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军区

田亚非

<h3>太岳军区</h3><h3>1940年1月,“晋西事变”后,为巩固太岳区,加强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八路军第386旅集总部特务团进入太岳区,配合决死第1纵队予进攻张家店之阎军以严重打击,巩固了太岳区根据地。6月,根据北方局黎城会议决定,成立太岳军区,由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兼军区领导机关,对外称太岳纵队。</h3><h3>前政治委员</h3><h3>王新亭</h3><h3>番号撤消时间</h3><h3>1949年8月1日</h3><h3>别 称</h3><h3>太岳纵队</h3><h3>并入军区</h3><h3>山西省军区</h3><h3>建立时间</h3><h3>1941年1月14日</h3><h3>中文名</h3><h3>太岳军区</h3><h3>前司令员</h3><h3>陈赓</h3><h3>抗日战争时期的太岳军区</h3><h3>陈赓兼任司令员,王新亭兼任政治委员,牛佩琮任副司令员,周希汉兼任参谋长,苏精诚兼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军分区,张春森任司令员,金世柏任政治委员;第2军分区,张汉丞任司令员,史键任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王清川任司令员,孙雨亭任政治委员;第386旅,陈赓任旅长,王新亭任政治委员。该军区组成后,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太岳区冬季反“扫荡”作战。1941年1月14日,八路军第129师决定,第386旅改为第129师机动团,免兼太岳军区领导机关,太岳军区由决死第1纵队兼。8月6日,为建立(太)岳南抗日根据地,第129师以第386旅第17、第18团和决死第1纵队第57团为基础组建太岳南进支队(归8日成立的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建制,1942年12月5日撤销)。8月8日,为开展太岳山区和中条山区的抗日斗争,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以决死第1纵队、第386旅及第212旅合编组成太岳纵队,归第129师指挥。8月11日,决死第1纵队改成决死第2旅。10月3日,太岳区决定,以决死第1旅的1个工作队和第386旅的部分干部为基础,成立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是年,太岳军区部队先后参加了反“蚕食”斗争和岳南、岳北秋季反“扫荡”作战。1942年1月,10日,为便于指挥,太岳纵队拨归第129师建制。太岳纵队仍兼太岳军区。15日,八路军第129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将第212旅并入第4军分区(保留旅的番号)所辖第54、第55、第56团合并称第54团,归第4军分区建制。决死第1旅第59团,洪赵支队分别并入第1、第3军分区。4月1日,中共太岳区委决定,成立豫晋边区人民抗日联防区,辖第1、第3军分区(分别由第18、第57、第17团兼)。10月21日,中共中央决定,该联防区并入太岳军区。是年,太岳军区部队先后参加了1942年春季、夏季、秋季反“扫荡”作战和沁源围困战。</h3><h3>1943年3月24日,太岳军区重新划分为4个军分区。决死第1旅改兼第1军分区,李聚奎任司令员,顾大川任政治委员,辖第25、第38、第59团和洪赵支队;第386旅改兼第2军分区,王近山任司令员,刘忠任政治委员,辖第772、第16、第20团;第212旅改兼第3军分区(后旅的番号撤销),孙定国任司令员,刘聚奎任政治委员,辖第54、第57团;原豫晋联防区改编为第4军分区,唐天际任司令员,李哲人任政治委员,辖第2、第17团和豫北义勇军。10月初,参加太岳1943年秋季反“扫荡”作战。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第129师机关与八路军总部机关合并,保留第129师番号,太岳军区归八路军总部领导,太岳纵队番号自行撤销。</h3><h3>1944年初,参加反顽作战。8月1日,太岳军区决定,成立第5军分区,康俊仁任司令员,柴泽民任政治委员。9月6日,以第18、第59团组建豫西抗日游击第2支队进军豫西(10月划归河南军区建制)。10月下旬,八路军总部指示,以抗大太岳大队(1942年2月成立)扩编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太岳分校(简称抗大太岳分校),归太岳军区领导。1945年4月,参加豫北战役。8月,参加战略反攻作战。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据此,太岳军区于9月2日划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23日,太岳军区决定,以决死第1旅兼第1军分区组建太岳军区第1旅,辖第38、第25团和吞襄团;将第386旅兼第2军分区、第3军分区部队合并组建太岳军区第2旅,辖第20、第772团和士敏独立团。</h3><h3>解放战争时期的太岳军区</h3><h3>解放战争时期的太岳军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军区的延续。