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十年,“科举”依然是人才选拔的最好形式

晓墨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br>从1978年至今,国家恢复高考42年。<br>“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对高考最好的写照。<br>取消高考的声音从来没有间断过,就好像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呐喊声一样。<br>一边,教育局监督学校不准布置太多作业;另一边,学校偷偷地加练习,家长周末不停地开小灶。<br>从九十年代至今,作业越来越多,孩子负担越来越重,高考并没有被取消,被取消的是高考那几天的上路权、装修权、广场舞权,高考的重要性,在中国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今天,越来越高。 走过高考的一代又一代人,说起高考,无不深恶痛绝的。<br>一个人有那么多种天赋,凭什么就用六门考试成绩就对他的能力“盖棺定论”?<br>一个人的情绪会受很多影响,凭什么十二年寒窗,用三天的表现就决定了他的未来与前途?<br>一个人的成绩比另一个人的成绩好,就说明这个人的综合素质比另一个人好吗?<br>……<br>高考,真的公平吗?<br>大家能列举出一百种高考不公平的理由,但当让大家选出另一种比高考更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大家都说不上来。 高考,在我看来,脱胎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如果说中国千年精神文明的最精粹,我当首推科举制。<br>在科举制产生以前,中国出现过许多人才选拔方式,从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再到科举制,在科举之前,或由下以上,或由上而下,都有考察与推荐的部分。简而言之,一个人名声好、家世好、学问好,就有机会被考察和举荐做官。<br>因此,在科举制产生以前,仕官和平民,基本上都是世袭的,也就是出身好的,做官的后代则有更多的机会做官,而耕作出身的老百姓,一代、两代、三代,都只能是老百姓。不能说这样的办法就不好,理论上讲,一个人名声好,实际人品也差不了多少。<br>可惜好的办法往往会在操作上出问题,时间一长,察举也好,推荐也好,都成了有权推举人敛财的手段,当一个人出大价钱买了官位,他的下一步会做什么?<br>毫无疑问,就是利用官位把钱再赚回来。这样的人,德不行,才也不行。所以这些人才选拔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都演变成了集体的腐败和无能。<br>对平民百姓而言,更是绝望的。除了发动农民起义,他们不仅世世代代没有翻身的机会。还必须面对腐败官员的重重盘剥。 直到有了科举制。<br>平民百姓才真正有了翻身的机会。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时间很短,科举制存在的时间却很长,经历了无数朝代换代,外族入侵,各种官制法制都变化一次又一次,唯有科举制坚持了下来,甚至可以说至今,高考和公务员考试还是科举制的延续。<br>科举制的精粹在于两个字——公平。<br>对百姓而言,即便出身平民,即便一贫如洗,只要肯读书,只要肯努力,只要真正有才华,就有机会金榜题名,在官场上施展自己的才干。<br>对官府而言,平民出身的官员,更能体会到平民的需要,更清楚体制的弊端,更仇恨腐败,更有破旧立新的决心。<br>通过科举制选拔任用的官员,很多汇集成了官场中的一股清流。 有人会反驳,无论是高考和科举,标准只是才华,而不是德行,又怎样保证选拔出来的人才是“德才兼备”呢?<br>“德”固然重要,但也是最难考量的,你说他“孝”,不等于他不贪,你说他不贪,人是会变的,今天不贪不等于明天不贪。比起“才”来说,“德”的考量更是靠不住。<br>而能从千军万木中走过独木桥的人,才华不用说肯定比较出众,另一方面,心态也应该比较稳定,毕竟高考“鸭梨山大”,许多在就败在了心态上。<br>在我们那个先报读再考试的年代,有许多高考奇葩的传说:<br>有学霸五年不改初心,每年只填“北京大学法律系”其余全部是不服从分配。终于在第五年,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br>有以往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高考突然成了“黑马”,得了全省第二名,偏偏只报了一所当地较好的大学,觉得可惜,但没勇气复读,还是准时去报到了,开学时成了该校的“名人”。<br>有学霸马前失蹄,压力太大只考上了一般的学校,几年本科读完后,有保送清华、北大读研的,有考上牛津、剑桥的。<h3>高考,对真正的高手而言,也不过是颗小小的绊脚石。</h3> 距我离开高考二十年后,当年的“千军万马”现在又如何了?<br>感觉是,强大的依旧强大,不强大的也不会因为一场考试而鸡犬升天。<br>学历是敲门砖,职场才是真正的试金石。<br>你或许会因为缺少一块敲门砖而必须走点弯路,但实力和才华能决定你最终到达的高度。<br>蒲松龄一辈子科举落榜,不影响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无论是科举还是高考,无法证明一个人的德行,也无法清楚全面地衡量一个人的才华。<br>但基本客观、公平的操作方式,给了每位学子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一个打破阶层界限,能通过自己努力翻身的希望。即便是一种象征,也有莫大的存在价值。<br>正如许多年后我们发现,高考,竟是我所经历过的最公平,最公正的角逐,没有之一!<br>祝各位高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