可以避雨。</p> <p>后来年龄再稍大一点,我们是要去出村边的麦场看场的,家家户户都有麦子,吃完晚饭也没啥流恋的,因为家里还没有电视📺,就和邻家的小伙伴一起去看场了,地上放块板子铺垫麦秸,放个被子就能睡了,但也不睡觉,黑灯瞎火的玩半天,躺下之后还是满天的繁星,那会还不知道什么星座,什么星,现在到知道一些了,可惜看不见了。遇上半夜下雨就不好了,还得抱着被子往家跑。有的人家会在场里搭给简易的棚子,因为一呆基本上一个月的,直到麦子晒干才回家睡,有事候还不想走,挺留恋的。</p> <p>工人做工,农民农忙!到点了都要去上班的,还要挣工分呢。在生成队挣过工分的人,如今玩美篇的少了,如果有的话举一下手,但并不代表你找到知己了,因为我也不是那个年代的。虽然那时候分的粮食少,可能不够吃,在食堂也是吃不饱,和现在的食堂饭店不一个概念。但人们的精神面貌是非常乐观的,不用攀比啥,因为谁家也拿不出二斤猪肉一只鸡。一个生产队男女劳力齐上阵,趣闻笑话讲不停,家常理短唠不够!</p><p>照片上人们扛的工具——木叉,现在见得也少了,民俗文化馆里还有。都是自然生成的,主要是叉麦秸,挑麦秸用的。</p> <p>这也是脱粒机打麦子的经典场景,年代无从考究,大约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拉到场里的麦垛堆的像小山,农民看了心里也是喜洋洋。到这时候出意外的情况就少了,直到地里的麦子全部收回来,就开始打麦子,不然,麦垛放的时间长了也会发霉的。这时候全家老少齐上阵,分工明确,爸爸是最主要的,往机器里送麦秸,还有传送的,解捆的,收子的,机器一响就是一大晌,中间不停的,噪声隆隆,灰土连天,四五个小时下来,离机器近的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黑眼圈。</p><p>就在这时送冰棍的来了,看到这个情景,那时什么心情,就像沙漠里发现了绿洲,半天的疲惫也没了。吃一根都感觉不到痛快,再来一根才比较爽歪歪。七十年代冰棍在农村还是没有的,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有的,城市里可能更早些。小时候头一次吃冰棍时,虽然不像非洲人吃雪糕视频那么夸张,但也认为是最好吃的东西。</p> <h3>这个机器应该是吹麦糠用的,压好的麦子,或者脱好的麦粒都有麦糠和杂质,用这个过一遍,就会变得很干净了。</h3> <h3>麦子打好之后,里面还是有更多短麦秸,麦糠和一些杂质。这时就需要扬场了,把这些杂质去掉,这也是一项技术活,还有一把工具——木掀,这时还要看风向的,风很大很小了都不行。一铲一铲的扬起,落下,旁边还有一个人那着一把扫帚,配和这把麦子堆上的重杂质扫出来。最后就可以颗粒归仓了。</h3> <h3>这是建国初期的两张照片,虽然没有标年代,从远处的马车可以看到,车轮还是木头做的,那时给没有塑料编织袋,用的都是麻袋,上面还写着積和堂记,不知道是装药材的还是干啥用的。</h3> <p>麦子收完晒干之后,除了留下自己吃的,还要上交国家一部分,劳动人民也是最光荣的吗,纳税完粮。不过现在国家富强了,也不用我们老百姓交粮食了,吃不完的可以自己卖了。如今的生活比过去好太多了,但是还有比你好的,怎么办?不知足,不感恩,这也是好多人的一个通病。还有一种生活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你的梦想,你的目标。(前提是不要祸国殃民,可以利己,但不要损人)然后造福于民,起码让你的家乡父老过上幸福的生活!</p><p>这也是我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回忆一下过去,展望未来!但最重要的还是现在,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变得多么富有,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正直的心,感恩的心!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光明的,你的前途也是光明的!感恩生活,回报社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