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童年(八)

望云阁出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不去的童年(八)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一又到收麦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又是一年麦熟季,朋友圈里有人转发了儿时收麦的图片,看的我热泪盈眶,回忆满满。有些90后、00后看着图片发出感叹:哇,好美呀,好想体验一把!这时,我就想对他说:其实,那时的收麦,根本没你想象的那么好,那是要脱皮掉肉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十多年前的收麦季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老人们所谓的“虎口夺食”的季节,各级政府、各个村、各个家庭都极为重视。村里早早就开了动员会,大喇叭里反复播放着麦收注意事项和交公粮的时间。各家各户也开始厉兵秣马,严阵已待,捎信给家里在外上班的男丁开镰的时间,以便和单位请假回家帮忙,家里的男主人早早就备好了木铣杈耙,收拾好了碌轴推板,碾实溜光了打麦场,垫平了地头村口的道路,磨快了镰刀,喂肥了牲口。还要再到镇上赶一个割麦集,置办一些捆麦绳和木制的绳头(俗称“革芭”),割上二斤平时舍不得吃的猪肉,再买上一些塑料布、麻袋之类的物件…。总之,一切都是在为即将开始的收麦做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开镰前的几天,村里有经验的老农一天三趟的往地里跑,查看麦子的成熟程度。因为开镰的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开镰早了麦粒发青,磨出来的面粉发粘发涩。开镰迟了麦子会自已脱壳掉到地上而影响收成。一旦火侯一到,老农们会扯开嗓子在村里喊: 东岭可以开镰了,西凹可以开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喊声,就是动员令,这喊声,就是冲锋号。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动员,只要能拿得动镰刀且腿脚利索的都奔赴各自的战场。这时,男丁多的家庭的劳动力优势马上就展现出来了,一个好的劳动力一天能割一亩多,而像我这种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屁孩,一天连半亩也割不下。但没有办法,因为父亲要上班,麦假是有限的,弟弟又太小,母亲只好带着我加入到滚滚的割麦大军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还没有收割机,收麦的一切劳作都是人力的。每家割麦的“把式”先在前面挥动镰刀收割三行麦子,俗称"拉行(音he)",当“拉行”的人割开一条道路后,后面的家庭内其他成员也按顺序跟进。因为不忍母亲太劳累,后来几年稍大点的我便主动承担了“拉行"的任务。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没有一丝荫凉,脸颊脖子手臂被麦芒扎的生疼,汗水顺看脸颊一颗颗滑落到地上,望着还老远老远的地头,耳边传来隔壁地里一声声的挥镰声…。此时,没有任何偷机取巧的办法,也没有任何人会帮你,你必须一镰刀一镰刀的把麦杆从根部割断,机械而无奈的重复着这个动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熬过了十天左右的收割时间,脸上、脖子上、胳膊上已经因为曝晒、汗水、扎划等开始褪皮,露出来的新皮嫩肉稍有刺激就会很疼。而接下来要进行的偏偏就是要反复刺激她的工种---捆扎。用束麦的绳子把收割时的一小捆一小捆的麦杆,抱起来放到一起,用绳子使劲捆扎成一个个大捆,俗称“束麦笺(音jian)”。当弯腰抱起那些小捆时,褪皮之后的嫩皮新肉被麦芒和断茬扎的钻心的疼,每抱一次,都像受刑一样痛苦。但连着麦穗的麦杆就在那里,无论如何也要把它抱起来捆扎好,运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捆成大捆的麦子要运到碾麦场,又是体现男丁力量的时候,束成的大捆是非常沉重的,没有壮劳力是很难把它装上车的。刚开始几年是牲口拉的平车,后来有了四轮拖拉机,车厢离地面的距离更高了。装车的活一般需要两个壮劳力才能完成: 一个在下面使劲往上推,一个在上面使劲向上拉并码放整齐,再用绳子相互连接牢固了,才能继续往前行驶,否则装上去的麦捆又会掉下来。一般是父亲在下面推,我在车上码放,有时一脚踩空,脚和腿溜进两个麦捆的缝隙,麦杆的断茬会毫不留情的在腿上留下道道伤痕,这时就体会到什么叫体无完肤了。一般家里得有二三百个这种大麦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咬紧牙关举起、拎好、码齐,运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费尽力气运到碾麦场,卸完车之后就是垒放这些大麦捆了,俗称“上大积(音)"。因为收回来的麦捆太多,一次是碾压不完的。只能先码起来一部分一部分的碾,遇到天气变化也好用塑料布盖好以防雨防水。又一次的将这些大捆拎起、垒好、压实、码齐…。将地里所有的捆好的大捆运回来并上好“大积”之后,就该碾麦子了。天不亮就要起来摊场,因为天不亮时比较凉快,要抓紧时间把这些大麦捆摊开,摊的越散越乱越好,太阳出来就能好好的晒场了。晒到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人们就会开始翻场,要把下面的麦杆翻上来再晒,以利于碾场时能碾的干净,麦粒脱壳利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般过了中午一点,拖着石头碌轴的牲口或拖拉机就进场了,一圈圈的旋转,一遍遍的碾压。渐渐的,蓬松的麦杆被压扁了,如刺般的麦芒被揉碎了,金黄的麦粒从壳里脱落出来了。这时,碾场的舵手会驶离麦场,其他人则再一次开始翻场,目的是把下面的麦杆翻上来,再碾压一遍,尽量达到最高的脱壳率。经过又一遍碾压后,就该起场了。把碾碎的麦杆用木杈挑起来堆在一边,把脱壳的麦粒和混在一起的壳皮堆放在另一边。然后准备下一个步骤一一一扬场。扬场的目的是借助风力把麦壳吹走而留下麦粒。有时天公偏偏不作美,从下午等到天黑也没有风,那就只好吃过晚饭睡在碾麦场继续等了。反正无论如何,今天碾的今天必须要扬完,因为明天还要碾下一场。半夜,疲惫的人们在天地为被的碾麦场睡的正香时候,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有风了!人们便会机械的爬起来,抄起木铣、扫帚,挣扎着用身体的本能开始扬场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扬完场,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胡乱吃一口东西后,又要把扬好的麦粒装进袋子并转运出碾麦场,这又是一番重体力劳动。干完这些还是不能休息,已经疲惫到极致的人们又要从垒好的“大积”上,摊当天要碾的麦场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三十年前的收麦,这还不算后期的晒麦子、交公粮、归仓等等。从开镰的第一天算起,到最后归仓,大概需要一个多月时问。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极为辛劳的付出,收获的每一颗麦粒,都浸满着庄稼人的汗水。亲历过的人会终生难忘,没有经历过的人再也无法体会其中的艰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我们结束了那个每年漫长而难捱的收麦季,让我们在享受现代化文明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解放了生产力。那时的农具已经成了年轻人眼中的文物,那时的故事已经成了闲暇时的谈资。感恩过往,让我们珍惜当下,感恩未来,让我们更加期待!</span></p> <h3>★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大家鉴赏,敬请期待《回不去的童年》系列之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