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初访丝绸之路的源头----新疆</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 (二)</font></b></h3> <h3>30号一早从北屯出发,沿232省道要持续8~9个小时路程,其实路程并不远,只是60㎞/小时限速延长了时间。这段路程与前一天经历的大戈壁无人区、高山峻岭比又是一番风景,今天要经历的是沙漠,盐碱滩、草地、雪山、湖泊</h3> <h3>沙漠</h3> <h3>盐碱滩</h3> <h3>继续往前有水了,有草了。</h3> <h3> 经过一上午的车程,我们已经进入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黑流滩。天缘山庄就位于喀纳斯机场内,这里是通往喀纳斯景区的必经之路。我们安排在这里用午餐。</h3> <h3>午餐后我们继续前行,春天的景色不断映入眼帘,当内陆已经鲜花盛开,而在这里刚刚嫩绿的草坪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一片生机盎然。</h3> <h3>远处看到了雪山,大家都兴奋起来,连忙拿出相机手机拍照,导游却说一会儿车就开到雪山上了!</h3> <h3>阿勒泰山区素有中国瑞士之称。</h3> <h3>真是很相似。</h3> <h3>很快我们的大巴车几经山路回转已经进入雪山,这里不是刚刚下过的雪,而是两月前下的雪,属于积雪。厚厚的积雪晶莹洁白,可以看得出空气超级洁净。</h3> <h3>为了赶时间去喀纳斯湖,不准备中途停车,大家都很遗憾,特别是车上多数游客都是来自南方,他们很少见到如此深厚的白雪,希望能给几分钟时间下车感受一下,导游还是很通情达理的,于是司机找了合适的地方停车,我们下去照相。</h3> <h3>很多年没有见到老鹰了,雄鹰在上空盘旋寻找雪地里或草地上偶尔出来觅食的动物。这里出入最多的就是土拨鼠。</h3> <h3>河水越来越近。</h3> <h3>很快我们就进入了喀纳斯景区的著名“三湾”,即“卧龙湾”“神仙湾”“月亮湾”,三湾是整个喀纳斯景区最具特色的看点。</h3> <h3>神仙湾因为我们去的时间是午后,据说如果早上在神仙湾,这里水面上,半山中会是云雾缭绕,如同仙人境界,故得名神仙湾。</h3> <h3>在神仙湾周围的山坡上,嫩草新发,空气清爽,阵阵微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真使人流连忘返。</h3> <h3>卧龙湾,是河水中有一片浅滩,形似卧龙,故得名卧龙湾。</h3> <h3>月亮湾,也是河水依地势流经这里形成月牙弯,河水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就像一弯碧玉落在那里,如诗如画。</h3> <h3>从三湾出来很快就到了喀纳斯湖。</h3> <h3>喀纳斯湖实在太让人惊艳了!她是隐藏在阿尔泰山深处的人间仙境,神的花园。她有着令全世界人都赞叹不已的绝世容颜!</h3> <h3>“喀纳斯”是蒙古语,意思是“美丽而神秘的湖”。她是一个高山湖泊,属于内陆淡水湖。湖水来自周边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湖深188.5米,蓄水量达53.8亿立方米,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h3> <h3>说它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是由于它临靠几座冰川,周边又都是一些常年积雪的冰雪山,再加上当地常年较大的降雨量,才形成了如今的水量和湖泊。</h3> <h3>虽然水深湖大,但因为环境原因,水温较低(也被称为冰湖)所以不适宜鱼类生存,湖中生物种类和数量极少。</h3> <h3>在湖水的上游可以看到湖面厚厚的冰层。</h3> <h3>我曾在青海湖边赞叹它的绝世之美,然而,当你看到喀纳斯湖时,青海湖便逊色了!</h3> <h3>大自然就是这么慷慨,它毫不吝啬把自己的绝世容颜呈献给喜欢它仰慕它的人。</h3> <h3>只有站在它的面前才感觉到自己语言的苍白,真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它的美丽、它的魅力。</h3> <h3>竖起大拇指为它点赞!</h3> <h3>与它合影</h3> <h3>恰似天堂</h3> <h3>无论你用手机拍还是相机拍,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都无法诠释你眼前的仙境!</h3> <h3>为喀纳斯湖欢呼!</h3> <h3>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离别喀纳斯湖,去拜访喀纳斯湖畔一个神密的少数民族部落---图瓦族部落。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畔,生活着2000多神秘居民,他们一直在水草丰美的喀纳斯地区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过去和将来,他们就是----图瓦人。