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不落》之五(重庆篇)

SH泥人

<h3>此篇谨献给我的老同学成群女士及其家人,感谢他们全家对我夫妻俩人的盛情款待和热心陪同。</h3><h3>▽(本张照片由成群女士为我们接风洗尘时拍摄並提供,其余照片和录像均使用本人的华为M20+手机拍摄)</h3><h3><br></h3> <h3>  ▽ 在老同学一家的引领下登上了南山“一棵树观景台”,居高临下,隔江展望,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山城最繁华的渝中半岛一览无遗,加上江水中漫散出来的彩灯倒影更显得相映成趣,光怪陆离。比起上海浦江夜景並不逊色,而且依山傍水,更加气势恢宏。<br></h3> <h3>▽ 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解放碑北面不远处的嘉陵江滨江地带,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功能,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为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之一。</h3><h3> 更让我惊呆的不是灯光秀,而是人流潮。采用“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等成语来形容已显得有些蒼白无力了。</h3> <h3>  ▽ 嘉陵江千厮门大桥上的彩灯像一串光采夺目的夜明珠,连接着渝中的古色古香景区和江北的现代化楼群,妙手绘岀了一幅中西合璧的画卷。桥下,不时有载满旅客的豪华游轮在江面上游弋,两岸五光十色,一水变幻莫测,上下左右,使人目不暇接,深深沉醉于美仑美奂的景色之中。</h3> <h3>▽ 重庆的网红五层立交桥,互通五个方向的主干道,座落于江东黄桷湾,故称黄桶湾立交,为我国目前最复杂最庞大的立体交通樞纽,驾驶员一不留神,极易走错道而误大事。</h3> <h3>▽ 朝天门长江大桥曾数次易名,原来叫王家沱长江大桥,后改名为红岩长江大桥,因与红岩相距甚远,极易混淆交通地名。现改用朝天门命名,实际上大桥离朝天门码头达2公里之遥,相望而不相及,大有牵强附会之嫌。</h3><h3> </h3> <h3>▽ 朝天门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上游重庆主城区,西连江北五里店,东接南岸弹子石,大桥全长1741米,主跨长552米,为世界跨径最大的拱桥,超越上海的卢浦大桥。 该桥于2006年3月动工,2009年4月29日通车。重庆主城区已经拥有跨长江大桥10座,另有三座在建或規划中。</h3><h3> 此段视频是在重庆北站坐出租车经大佛寺长江大桥,从底下穿越黄桷湾五层立交直至南山立交掉头返回,再次进入黄桷湾立交改走朝天门长江大桥时拍摄。汽车疾驰在高大宽敞的桥面上,会产生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h3><h3> 花费45元打的一次性快速游览了五层立交及二座长江大桥,值!</h3> <h3>▽ 图为重庆轨交六号线五里店地铁站宽敞亮丽的售票大厅。我们买了二张一日票,每张18元,从启用开始,24小时内可以任意乘坐地铁。重庆的地理特殊,依山傍水,许多马路不适合使用自行车和助动车,所以轨道交通成了重庆市市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h3> <h3>▽ 重庆的轨道交通可分为轻轨和地铁二种,轻轨是单轨,跨座式车轮,车厢小,爬坡能力强,时速60。地铁是双轨,车厢长,时速超过100。例如,1、6号线是地铁,2、3号线是轻轨。</h3><h3> 下图是我刚入住重庆北站南广场旁的酒店后,就到轨交3号线狮子坪站附近观察列车运行情况,列车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制式,3号线是重庆轨道交通线网中最繁忙的线路,也</h3><h3>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注意观察视频中车轮的形状)</h3> <h3>▽ 古书有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此语最适合于重庆不过了。水陆联运,高低有错,互不干扰,各行其道。我对山城重庆的交通建设,早已怀有崇敬之心,情有独钟,仅仅停留40小时,亲眼目睹了山城巨变,收获颇丰/不虚此行。</h3> <h3>▽ “整个设计过程花了两年。”设计师叶天义详细介绍说“轨道2号线穿越而过的这栋楼,1楼至5楼是商铺,9楼至19楼是住宅,中间6楼至8楼是轨道交通区域。其中,6楼是站厅,7楼是设备层,8楼是站台层,每层面积约3500平方米,空高约3.6米,列车穿越的离地高度为25米、长度为132米的空间。</h3><h3> 居民楼与轻轨站两个建筑看似一个整体,而且设计和施工同时进行,实际上在结构上是分开的,两者仅仅相距20公分,物业和电力也是分开的。</h3><h3> 李子坝轻轨站列车穿房而过,无意中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交通建设史的网红车站,成为了重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旅游景点,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与山城多山戚戚相关,更与改革开放后工程设计师的脑洞大开不无干系。</h3> <h3>○ 后记:本篇作者78岁,居住上海,爱好旅游和摄影。多年前,曾与老伴策划过这起旅行方案,打算去河南、陝西和四川等地,探望多年未曾見面的、一辈子献身于航天航空事业的老同学和老战友,因健康等种种原因总未成行。今年,痛下决心,终于,我与老伴在5月9日启程,先到达新乡与二位老伴的同学汇合,四人一起到洛阳、西安和成都,顺利完成了三位女士的预定计划,二位同学先行回家,我与老伴继续南行至重庆,看望了我54年未曾见面的大学同窗,最后,乘卧铺顺利返沪回家。整个旅程历经16天,路经苏皖豫陝川渝黔湘赣浙等省市,于5月25日回到家中,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大地上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圆形踪迹,实現了我们夫妻俩多年的夙愿。</h3><h3> 这次旅行,与老同学老战友相聚,总计达16人之多,其中,从1965年毕业后五十四年从未见过面的就有6位。</h3><h3> 半个月的旅行换来了二个深刻体会:①时不我待,勇者无敌。②累並快乐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