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摄的图片、视频,领略缅甸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刘新贵西域大漠田园山水作品

<h3>缅甸是一个佛教文化很盛兴的国家,镀金佛塔、佛像、寺院、塔林比比皆是。也是缅甸之行记忆深刻的内容。</h3> <h3>佛塔、寺院建筑风格大体与东南亚国家的一致,精致灵动的镂空雕造型独特。</h3> <h3>佛塔前地面是大理石的,中午气温37摄氏度,地面温度估计有七十度以上,光脚🦶走几步就受不了,缅甸本地人手持遮阳伞却在漫步逍遥。</h3> <h3>精美的佛塔与镂空雕的建筑相映成晖。</h3> <h3>佛殿之中的什物全是镀金。</h3> <h3>仰光市的翡翠山佛殿内,用顶级翡翠制作的佛像日夜在熠熠发光,这是难得一见的吉祥物,佛殿内全是翡翠与纯金打造的各式佛象。翡翠石堆成的山下都是大小不等的石料,沿着街(人)行道堆放,数百年来静静经受着风雨的洗礼,从未有过损坏和丢失。没有专人看管和探头,参观的人有议论,缅甸翡翠如此珍贵,怎会没人动此动心思?留下问题看客解吧……</h3> <h3>供游客可参观的一处寺院,游客可以自愿去为僧人施舍食品,根据导游提示,买一个玉米棒分成两节分送也可,一块糖也可,可见到的是众多游客都是买完整的包装袋递上。游客的施舍之心呈现出的是有舍必有得,诚意十足。壮观规矩的内容是,游客进寺院必须赤脚,门口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鞋子,也无人看管,秩序井然,可见有时信仰的自觉意识毫不逊色法律法规和规章。</h3> <h3>赤脚🦶行走在镀金的佛寺大院里,沾沾佛塔映射下的祥瑞之气,人生少有的机缘!</h3> <h3>缅甸平民敬佛的心意表达是去佛寺做义工。每天都会有序的在佛寺清扫活动,场面的壮观程度可参看视频在线。</h3> <h3>佛寺的地面上很干净,来自敬仰心很重的自律意识与认真管理。义工们在清扫地面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用佛家的理念清洁🧹自我心灵。</h3> <h3>缅甸的小孩三岁后就可以到寺院去修行,男、女皆可,送小孩去寺院修行是家人与亲属们非常荣兴的事。因为,小孩出家修行后仍然还可以还俗。缅甸学校较少,在寺院可以学文化课。</h3> <h3>虔诚的人在为佛像沐浴。</h3> <h3>诚信的人在寺院里席地而坐,诵经🙏祈愿。</h3> <h3>处处可见向佛像祈福的人。</h3> <h3>走累了,在佛像前就地而坐,大多是本地人,显得自然亲近,规矩得体。外国人也亲近的融合在佛的身旁。</h3> <h3>别致静雅的佛寺门槛。</h3> <h3>气质高雅非凡的守院兽,既像中国麒麟、又像貔貅造型。</h3> <h3>这是九头蛇(龙)的造型。</h3> <h3>翡翠与贴金的大睡佛号称世界之最。殿内有百余坐各式各样造型的镀金佛像。礼拜、祈福之人川流不息。壮严而肃穆。</h3> <h3>熠熠生辉的翡翠佛像,吉祥如意之光时时映射向亲临者与难得一见者之身。</h3> <h3>寺院的僧人持盂接受施舍者的情景。缅甸寺院里不为僧人设置厨房,僧人历来都是以化缘为主。</h3> <h3>翡翠山佛寺。</h3> <h3>僧人持盂接受施舍者的食品。(这里旅游兴起后的情景,传统中僧人是要走出寺院去化缘的)</h3> <h3>敬仰佛教平民们到寺院做义工活动。</h3> <h3>常见关于果敢人的报道,在缅甸两次到果敢人阿菊手抓饭馆去吃饭。手抓饭装在一个大竹篾中,里面的米饭、各种菜放在芭蕉叶上,方式独特,味道更贴近本土。果敢人实际就是生活在缅北的中国华人,阿菊说她是在缅甸的第四代华人,祖籍重庆。汉语讲的很好,普通话一直上汉语生意火爆,都是中国的游客就餐。在缅甸的华人,其聪明才智与吃苦耐劳精神与全世界的华人都一样,他们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方法是,能应地制宜和善抓机遇。因为天气太热四处透风的大厅里有电风扇,为了给客人服务好,客人入座后,服务人员手持大扇围着客人转圈煽凉。更值得一提的是,家要去餐厅旁边的厕所,在餐厅与厕所相距十米之间,而专门几个上了年纪的人为客人撑伞☔️遮阳。朴实无华的工作其实为客人服务的工作精神,可能与接受国文教育"为人民服务"等有关吧(自笑)。</h3> <h3>缅甸是由近百个民族组成的国家,生活壮况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的进程从整个气息看近似于中国八十年代初。几天时间里似乎没有走过一样高速公路。中国的汽车似乎比日本的少好多,骑摩托车的人非常多。南亚热带气候非常的闷热潮湿。当亲往后才知,人们喜赤脚🦶、拖拉鞋子、男士穿裙子(本地人称Longji),女人脸上途抹清凉䯧、肤色黑,都是于环境分不开的。这组图片里的人是在仰光市的景点抓拍的,他们有孟加拉人,印度人、缅甸本地人,看到了各个民族似乎都很和谐,多宗教的文化似现有出现过极端恐怖报道。各邦与政府军之间的争斗则是自治与权利的事。</h3> <h3>印度洋与仰光市风光。缅甸导游的不经意一句话感人至深:生活在中国的人是非常幸福的,经济、科技、人们的生活指数让世人仰望,生活的环境与气候都是上天赐予你们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