1945年8月,晋冀鲁豫军区成立后,太岳军区隶属晋冀鲁豫军区建制。王新亭任司令员,聂真任政治委员,孙定国任副司令员,裴孟飞任副政治委员,邓仕俊任参谋长,桂绍彬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第2、第3、第4、第5军分区。10月,参加上党战役。12月1日,晋冀鲁豫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拟调第4纵队赴东北作战的预先号令,由太岳军区部队组建第8纵队,辖第(22(第4纵队第11旅改称)、第23、第24旅。12月5日,中央军委决定,第4纵队不调往东北,仍留太岳军区。12月13日,太岳军区根据晋冀鲁豫军区的命令,将原5个军分区重新划分为4个军分区,撤消第2军分区,将第3、第5军分区依次改称第2、第3军分区,第1、第4军分区番号不变。12月下旬,晋冀鲁豫军区报经中共中央批准,第4、第8纵队合并为第4纵队,撤消第8纵队番号。所辖第23、第24旅划归太岳军区建制,第22旅恢复第11旅番号,归建第4纵队。至此,太岳军区下辖:第1军分区,刘聚奎任司令员,刘植岩任政治委员;第2军分区,张祖谅任司令员,刘尚志任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王墉任司令员,柴泽民任政治委员;第4军分区,郭庆祥任司令员,薛迅任政治委员;第23旅,贾定基任旅长,车敏瞧任政治委员;第24旅,刘金轩任旅长,李耀任政治委员。</h3><h3>1946年1月,太岳军区将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依次改称第18、第19、第20、第21军分区。1月底,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太岳军区第23旅划归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建制,改称第12旅。3月,恢复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番号。6月,第4纵队第12旅划归太行军区建制,改称太行军区独立旅。8月至11月,该军区先后参加了同蒲路战役和吕梁战役。11月23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太行军区独立旅划归太岳军区建制,改称太岳军区第12旅。</h3><h3>1947年1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太岳军区地12旅改称太岳军区第23旅。2月,太岳军区又以第1军分区新编第7团、第2军分区警卫团、第4军分区独立第5团组成第22旅。5月15日,太岳军区第24旅划归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指挥,并改称第12旅。7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组建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28日,以太岳军区机关一部与第22、第23旅合编组成第8纵队,并以第2军分区第40团、第3军分区第49团、第4军分区第59团重建第24旅,归第8纵队建制。9月2日,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成立,郭庆祥任司令员,刘道安任政治委员。是年,该军区先后参加了汾孝战役、晋南攻势和乡宁、闻夏战役。</h3><h3>1948年3月,由太岳军区机关一部组成太岳军区前方指挥所。5月,华北军区成立后,太岳军区划归华北军区建制(为二级军区)。刘忠任司令员,王鹤峰任政治委员,方升普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顾大川任副政治委员,高德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军分区,刘聚奎任司令员,刘植岩任政治委员;第2军分区,涂则生任司令员,刘尚志任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李志明任政治委员;第4军分区,卫恒任政治委员;第5军分区,郭庆祥任司令员,刘道安任政治委员。同时,将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亦划归华北军区建制。3月26日,中原军区决定,将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划归豫西军区建制,并改称第1军分区。7月2日,华北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以太岳军区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的10个团和太岳军区前方指挥所组建华北军区第15纵队,辖第43、第44、第45旅,归华北军区第1兵团建制。8月15日,太岳军区改称太岳警备司令部。同时,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划归吕梁军区建制,另将第4军分区改为第3军分区。12月2日,又将太岳警备司令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岳军区,调整为三级军区,将所辖第1、第2、第3军分区依次改称岳北、岳南、王屋军分区。