有传说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途中的遗民,与蒙古族不同的是,图瓦人没有文字,也没有史志流传,只有语言和扑朔迷离的过往传说。<br></h3> <h3></h3><h3>来到喀纳斯村,进入视野的就是那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高山、森林、草地、蓝天白云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h3><h3> </h3> <h3>我们进入图瓦人家中做客,图瓦人热情好客,拿出他们自制的奶酒,黄油,奶皮,面果,干果等招待大家。</h3> <h3>图瓦人用他们最原始的乐器(外型看上去就是一根普通的木棍)为我们演奏。演奏者是图瓦人中少有的传承人。据专家介绍说这种乐器叫“苏尔”音译“楚儿”。“苏尔”是目前民间遗存乐器之一,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我们静静欣赏并为之震撼!</h3> <h3>图瓦人小乐队为我们表演精彩的自创节目,其中也有蒙古族的呼麦唱法。他们的演唱极大的吸引了我们,让我们感到惊叹,震撼!</h3> <h3>离开图瓦族部落已是傍晚时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了喀纳斯鸿福生态度假酒店,有幸在这东方瑞士喀纳斯停留一晚。</h3> <h3>在山坡上依山而建的度假酒店错落有致,每栋房建造风格不同,略有欧洲风情。</h3> <h3>在落日的余晖里显得那么的安静,那么的美丽,仿佛置身异国他乡。</h3> <h3>5月1日早晨阴天,吃过早饭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告别这美丽的度假山庄。我们乘坐大巴翻过阿勒泰山脉,这里海拔3000米以上有终年不化的雪山。我们是在海拔1500米左右高度的盘山公路上行驶。</h3> <h3>导游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停车让我们踏入雪地嬉戏拍照。老天爷很照顾我们,这时也没有雨了。这里的雪前面说了是前月下的雪,雪的表面经太阳照射略有融化,到晚上太阳落山后又冻住,轻轻踏上表面是硬的,走一步就会陷入雪下。看我一不小心就陷入没过膝盖的深雪里了!</h3> <h3>我的同伴陷入深雪,拔出腿来把鞋子陷在了深雪里。</h3> <h3>索性就在这里留个影吧😄</h3> <h3>雪地里到处都传来旅友们陷到雪里的惊叫声和欢笑声😄☺</h3> <h3>清新洁净的空气非常利于我们这样的欢笑,呼吸。</h3> <h3>从阿勒泰山上下来,天空阴云密布,小雨淅淅,整个禾木村笼罩在雨雾之中。禾木乡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境内,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是喀纳斯民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这里距喀纳斯湖大约70公里,周围群山环抱,生长有丰茂的白桦树林,是一个美丽的北疆山村。遗憾是我们正赶上下雨,不能看到它最美的景色。</h3> <h3>禾木桥是禾木村的标志,这座古旧而敦实的木桥至今已经历了喀纳斯冰川融水一百多年的冲击。 这里的冰川融水流入布尔津河后最终汇入额尔基斯河。</h3> <h3>这里是中国最远的图瓦人聚居地。越过禾木桥那边是浑厚山体及茂密的白桦树林。河的这边就是</h3><h3>一幢幢图瓦人的小木屋以及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碧水奔流的禾木河……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那么的宁静,山、水、白桦林、小木屋相得益彰,共同演绎着禾木“大野生息八万木,长云流叹一千河”的炫丽画卷!</h3> <h3>一排排整齐的小木屋。</h3> <h3>外面的雨越下越密,我们在小木屋里避雨,小木屋里温暖如春。</h3> <h3>透过玻璃窗口看到河的对面茂密的白桦树林如同屏障把禾木村围挡的严严实实。</h3> <h3>我们在小木屋里喝水品茶,舒适惬意,仿佛置身在自己的家园。</h3> <h3>雨停了!我们坐在小木屋外面,呼吸着清凉湿润的空气,欣赏着雨后禾木如诗如画般的仙境。</h3> <h3>傍晚了,告别禾木村,我们沿232省道回酒店,大约80多公里路程,途径76公里处</h3> <h3>有几座蒙古包,我们停车进入牧民包里用晚餐。</h3> <h3>很快热腾腾的饭菜就摆上了桌,手扒肉,烤肉串,大盘鸡,羊汤都在之列。</h3> <h3>晚饭后,回到酒店,天空也放晴了,愉快的一天结束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