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度、清晰度以及锐化的区别

对比度、清晰度和锐化程度的调整,是照片后期的三个重要步骤。它们容易混淆,但各自效果却并不相同。本文从原理上理清他们的区别。&nbsp; 1、什么是对比度? <br>  对比度是指的画面的明暗反差程度。增加对比度,画面中亮的地方会更亮,暗的地方会更暗,明暗反差增强。<br>  为了更好的解释对比度、清晰度和锐度的区别,下面一张放大20倍的纹理边缘为例子。<br> 增加对比度之后,原来的两个物体反差扩大。<br> 对比度是对全局作用的,对照片整体的明暗有较大影响。比如这张照片:&nbsp;<br> 对比度增加之后,照片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一下子反差就拉开了。<br> 2、什么是清晰度?<br>  清晰度指影像上各细部影纹及其边界的清晰程度。清晰度强调“边界” <br> 当我们增加照片的清晰度,靠近边缘较暗的一侧会变得更暗,靠近边缘较亮的一侧会变得更亮,但这种亮度对比的变化只局限在边缘周围的部分。<br>  清晰度相当于让边缘亮的一边加上一根白色渐变条,暗的一边加上一根黑色渐变条,从而让物体轮廓和细节纹理更加清晰。<br> 因此增加清晰度,只会增加边缘附近的反差,让物体轮廓更清晰。对照片整体的对比度,影响没有对比度滑块那么大。也就是说,调节 清晰度 就是将边界处的明暗对比加强了。暗部的边界会变得更暗,而亮部的边界则变得更亮。&nbsp;<br> 3、什么是锐化 锐化类似清晰度,只作用于物体的边缘,但原理有所不同。锐化主要是通过在边缘两侧,增加黑白相间的高对比线条“隔离带”,让边缘看起来更加突出锐利。 Adobe Camera Raw中,锐化工具在第三个面板 - 细节面板。 &nbsp;细节面板中的锐化工具,有四个滑块:数量、半径、细节和蒙板。他们恰好对应了锐化中存在的三大问题。&nbsp; 数量:锐化的程度,数量越大锐化越强烈。在具体的照片中,我们需要根据物体的特点决定锐化数量,比如人物照片可能20、30就够了,而建筑雕塑这类超过100也不觉得过。怎么观察呢,第一步,把照片放大到100%甚至更大,这样才能清楚的看到锐化效果。第二步,拖动数量滑块,直到物体的边缘和细节凸显出来。(拖动数量滑块的时候,同时按住Alt键,可以把照片由彩色变成黑白,更加方便观察)&nbsp; 半径:锐化使边缘反差加大,半径滑块控制其影响范围,数量越大影响范围越大。<br><br>细节:锐化会突出细节,同时让照片噪点增多。将细节滑块向左侧移动可以抑制噪点,但是锐度也会降低;向右滑动可以让照片更锐利,但是噪点也会很突出。 <br><br>蒙版:这个和 Ps 中的蒙版没有任何关系,利用该滑块可以根据照片信息来控制锐化作用范围。向右侧移动该滑块,锐化范围会减少。&nbsp; 视图调整为“符合视图大小”,调整的时候,依然需要按下 Alt 键的同时调整“蒙版”滑块。蒙版的默认值是 0,此时画面会变成全白,这意味着所有区域被锐化。提高数值,会出现黑色区域——不被锐化影响区域。被锐化的区域将向照片中物体的边缘集中,逐渐缩小范围。 按住 Alt 键的同时用鼠标拖动“蒙版”滑块,画面由白色慢慢变黑,只有物体边缘是白色。此时该滑块的数值是 50。再强调一遍,此时必须在按下 Alt 键的同时拖动“蒙版”滑块才能进入该视图模式。黑色区域代表不锐化区域,而白色区域则是锐化的区域。因为只需要锐化景物的边缘,所以将其调整为这样,以免背景受到锐化的影响,而使画质降低。&nbsp; 锐化操作非常主观,需要靠自己的眼力和经验来进行调整,而且需要权衡每个滑块的数值,让所有效果配比达到最好的效果。不断练习才能 胸有成竹,所以要耐心练习。&nbsp; <p>通过本文讲解你有没有了解对比度、清晰度与退化之间的区别了呢?总的来说对比度是调整范围最大的,直接影响画面中亮的部分和暗的部分,并调整其亮度。而清晰度和锐化都是只对“边界”处进行处理,不同的地方在于清晰度在边界处增加的是过渡带;锐化则是增加的明暗不同的线条。<br><br>但这三种让画面变得更清晰的方法中,锐化是可控程度最高的。可以通过数量、半径、细节、蒙版4个参数来更精确地调整画面清晰度,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实现预想的画面效果。<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