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城民国时期的老照片

罗煜媛和爷爷共用的美篇

<h3>  建始,虽然距今有一千七百五十九年的建县历史,但是,有关建始县的有史以来所记载的文字资料却很少。有关建始县城的影像资料就更是凤毛麟角了!</h3><h3> 但是,建始历史史书记载少,不等于建始没有历史!</h3><h3> 例如: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就曾在建始朝阳观下的石通洞写下“古木萧萧洞口风”的诗句;南宋著名抗元名将李庭芝曾任建始县令;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就曾率领工农红军攻陷建始县城,并杀了当时的建始县县长陆祖贽;临解放前夕,建始春节闹花灯,广润河南岸朝阳街玩花灯,以“罗通扫北”为名的花灯玩到广润河北岸的南门街,而北岸的东、西、南街,玩“过河招亲”的花灯,南北两岸的闹花灯队伍就在广润河南门大桥发生冲突,打起来了,各有伤亡;一九四九年获得建始解放;一九五零年,广润河发洪水,冲毁南门大桥,等等等等!</h3><h3> 建始县城的古建筑物,在解放初期和以后的文革中,被拆毁得一干二净了!可惜了!我们建始县城的古建筑如万寿宫、禹王宫、三义宫、魁星楼、玉皇阁(城隍庙)、朝阳观、牛王庙…… 等等!小时候,我还在万寿宫、禹王宫、三义宫里看过古装京戏的!这三个宫里的戏台建得是很精致的!可惜了!</h3><h3> 虽然史书上记载的建始历史人物、事件很少,但是,曾经生活在建始县城的老一辈人,却有很多有关建始县城的图文资料藏于民间。这不,我2011年就在“新浪博客”中碰到一个网名为“阅尽中华”的建始网友,她工作生活在北京,有些年纪了!有一篇记叙曾在建始县城生活过图文,回忆当年在建始县城生活的情形:她写的其中一篇文章是:《幺爷爷拍的老照片》。</h3><h3>现转载如下:《幺爷爷拍的老照片》</h3><h3> 作者:阅尽中华</h3><h3> 2003年春,95岁的幺奶奶因摔跤引起的并发症,在301医院医治无效去世了,到黄泉跟离别了71年的幺爷爷会面去了。她躺在医院地下室的祭堂里,尽管停止了呼吸依然还那么美,白哲细腻的脸,红润的唇,挽好的发髻中依然插了朵郁金香。</h3><h3> 幺奶奶说,她不要墓,不留骨灰。她留下的几乎都是三十年代的物品,她的卧房全是从老家运来的她结婚时的家具:床、柜子、书桌、梳妆台…… 在柜子里有极精致的清代青花磁盘子和碗,有两本黑色的照片簿,是幺爷爷在柯达世界摄影比赛中获奖赠品,宽12公分,长20公分,每本25页,封面是黑色的底黑色的烫花垂叶,右下角有“柯达”的英文标记。里面是幺爷爷年轻时,用他那柯达相机拍摄的二、三十年代的建始城里的标志性建筑物:“魁星楼”、“玉皇阁”、“文庙”、“广润河”、“朝阳观”。人物照:有幺爷爷和他的儿子们 有幺奶奶和那些姑姑们;风景民俗照 :白帝城、塘边的民居、有钱人家的大院、牵牛扶犁的农夫、草纸街的风雨桥、三里台的古树…… 这些早已不存在了的文物成了现在极珍贵的历史资料,已被当地文史办公室收藏,</h3><h3> 幺爷爷叫熊孔卓,字立之。1897年3月出生于建始城里小北门街,富家子弟,小时候读私塾学绘画、摄影,成人后学做生漆生意。往返于宜昌-巫山-建始。在宜昌开有“永章”漆号。他常把外面的新东西带回封闭的建始,喜欢游玩于山水间,留下了许多老照片。后因为夜行不小心摔倒在小北门石拱桥下,因流血太多而英年早逝,时年39岁。留有一儿力声(在桂林工作),一女孟莲(在北京工作)。</h3> <h3>文庙现址,中共建始县委大院内。文庙主要建筑物大成殿现已迁移至朝阳观下,建始电力大楼广润河的南岸山坡上!其他附属建筑早已不存!</h3> <h3>魁星楼现址:位于建始县实验小学大门后左侧,解放前夕就已拆毁!</h3> <h3>现址建始县城北环路三步两道桥处。城隍庙即玉皇阁,现在早已不存!</h3> <h3>草纸街的风雨桥,现在早已不存!</h3> <h3>左图:建始民国三十年代牵牛扶犁的农夫</h3><h3>右图:民国三十年代在建始大河(广润河)洗衣的妇女们</h3> <h3>建始县城民国三十年代的女孩</h3> <h3>1932年逝去的摄影者和他的儿子们!(说不定也都逝去了)</h3> <h3>建始县城民国三十年代的女性</h3> <h3>1932年逝去的的摄影者自拍像</h3> <h3>民国1947年解放前夕的南门大桥和建始大桥。这座大桥在文革时期拆除,又在原址上建了新桥,就是现在这座车来车往,人车川流不息的大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