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颜如玉

陈海津

<h3>这是个浮躁的时代,</h3><h3>这是个浅薄的时代,</h3><h3>这是个利欲熏心的时代,</h3><h3>……</h3><h3> 这论调是不是很熟悉?是的,也不知道这是从何开始的,大家都爱这么说,或者像狄更斯一样废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像以前的时代多么沉稳多么内涵多么健康似的,其实时代在我看来,一样样,从没变过。</h3><h3> 坐在我对面的王姓商人,现在就这样对我大发感慨,末了,幽幽地说:我是时候多看点书,或者去国外深造深造了。王生,房地产商人,成功,好爬山。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古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为何现在是倒过来的:“黄金屋里、颜如玉旁,好读书。”我忧伤地给他递上我正在看的《故事会》,起身离开,太伤自尊了。</h3><h3> 我准备武装一下自己,咱输钱不能输文化。我准备去买书。虽然我买过很多了,但是经不起借。买过的书就像喜欢过的人一样,总有一些落入朋友之手。</h3><h3> 我们的城市有个购书中心,我不喜欢购书中心这个叫法,太商业太没有文化了。我喜欢叫它书舟,它像一座知识的诺亚方舟。</h3><h3> 书店的入口一条横幅:“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挺好。”进门左手边,一根立柱,上面是本月十大畅销书排行榜:《大棒与胡萝卜》,作者特朗普;《傲慢与偏见》,作者任我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作者孙悟空;《万恶淫为首》,作者刘强东……</h3><h3> 我匆匆地扫了一眼这些畅销书就离开了,因为我对它们是鄙视的。作为一个文化人,我读书的原则是:偏门、小众。我可以不夸张的说:我买的书只有两个人看过,一个是我,一个是作者。所以我偏爱冷门的历史书籍。 书店太大,我准备找个书店小姑娘问问。</h3><h3>我:“请问,你是书店的服务员吗?我想找《成汤》。”</h3><h3>她:“《盛汤》在美食书柜。”</h3><h3>我:“那《西周》呢?”</h3><h3>她:“《稀粥》也在美食柜呀。”</h3><h3>我:“有《大秦》吗?”</h3><h3>她:“对不起,我们不卖琴。”</h3><h3>我:“那有《大汉》吗?”</h3><h3>她:“我们这里只有小姑娘,没大汉。”</h3><h3>我:“《大魏》总有了吧。”</h3><h3>她:“大卫啊,大卫在雕塑柜台呢。”</h3><h3>我:“《晋书》呢?”</h3><h3>她:“呵呵,禁书怎么可能卖呢。”</h3><h3>我:“最后再问一个,《宋书》呢?”</h3><h3>她:“呵呵,一本不买还想送,做梦。”</h3><h3> 看来果然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个小姑娘竟有如此犀利的气质和渊博的学识。我甚是惭愧,仓皇而逃,走时随手买了一本《知音》。回家的路上一直很郁闷,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