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的风还带着初夏的温热,那天我们早早订好了餐厅,就为了给杜鹃补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她总说生日不必大办,可我们知道,这个为设计执着了半生的人,值得被隆重对待。桌上摆着她最爱的清蒸鱼和一盘素雅的凉拌莲藕,六个人围坐一圈,举手比出胜利的手势,快门按下那一刻,笑声几乎掀翻了屋顶。</p> <p class="ql-block">蛋糕是提前定制的,三层,奶油上画着一朵盛开的杜鹃花,红得热烈又温柔。我们围在桌边,有人拿着手机录像,有人举着酒杯候在旁边,等她许愿。烛光映在她眼里,一闪一闪,像藏了整个春天。刀切下去的时候,奶油微微颤动,仿佛连空气都在庆祝。</p> <p class="ql-block">餐桌中央插着一束新鲜的白玫瑰,配着几枝尤加利叶,素净却不失隆重。几瓶矿泉水安静地立在桌角,酒杯却早已空了又满。墙上那幅“海纳百川”的书法是特意挂上去的,她说这四个字是她这些年做设计的信念——包容万象,方能成其大。我们听着,笑着,偶尔有人提起她熬夜改图的往事,引来一片善意的哄笑。</p> <p class="ql-block">饭吃到一半,老陈突然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要讲两句。他平时话不多,可那天却讲得动情:“杜鹃的设计,从来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让人记住。”他举起酒杯,说这杯敬她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我们纷纷响应,有人用手机拍下这瞬间,有人默默红了眼眶。</p> <p class="ql-block">饭桌上总有那么几个时刻,让人觉得时间该停下来。比如她讲起去年为社区设计公共空间时,老人拉着她的手说“这椅子坐着真舒服”的那一刻;比如她低头尝了一口汤,突然抬头说“这味道,像我妈做的”那一瞬。我们听着,有人竖起大拇指,不是为了奉承,而是真心觉得,她值得。</p> <p class="ql-block">七个人,一桌菜,满屋子笑声。有人说起她办公室墙上贴满的草图,密密麻麻像星图;有人回忆她为一个logo改了三十七稿还不罢休。这些细碎的片段拼在一起,不是什么丰功伟绩,却比任何奖杯都更真实地勾勒出她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那幅“海纳百川”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沉静。我们举杯时,有人提议为“下一个十年”干杯。杜鹃笑了,没说话,只是轻轻碰了碰杯沿。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她的设计从来不只是线条与色彩,而是把岁月、温度和人情,一针一线织进了作品里。</p> <p class="ql-block">饭局快结束时,有人放起了背景音乐,是她最爱的那首《岁月神偷》。小龙虾的壳堆在盘边,酒瓶倒了几个,可没人急着走。我们聊着过去,也聊着未来,仿佛这一晚,不只是为生日,更是为所有未曾言说的坚持,举行了一场小小的加冕礼。</p> <p class="ql-block">她最后发了条朋友圈,只有一张合影,配文:“被爱包围,就是最好的礼物。”我没点赞,而是把那张照片存进了手机相册,命名为“2019.6.12 杜鹃的生日夜”。有些记忆,不必喧哗,安静地留在心里,才最长久。</p> <p class="ql-block">那天之后,她的工作室多了一幅小画,是有人悄悄画的——一群人围桌而坐,中间的女子笑着切蛋糕,墙上挂着“海纳百川”。她说,这比任何设计奖都珍贵。因为,它画的是生活,是人,是她一直想用设计去温暖的,人间烟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