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有着悠远的历史文化,中国,有着美丽的大好河山,中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家园。在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有巨大的变化,快速的科技发展,高素质的人才涌出,都是国家强大和进步的见证。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要在民主的、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h3><h3> 2017年10月,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眼镜“FAST”,已经实现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后选题,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确认新发现六颗脉冲星。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而这一成绩的背后站着一个人——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从1994年到2017年,历经24年的研制,在贵州的大山深处,诞生了一个中国的惊世之作——世界最大射电望眼镜。南仁东带着同事们工作到凌晨,吃方便面成了他的日常饭食,所以他的皮肤沧桑黑黝,他常常给他的学生说:我就像个农民。”南仁东一生为中国创造了天眼,有人就比喻说, “天眼”就像是南仁东的孩子。而这个天眼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锅,而有人就会质疑,要是下起了大雨,雨水会不会盛满天眼?是不会的,其实,是不会的天眼就是由一个个小小的金属的反射面板组成。而天眼的面积就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中国天眼是地球的眼睛!</h3><h3><br></h3><h3> “墨子号”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是由我国科学家潘建伟及其团队研制而成的,于2016年8月16日升空,研制墨子号的目的是:通过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并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可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h3><h3> 然而在前不久,在重庆举办的智博会拉开了序幕,为了更好地了解科技,妈妈特意带我到悦来博览中心参观, 我发现许多事情都用智能代替了人工,连写字画画,唱歌跳舞,演奏乐器,按摩,都可以用智能化。现在的餐馆,都可以设为无人餐馆,手机扫码付款后,窗口便会自动打开,这样就能取餐了。除此之外,5G网络也研制出来了。令我十分惊讶的是,舞狮,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古老的传统舞蹈,可是,现在的舞狮,可以用机器人来完成。</h3><h3> 科技,创造未来,科技,改善发展,科技,改良生活,科技,造就着中国梦!机器, 比人做得更精准,未来许多的事情,都要靠机器去做。我对研发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研究人员油然而生的崇敬,这些背后他们经历了多少的失败,沮丧。才有了如今的成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将会代替大部分人工。我觉得我现在应该好好学习,不能被机器淘汰。</h3><h3> 我爱中国,我爱中国的一草一木,我爱中国的一山一水,我爱中国的日渐强大,我更爱中国人的刻苦专研,不惧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希望能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h3><h3><br></h3><h3> </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