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师生情谊</p><p><br></p><p> 恩师姚安南先生,1945年生于江苏省扬中市,196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68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铜川市工作,历任市三中教师,铜川师范学校校长,中共铜川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1993年调回江苏镇江市工作,2008年由镇江市政协退休。</p><p><br></p><p> 在姚老师担任铜川师范校长期间,我从农村考入该校,成为一名师范学生,因书法在全国多次获奖有幸受到了校长姚老师的关注和关照。当时在校学生七百余人,能得到位高权重的校长赏识,的确令一个普通学生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受宠若惊!!当时我就觉得,校长是一位非常值得敬佩的好老师,我一定要铭记在心,终生不忘。由于书法特长,20岁的我毕业分配时,被直接留到宜君县教育局工作,半年后又因书法被母校铜川师范调入担任书法教师。这些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特别是姚老师的关心爱护。</p><p><br></p><p> 后来,姚老师到铜川市委任职。在此期间,我又一次得到姚老师的厚爱-----老师将擅长书法的我破格调进市委部门工作!作为姚老师的学生,我又一次受宠若惊,感激之情非语言能够形容。</p><p><br></p><p> 然而,在我进入市级机关、踌躇满志的次年,姚老师调回故乡江苏工作了。自此,与恩师相隔千里,再也没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关心、呵护游子……</p><p><br></p><p> 因想念恩师,我曾于2010、2017年两度赴江苏镇江看望老师,老师也甚感惊喜和欣慰。临别,老师像父亲对即将远行的孩子一般千叮咛、万嘱咐……如此深厚情谊,用古语“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形容一点也不为过。</p><p><br></p><p> 姚老师虽远在江南,仍然以不同方式对我关心、鼓励,未曾间断,令学生感激涕零......</p><p>姚老师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我只是万分之一),虽已离开铜川长达二十六年,仍心系铜川,不忘故人,几次回铜都受到众多学生、老部下、老同事的热情欢迎和接待。</p><p><br></p><p> 2019年5月20日,已75岁高龄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姚老师再次来到这个他曾经工作过的城市,走访看望多位故旧。老师的弟子们得知后纷纷到酒店看望老师,聊叙师生情缘......和前几次一样,我始终伴随左右,虽爱人身体不适、两个书法分校正在装修等事务缠身,然唯恐对老师服侍不周。</p><p><br></p><p> 老师一直关注着我所钟爱的书法事业。这次回铜曾三次表示要亲自看看我创办的书法学校。5月21日早上,在日程早已排满的情况下,姚老师抽出宝贵时间,专门来到柳公权书法学院四个校区中的两个校区(新区、耀州)考察指导。看到学校发展良好,非常高兴,赞许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我辞去公职、投身书法办学的决定。这于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鼓舞!</p><p><br></p><p> 5月23日下午,老师在数十名弟子的欢送下离开铜川,我开车护送至省城西安。与众多师兄师姐一样,我也依依难舍。面对心目中一直形象高岸、恩重如山的老师和曾经的领导,不善表达的我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所措、所云......</p><p> </p><p> 老师关爱弟子、提携部下,重情重义的为人使我们难忘。老师严谨果断、提得起、放得下的处事风格和气度令人敬佩。23日晚间,原陕西省副省长潘连生(已退休,曾任铜川市市长、市委书记)在西安特意宴请了他的交大校友、江苏老乡姚安南先生。席间潘连生同志对姚老师在铜川市委任职时的领导才能和为人处事智慧依然赞赏不已。晚宴时我也在座,再次见证了老师的人品与人格魅力,愈发由衷敬佩。</p><p><br></p><p> 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每每想起自己与老师的这段不解情缘,总是会热泪盈眶。老师以身作则,教育我辈做人做事,犹如一座海上灯塔,为迷茫漂泊的小船指引方向。如今,我也成为一名老师,唯有传承姚老师教诲,不断努力,奋勇前行,关爱学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教育之路,来回报老师给予的无私关怀!</p><p><br></p><p> 恩师难得回铜,学生激动不已,欣然拿起生疏的笔,作此小文以记之。</p><p><br></p><p> 周扬帆 于柳公权书法学校总部</p><p> 2019年5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