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6月1日,重走长征路的第21天,我们参观了会宁会师纪念馆、将台堡会师纪念园。 上午,我们从岷县出发,行车270余公里,来到甘肃会宁县。</h3> <h3>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地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的白银市会宁县古城,它是历代为兵家必争的重地。会师旧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以及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的三军会师纪念塔;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名的“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h3><h3> </h3><h3>会宁红军会师旧址</h3><h3>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会宁城,标志着万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胜利。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h3> <h3>纪念地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而在会宁县大墩梁和慢牛坡还修建有红军长征纪念碑,借以纪念那些在中国红军万里长征中英勇献身的壮士。</h3> <h3>会宁会师为一次历史事件。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由于张国焘推行分裂路线,两军会合后旋即分开,红四方面军南下,中央红军单独北上。南下途中,张国焘另立“中央”。后来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再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会宁素有“陇秦锁钥”之称,是陇东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9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兼程北上,企图在会宁一带切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道路。中央命令红四方面军阻止胡宗南部,但张国焘心生胆怯,不执行北上命令,而要西渡黄河夺取宁夏。</h3><h3>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等人则主张,立即北上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共同打击敌人。这一主张获得多数支持并形成决议。 然而张国焘于9月20日赶到前线,情绪激动,示以眼泪,使得前线指挥员重新调整部署,准备西进。对此中央多次复电不同意,加之西进先头部队了解到,黄河对岸已进入大雪封山季节,气候寒冷,道路难行。张国焘没有办法,被迫下令北上会合中央红军。</h3><h3></h3><h3>1936年7月1日,红二、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七个月,途经四省,行程近万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十一个月,途经八省,行程一万 六千多里。</h3> <h3>团友们在认真听讲解。</h3> <h3>陕甘支队到达会宁地区路线图。</h3> <h3>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时的人数。</h3> <h3>红二,四方面军进入甘肃会师的时间。</h3> <h3>毛周彭要求红四方面军停止西进,向北会师给朱德的电报。</h3> <h3>会师时红四方面军的军力统计。</h3> <h3>二方面军组织序列。</h3> <h3>会师时三个方面军组织序列一。</h3> <h3>会师时三个方面军组织序列二。</h3> <h3>会师时三个方面军组织序列三。</h3> <h3>会师时三个方面军组织序列四。</h3> <h3>一,二,四会师示意图。</h3> <h3>各路军会师会宁。</h3> <h3>会宁城</h3> <h3>在城楼上。</h3> <h3>城楼上俯㒈会宁。</h3> <h3>会师楼上留影。</h3> <h3>游览会宁后,下午我们行车127公里,来到将台堡。将台堡,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城20公里处的葫芦河东岸,战国秦长城在这里向东转折。古代称西瓦亭,为军事要塞。将台堡的称谓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军事的成分。</h3> <h3>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是为纪念1936年10月22日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于1996年10月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修建的。1936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1936年10月2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在甘肃隆德将台堡胜利会师。至此,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胜利结束。</h3> <h3>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是为纪念1936年10月22日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于1996年10月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修建的。纪念碑座落在将台堡内东侧,碑高22.5米,碑的正面镶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1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背面是中共西吉县委、政府撰写的碑文,碑的顶部雕有三尊红军头像,象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碑身下部浮雕8组代表中国革命胜利的图案。</h3><h3></h3><h3>会师历史</h3><h3>1936年9月至10月,红四方面野战军特别支队红一军团一师三团作为先行,在将台堡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府及农会,为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做好了准备工作。10月22日,贺龙、任弼时、刘伯承、聂荣臻、邓小平等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主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参加会师的有红二方面军陈伯钧(红六军团军团长)、王震(红六军团政委)、李达(红六军团参谋长)、甘泗淇(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等;红一方面军的杨得志(红二师师长)、萧华(红二师政委)等,参加会师的红军部队和当地群众近一万两千人。</h3><h3></h3> <h3>将台堡城墙</h3> <h3>城门。</h3> <h3>土城墙保存完整。</h3> <h3>将台堡会师纪念馆</h3> <h3>1935年10月5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7000余人,分三个纵队行军,长征经过甘肃静宁县界石铺、高家堡,进入回族相对集中的今西吉县境内。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随一纵队经玉桥乡的团庄下范村,当晚宿营在单家集。毛主席与阿訇马德海秉烛长谈,向阿訇阐述了红军北上的抗日主张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并夜宿于此。</h3> <h3>中共中央文件将红军会师正式定格在1936年10月22日,标志红军长征结束。</h3> <h3>参观后,从将台堡行车45公里(国道)入住静宁县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