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厅专家送教通榆县活动 <h5>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下,民族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双语教育积极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营造和创建更优的工作氛围,由吉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主办,通榆县教育局和通榆县蒙古族学校承办的教育专家巡讲送教活动团队如期莅临通榆县。</h5> 第一集 <h5> 5月29日下午,吉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教育专家送教活动团队一行三人,在吉林省蒙古族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崔景辉同志的带领下抵达通榆县蒙古族学校。通榆县教育局民族教育科科长杨志刚、蒙校校长陈彦军携班子率队迎接,向尊贵的客人敬献哈达,并参观了蒙校。<br></h5> 第二集 <h5> 经过一夜的休整,5月30日早五点半,在通榆县教育局民族教育科杨志刚科长的陪同下,一行人驱车深入到乌兰塔拉蒙古族小学校开展送教活动,并参加了该校的校园那达慕大会。<br></h5> <h5> 通榆县乌兰塔拉蒙古族小学是我县唯一一所全蒙授课的民族小学,吉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一直以来都对该小学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如今,专家团队送教到校,包宝祥院长和隗峰教授精彩、亲民、风趣、接地气的讲座给地处偏远的民族小学送来了雨露甘霖。</h5><h3></h3> 第三集 <h5> 5月31日上午,巡讲送教活动的第二场在通榆蒙校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双辽市教育局、洮南市进修学校分管民族教育的领导同志;双辽市和洮南市相关学校的校长、教师;通榆县各民族学校的有关领导及相关教师,欢聚通榆蒙校一楼会议室,静待专家团队的到来。</h5><h5><br></h5> <h5> 上午8:30,专家团队入座主席台,会议在通榆县教育局民族教育科科长杨志刚的主持下拉开序幕。</h5> 第四集 <h5> 本次活动有幸与二位教授同框,分别是“吉林最美老人”包宝祥院长和新疆伊犁师范大学教授隗峰同志。</h5> 1 <h5> <span style="font-size: 17px;">包宝祥,男,蒙古族,参加工作以来,就致力于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宣讲,虽然他的工作岗位数次变动,但始终没有离开民族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他已经成为著名的民族教育专家。退休以后,仍然为民族教育呕心沥血,制作中小学蒙古语文教材标准音朗读课件,主持加授蒙古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很有建树。</span></h5><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h5><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5><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h5><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5> <h5> 白发斑斑的宝祥院长满怀着对民族教育炽热的情怀,给我们每个人送来了最美、最暖心的精神食粮。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宝祥院长从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解读入手,详细解说了学习双语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学习蒙古语言的建议:作为沟通工具,多一门语言,就多了一种文化素养,多了一份学习的乐趣,更多了未来里一份职业的选择。蒙古族语言丰富而有内涵,这样的语言学习会给我们带来智慧!</h5> <h5> 在通榆蒙校的大蒙古包里,情意浓浓,宝祥院长和参加活动的一百多位蒙古族学生家长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着,通过老院长深入浅出的讲述,真实具体的案例,家长们深深的懂得了学习蒙古语言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就是这样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心系通榆蒙古人民,情牵每一个民族儿童,为了民族教育事业灿烂辉煌的明天,依然孜孜不倦的奔走在路上,依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民族教育的研究当中,这种民族热忱让人感动!</h5><h3></h3> 2 <h5> 隗峰,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挂职于吉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副处长一职。<br></h5> <h5> 隗峰教授曾表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进一步做好民族教育是每一个民族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次巡讲,隗峰教授以《做有尊严的教师》为主题,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投入自然的肢体,发人深省的故事,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诠释了做人、做事、做一个有尊严教师的真谛。<br> </h5> <h5> 可以说,有尊严的教育方可造就民族未来的尊严。教师岁岁年年“重复昨天的故事”,何时能停下脚静下心,扪心叩问:自己的专业有发展吗?有过教师的尊严感吗?光怪陆离的业务培训,公开课观摩,究竟能沉淀多少?当在抱怨教师地位不高,对教育环境大发牢骚时,是否积淀过教师的底气,着力内在专业精神的生长,让自己“站立”起来,从内心体验教师的尊严,在教育的沃土上“潇洒走一回”呢?隗峰教授激情澎湃、字字珠玑的讲座,让在场的每位教师如沐春风、如沾雨露,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只有心里存有一份宽容与热爱,平常心对待,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活的更有尊严!</h5><h3></h3> <h3> 激情、专注、执着的隗峰教授</h3> 第五集 <h5>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就加快推进我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系统、明确的要求,吉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包国庆顶层设计,安排的这样接地气的巡讲让一线教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br> 历时两天的送教活动即将落幕,通榆县教育局民族教育科杨志刚科长就此次活动做了最中肯、最朴实的点评和总结。</h5> <h5> 杨志刚科长指出:因为送教专家的到来,让我们体会到了春意盎然。二位专家无私的为我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让我们感受到了如夏的热情。希望所有教师,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定信念,本着执着于民族教育的情怀,用积极的心态,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为我们教育事业、特别是为我们的民族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h5><h1></h1><h3></h3> 第六集 <h5> 连日来,吉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的专家团队一直奔波于省内的有关县市,他们对民族教育事业的追求、推崇、向往、执着的认知理念让我们叹服!他们工作中谦虚、严谨、求实、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们叹服!我们为有这样的专家团队而感到骄傲!他们浓浓的民族情结值得我们传递和发扬!</h5> <h5> 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就应该如包宝祥院长、隗峰教授一般,对民族教育怀揣着一份挚爱:热爱所站立的三尺讲坛、热爱所面对的全体学生、热爱手中所捧着的那个课本、热爱所在的单位和所相处的同事。</h5> <h5> 古往今来,有多少绝美的词语形容教师伟大,有多少崇高的称谓歌颂教师的神圣!最美不过教育人,在民族教育的长征路上,有无数颗如星星般务实、勤劳的工作者,平平凡凡,默默无闻,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用无言的大爱和尊严共同撑起了民族教育事业的蓝天!</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