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人。魏晋时期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h3> <h3>羊祜出身于汉魏名门士族之家。从他起上溯九世,羊氏各代皆有人出仕二千石以上的官职,并且都以清廉有德著称。羊祜祖父羊续汉末曾任南阳太守,是“羊续悬鱼”的故事主角,父亲羊衜为曹魏时期的上党太守,母亲蔡氏是汉代名儒、左中郎将蔡邕的女儿,姐姐嫁与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为妻。 羊祜十二岁丧父,孝行哀思超过常礼。奉事叔父羊耽也十分恭谨。</h3> <h3>历朝历代赞羊祜的诗</h3> <h3>羊祜的成长经历,就如同编排好的一样,读书,成人,入士,步步高升,牧首一方,成为一方太守。若是先祖庇佑,天时地利,也许能更进一步,位列三公九卿之位。</h3> <h3>当时晋已吞并了蜀地,离全国统一,只剩吴地一步之遥。司马炎素有吞吴之心,多年筹备,以实现统一大业。作为司马炎的心腹,羊祜在泰始五年,被任命为荆州诸军都督。荆州坐跨长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当时更是灭吴的要冲,最为关键。</h3> <h3>当羊祜到任后,他看到了当地百姓生活不顺,粮草不足,兵甲不利的现状,以发展为主。他在荆州广建学校,兴办教育,安抚百姓,怀远来人。同时同对岸吴人以诚相待,凡投降之人皆可自选去留。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无不感恩戴德。</h3> <h3>羊祜从49岁初下荆州,一直到他58岁去世,羊祜在荆州待了整整九年。这九年中,没有什么高烈度的战斗,唯一一次西陵之战,羊祜还打输了。</h3><h3>但是这九年中,羊祜写了一封战略计划书,推荐了两个人才,准备了战争的物资储备,收获了无数民心,为日后一举灭吴,完成了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h3> <h3>羊祜雕像</h3><h3>羊祜病重后卧床,请求进京。等到陪皇上坐谈时,当面陈奏伐吴的计谋。病情渐渐加重,就举荐杜预来代替自己。羊祜死后二年,吴国被平定,群臣向武帝称贺,武帝端着酒杯流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h3> <h3>戒子书</h3> <h3>村中的老宅子</h3> <h3>羊氏墓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