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之旅一一香格里拉篇

徐徐清风

<h3>英国的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在其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东方世外桃源、人们心驰神往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原名中甸县,藏语称“建塘”),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及首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所在地,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8万人。<br></h3> <h3>“香格里拉”的来历简介:</h3><h3>“香格里拉”一词源自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极乐世界”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是人们所想像、所向往的一种最美好的地方。</h3><h3>1933年,英国的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座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为外交家、银行家、修女与大学毕业生的四个旅人,被命运捆绑在一起,在香格里拉遭遇了种种离奇事件。此书出版后,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人到中国来寻找书中描写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虽只是希尔顿小说中虚构的一个美好的地方,就如同中国的“桃花源”,但却引起了云南省政府的重视。1996年10月,在云南寻找香格里拉的考察启动了。经考察,发现迪庆惟妙惟肖地拥有书中描写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一一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2年5月5日,举行了更名庆典。2014年12月16日“撤县化市”。</h3><h3>香格里拉确实是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地方,这里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绱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且充满神密色彩的庙宇……<br></h3> <h3>香格里拉主要景点有: 普达措国家公园、纳帕海(依拉草原)、石卡雪山、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小中甸花海、虎跳峡等。</h3> <h3>一进入香格里拉市,只见道路笔直宽敞,两旁绿树成荫,人少车也少,一派秩序井然、宁静、和谐详和的景象。这是进入市区前看到的一座大白塔,标志着已进入藏族地区。</h3> <h3>我住的是七天连锁店香格里拉汽车站店(111元/晚),酒店前有一条那赤河,环境不错。这是在五楼所拍香格里拉市区。</h3> <h3>宽阔而干净的市区大街</h3> <h3>独克宗古城入口</h3> <h3>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马古道的枢纽。 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是雪域藏乡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川藏滇地区经济贸易的纽带。“独克宗”为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h3> <h3>月光广场</h3> <h3>月光广场一侧的藏文化博览中心</h3> <h3>月光广场另一侧的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h3> <h3>大佛寺,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位于古城中心的大龟山之巅,楼高三层,为藏式佛殿建筑,内供释迦牟尼佛金身。</h3> <h3>世界上最大转经筒</h3> <h3>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破吉尼斯世界纪录,需合7人之力方能转动,每转一周,相当于念经124万遍,转三周,消灾祈福,功德无量。</h3><h3>转经筒为纯铜鎏金,高21米,重60吨,内含经文124万条,还有各种佛宝16吨。</h3><h3>筒壁浮雕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三江并流、佛家八宝、56个民族大团结图案,精工细作,气势恢弘。</h3><h3>在虔诚的信仰面前,多一点敬畏和真诚,我也顺时针绕行大佛寺三周,顺时针转动转经筒三周,在香格里拉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许下美好的心愿,但求有所回响。</h3> 小视频<h3><br></h3> <h3>古城街道</h3> <h3>纳帕海(依拉草原)。香格里拉纳帕海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西北部,是个季节性高山湖泊,也是云南省少有的亚热高山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三面环山,一面与大中甸盆地相连。此湖在夏末秋初大量积水,形成大面积湖面,水面大时可达上千公顷。到冬春季节,水面缩小,荡漾的湖水就变成大片的沼泽草甸,称为依拉草原。</h3> <h3>积水少的地方形成的草甸</h3> <h3>草甸的水草丰美,牛羊静静的吃着草。</h3> <h3>香格里拉机场就在草甸不远处</h3> <h3>前方远处的石卡雪山,主峰海拔为4449.5米,是香格里拉藏民心中的保护神。</h3> <h3>湖边的一片油菜花地</h3> <h3>湖水清澈</h3> <h3>这是深水区</h3> <h3>纳帕海小视频</h3> <h3>捕鱼人</h3> <h3>葛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全寺仿造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而建。主殿威严而华美,殿内壁画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在整个藏区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于公元1679年兴建,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h3> <h3>松赞林寺</h3> <h3>松赞林寺小视频</h3> <h3>拉姆央措湖,藏语意为“圣母灵魂湖”,位于松赞林寺对面,相传是班丹拉姆女神的寄魂湖。拉姆央措湖面积不大,但在藏区名声很大,景色秀美异常。它作为时令湖和高原湿地,雨季时水域面积可达18万平方米,犹如供奉于松赞林寺前的天然净水。湖中有多种高原湿地特征植物,四季有各种水鸟生息,黑颈鹤、黄鸭等水鸟随处可见。站在扎仓大殿顶上观望拉姆央措湖,它是一个佛自然的投影。 每逢重大的法事活动,僧人和信徒都会相随高僧至湖边诵经祈福,平日当地信众也常成群结队到此转湖、放生或煨桑祈愿。</h3> <h3>普达措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以东,“普达措”藏语意为神助乘舟到达湖的彼岸。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普达措现以碧塔海、属都湖、弥里塘为主要组成部分,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达措基本上包括了高原上的全部自然景观,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高山湖泊如明镜一般清澈、牧场水草丰美、湿地里百花争艳、原始森林里飞禽走兽时常出没。</h3> <h3>普达措国家公园入口</h3> <h3>属都湖(又称属都岗湖),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东北方,距市区35公里,距碧塔海10余公里,海拔3625米,积水面积15平方公里,四面环山。</h3> <h3>从这里开始沿湖边徒步,全程大约3.5公里,游览属都湖最精华部分。</h3> <h3>属都湖小视频</h3> <h3>湖水碧蓝,天空湛蓝,白云飘浮。</h3> <h3>偶见小草甸伸入湖中</h3> <h3>湖边草甸中的牦牛</h3> <h3>放牧的马群</h3> <h3>笔直的木质游览道</h3> <h3>湖边的杜鹃花林</h3> <h3>属都湖小视频</h3> <p>据说碧塔海景区比属都湖还漂亮,但不知何原因已关闭,还有离香格里拉100公里处的白水台也没去,很遗憾。</p> <p>碧塔海被称为高原明珠,湖面海拔3538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在香格里拉众多湖泊之中,最美的要数碧塔海。</p> <p>看了下面这几张网络上的碧塔海图片,更为这次到香格里拉没能看到碧塔海美景而万分遗憾!</p> <p>白水台</p> <p>第六集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