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锡伯族博物馆

李刚

<h3>2014年05月16日上午,中国锡伯族博物馆在沈北新区正式奠基。<br></h3><h3>该项目是沈北新区2014年重点工程之一,该馆规划用地面积50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5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7350万元。建筑风格经专家论证建议采用汉代群落式建筑。沈北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航表示,博物馆内部展陈可分四个部分:历史部分需要2500平方米来集中展示嘎仙洞、鲜卑历史、清代中后期、西迁历史;近代史部分需要1500平方米来展示这一历史时期锡伯族在社会各领域作出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另外弓箭馆和规划馆也集中在近现代史部分展出;民俗部分需要2000平方米,着重展出锡伯族婚礼现场、锡伯族萨满教里的上刀梯等有关民俗活动,尽可能地通过高科技手段还原当时场景;多功能厅部分有500平方米,供人们在闲暇之余,通过影视功能来了解锡伯族历史,更可用于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小型演出等。</h3> <h3>锡伯族图腾:瑞兽的含义</h3><h3><br></h3><h3>  民族图腾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它代表着民族中最最崇高的存在。在锡伯族文化的长河中,奔跑着一匹长着翅膀的白马,它就是锡伯族人民崇拜的图腾“瑞兽”。那么你知道锡伯族的图腾有什么含义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h3><h3><br></h3><h3>  相传锡伯族人在穿越大兴安岭时,因山高谷深,行进困难。这时出现一形似马,声似牛,行走如飞而善解人意的神兽,被称为“瑞兽”,后来演变成马神“海尔堪玛法”。锡伯族爱马,认为它通灵性、通人情,能知义报恩。洁白如雪、英俊吉祥的白马形象,象征锡伯族奋发向上、和平友好、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h3><h3>  锡伯族,现有人口十七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h3><h3>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h3><h3>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h3><h3>  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察尔查尔以种水稻为主经营农业,牧业也比较发达。</h3> <h3>以下图片是网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