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但是,今年的我,已经是六年级,这也是我度过的最后一个六一了。而我,就要在这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做出一件有意义的事––捐赠。</h3> <h3> 我要将我在以往所舍弃的,不用的一些生活用品捐出,如衣物,鞋子,书,笔……</h3> <h3>使得我有这样的想法的,是那个视频中的杨六斤。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母亲带着弟弟改嫁,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杨六斤住在亲戚提供的空房子里,独自生活。想妈妈和弟弟的时候甚至自己半夜出去找妈妈,但都半路又折回来,因为害怕给妈妈增添负担。他每年只能从堂哥那里领50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他的艰苦打动了我。杨六斤独自居住在空屋里,每天帮邻居放牛时自行拔野菜来吃,多年来吃过数十种野菜,然而他吃的只不过是一般的野草,却被视为珍馐。此外,他自制捕鱼器到溪边捕小鱼,作为自己的肉菜。同时也利用洗衣粉在溪里洗头,觉得一点都不难受。虽然生活苦难、不过他没有太多埋怨,只有在晚上想起母亲才会独自流泪。当被问及想透过镜头向妈妈说什么,他摇头:"不想说,因为我怕妈妈不要我了。"正是他的悲苦生活让我懂了捐赠这个念头。而我捐赠的唯一方式,就是小区中的那个公益箱。</h3><h3><br></h3> <h3>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留守儿童是社会上一个可怕的现象,他们的生活也同样贫苦,而我的捐助虽没有什么大用处,却可以让留守儿童中的1个2个人受益。</h3> <h3>最后,我希望扶贫工作越来越好,让留守现象不再出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