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好久没去早市了,今天想去逛逛。</h3><h3>几年前住在早市附近,几乎每天中午下班后都要从南面大门口进去,穿过各种商品摊位,买好所需生活用品,从东面门口出来过马路也就到家了。也许是那几年正好是最让我感觉身心疲惫的几年,这个大市场恰好连接在单位和家之间,在这里,我可以漫无目的闲逛,也可能目标精准地找到所需,既有下班后的轻松感,也有生活方便的优越感,所以,搬家之后我时常会想起这个露天大市场。</h3> <h3>早市紧邻曹雪芹公园,不知道是早市喧闹了公园,还是公园迁就了早市,反正它们就这样共同成长了二十多年 ,现在都已成为彰显小城人们幸福生活的地标。</h3> <h3>又是临近中午,市场喧囂已退,也好,可以任我脚步跟上思绪的节凑徜徉,本来,今天也没有采购的计划,只想寻找市井的味道。</h3> <h3>最初的早市基本都是露天地摊或简单搭建的展台,显得杂乱,现在对商家分门别类都有了统一规划和布局,高大上的可以进精品屋,低端廉价的也可以见缝插针,不同的消费群体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所需,既包容又有序。</h3> <h3>这是喜庆用品区,是不是很有民族范?中国红就意味着精气神!</h3> <h3>这种小摊前,我总会驻足,感叹老人生活不易,敬重他们自食其力,相信他们卖的蔬果最和时令,更有本真的味道。</h3> <h3>又看见这位大姐了,几年前还是从十公里以外的农村骑着自行车,找个可以站脚的缝隙卖点野菜和红薯干,现在已占了这么大个摊位,自行车也升级为电动小货车了。且不必评说其卫生状况,只看这一地乡土特色就知道她的生意还是挺好的。</h3> <h3>这个烤鸡架子的老板几年前曾经租用过我们楼下的车库当库房,当时小两口带个小孩推个三轮车往返于库房和早市之间,很不容易,现在好了,在市场黄金位置有了一间门店,里面有操作间,很干净,还有几个雇工在忙碌,幸福的确要靠奋斗!愿你们越来越好!</h3> <h3>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又溜达到东门口了,看到了曾经住过十来年的房子,虽早已易主,却感觉还是自己的。因为是单位团购房,小区人文环境最难以割舍,有一起上下班的同事,有一群一起长大的孩子……相信房子会得到新主人的善待,在那里经营一个温馨的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