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莫作等闲看

水阁松风

<h3>  淮河路步行街在合肥市中心,地位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南京的新街口。两边铺面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现代化的街道干净整洁。</h3> <h3>  李鸿章府邸破旧的屋檐就在这街的一隅探出个头,正如他当年忍辱负重时中国偶尔探出个头。而当年他的豪宅恢弘气派时,周围到处是破旧悲凉的故事。</h3> <h3>  明教寺就在李鸿章故居的旁边,如今这里香火很是旺盛,梵音阵阵,和着街上店铺音响里传来的流行歌曲的声音,不知那些念经的和尚是否真的在念经,反正我听不懂。历史与现代、流行与经典奇特地组合在一起,和谐社会一片和谐。</h3> <h3>  登堂入室,跨越高高的门槛,妻说男人应该先迈左脚,或可消灾避难,或可时来运转。我想李鸿章也是应该懂的吧,这个门槛他不知跨越了多少回,可能内心的痛苦一次比一次深,他最终没能跨越人生的门槛而至大如意。如今他的一生被挂在他曾经不止一次面对或背对的墙壁上展览,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h3> <h3>  不可否认,他是个伟人,他死后留给中国人的有很多的第一次。是那个时代造就了他,使他位居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蟒袍缠身,春风得意;也是那个时代彻底摧毁了他,使他成了刽子手、卖国贼,背上骂名。他也曾经意气风发,豪气干云:</h3><h3>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h3><h3>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h3><h3>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h3><h3> 笑指卢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h3><h3> 平长毛、办洋务、建新军,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无奈积贫积弱的国家最终使他身心焦悴,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态度在一个个耻辱的条约上签下“李鸿章”。他的锐气、豪气就在这一次次落笔中消耗殆尽,油尽灯枯。风烛残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他临终前的绝笔:</h3><h3>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h3><h3>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h3><h3>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h3><h3>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h3> <h3>  弘一大师临终前曾留有四字诠释人生-悲欣交集,李鸿章也应如此吧。有辛酸,有无奈,有担忧,有牵挂,有残存的豪气,有愚昧的忠诚,还有一些慨叹,更有一些嘱托……<br></h3><h3> 如今走过他,读过他,只有一声叹息。</h3> <h3>  李合肥的府邸原先很大,沧桑变迁,如今也就只是一点象征了,如同历史浓缩到一个极点,也只是几句话的结论。但真的能反映历史的全貌,真的能反映创造这段历史的人当时当地所思所想吗?见仁见智。评价历史的人同时在创造历史,也被后人作为品头论足的对象挂在墙上,成为一点象征。我想只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隔壁明教寺的香火和梵音,千百年来如出一辙,至于和尚是不是真的在念经已经无关紧要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里已经充满香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