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1.树立好的榜样</h3><h3><br></h3><h3>有的家长本身就丢三落四,钥匙、手机、钱包经常乱扔,每天在家里翻来翻去的找手机,每天有这样的熏陶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孩子慢慢的也就变得丢三落四了。因为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当你发现孩子身上有某种缺陷的时候,一定要先在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时刻记住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h3><h3><br></h3><h3>2.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h3><h3><br></h3><h3>妈妈不要事事替孩子代劳。如果妈妈把孩子照顾的非常周到,孩子用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妈妈收拾,孩子从来没有动手的经验,甚至不用动脑去思考准备什么、如何去准备,反正都有妈妈料理,这样的孩子一旦需要自己动手了就会丢三落四。因为他们已经有很强大的依赖心理了,所以丢东西也是很正常的了,所以妈妈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准备和收拾,让孩子自己动脑做出判断,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h3><h3><br></h3><h3>3.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h3><h3><br></h3><h3>孩子一丢东西,妈妈立马买了双手送上。这样做孩子对丢东西没有丝毫的痛感,丢不丢根本无所谓,反正妈妈也会买新的。所以大人要让孩子体验自然的后果,比如:油画棒丢了下次画画的时候就会少几种好看的颜色,书丢了这段时间就不能看了,这样孩子就能体验到少了颜色的画不漂亮、不能看心爱的书就会不开心.....有了这个后果的体验下次就会用心了。</h3><h3><br></h3><h3> 4.引导孩子绘制一份清单<br></h3><h3><br></h3><h3>如果孩子需要带些东西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绘制一张表格,把需要的东西画上去逐一去准备并放好,回家的时候再按照清单来整理。如果孩子做到了一定不要忘记表扬孩子,如果孩子不能一下做到也不要着急,可以这样鼓励孩子“这次油画棒带回来了,下次争取把水彩笔也都带回来就更棒了”。</h3><h3><br></h3><h3>5.告诉孩子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h3><h3><br></h3><h3></h3><h3>比如,大人可以告诉孩子重要的东西要放在固定的位置,并且用完之后一定要放回原处,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下次找不到东西。刚开始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收拾,等孩子养成习惯就不会再丢三落四了。</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