13日,华北军区命令,太岳军区组建俘(补)训第9旅,归华北军区补训兵团建制。</h3><h3>1949年8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太岳军区并入山西省军区,太岳军区番号撤销。</h3> <h3>1942年第386旅兼太岳军区编制</h3><h3> 1942年1月,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归第129师建制。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薄一波]]、副司令员[[谢富治]]、副政治委员[[王新亭]]、参谋长[[毕占云]]、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兼) *司令部:**机要科:科长[[刘明旭]]、[[朱德功]]**作战科:科长[[江子明]]、副科长[[郭志伟]]**侦察科:科长[[彭光]]**通信科:科长[[朱忠村]]**队务科:科长[[李树亮]]、副科长[[王步青]]**训练科:科长[[李尧卿]]**管理科:科长[[谭永华]] *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桂绍彬]]**巡视团:主任[[刘达宣]]**宣教部:部长[[王中青]]**锄奸部:部长[[吴蔷]]**敌工部:部长[[杨兆春]]**民圌运部:部长[[郭清文]]**武装动员部:部长[[王成林]] *总务处:处长[[朱国华]]*供给部:部长[[严俊]]、政治委员[[宋匡兰]]、副部长[[周化祥]]、[[冯丕成]]**卫生部:部长[[曾新津]]、政治委员[[彭之久]] ==== 决死第1旅====*决死第1旅,旅长[[李聚奎]]、政治委员[[顾大川]]、[[周仲英]](代),副旅长[[孙定国]]、参谋长[[李成芳]]、政治部主任[[周仲英]](兼)、[[刘有光]](代),副主任[[刘有光]]**第25团:团长[[刘丰]]、政治委员[[雷荣夫]]、参谋长[[李懋之]]**第38团:团长[[蔡爱卿]]、政治委员[[胡荣贵]]、参谋长[[余秉钧]]**第57团:团长[[黎锡福]]、政治委员[[曹普]]、参谋长[[刘增财]]**第59团:团长[[黄宗述]]、参谋长[[李凯旌]]、政治处主任[[秦纯一]] ====第386旅 ====*第386旅,旅长[[王近山]]、政治委员[[聂真]]、政治委员[[刘忠]]、参谋长[[周希汉]]、政治部主任[[张祖谅]]**第772团:团长[[陈康]]、政治委员[[廖冠贤]]、参谋长[[武承先]]**第16团:团长[[常祥考]]、副团长[[陈景玉]]、参谋长[[周学义]]**第17团:团长[[尤太忠]]、政治委员[[高德西]]、副团长[[张成宽]]**第18团:团长[[闵学胜]]、政治委员[[金世柏]]、参谋长[[田永智]] ==== 军分区 ====*第1军分区,司令员[[苏鲁]]、政治委员[[刘植岩]]、副司令员[[张春森]]、副政治委员[[王观潮]]、政治部主任[[刘平]]*第2军分区,司令员[[李明如]]、政治委员[[史健]]、副司令员[[袁学凯]]、参谋长[[蔡发祥]]、政治部主任[[张学治]]**汾东支队,司令员[[景仙洲]]、政治委员[[石二生]]**第3军分区,司令员[[解学恭]]、副司令员[[李述之]]、副政治委员[[王成林]]、参谋长[[阎国梁]]、政治部主任[[黄胜明]](代)**洪赵支队,支队长[[赖万芳]]、政治委员[[解学恭]](兼)*第4军分区(1942年2月原第212旅与军分区合并,所辖三个团合编为一个团——第54团),司令员[[马英]]、副司令员[[钟美科]]、副政治委员[[朱佩宣]]、参谋长[[肖元忠]]、政治部主任[[陈圌力]]**第54团:团长[[王堂]]、副团长[[申长征]]、政治处主任[[邵泽民]]</h3> <h3>1945年太岳军区序列及领导名录</h3><h3><br></h3><h3>太岳军区序列</h3><h3>  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大队</h3><h3>  第1军分区(辖第25、38团、洪赵支队、屯襄团)</h3><h3>  第2军分区(辖第20团、独立团)</h3><h3>第3军分区(辖第772、57团、汾东支队、独立团)</h3><h3>  第4军分区(辖第17团、基干2团,第1支队)</h3><h3>  第5军分区(辖第54团、第9、10支队、康支队、夏县支队,汾南支队)</h3><h3>  太岳纵队</h3><h3>  第1旅</h3><h3>  第2旅</h3><h3>  河防支队</h3><h3>太岳军区</h3><h3>司令员 谢富治(代) 政治委员 王鹤峰(代) 副政治委员 王新亭 参谋长 毕占云 政治部主任 王新亭(兼) 参谋处长 高体乾 (后) 巡视主任 罗春荣 组织部长 桂绍彬 宣教部长 王中青 副部长 高德西 锄奸保卫部长 吴 杰 钟 芬(后) 敌工部长 何仰天</h3><h3>后勤部长 余缦云 政治委员 冯丕成 卫生部长 曾新宗 政治委员 彭之久 卫生副部长 欧阳奕</h3><h3>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大队</h3><h3>主任 李良汉 参谋长 李茂之</h3><h3>第1军分区</h3><h3>司令员 李成芳(代) 政治委员 顾大川 副司令员 蔡爱卿 政治部主任 刘有光 </h3><h3>参谋处长 王砚泉 情报处长 陈捷第</h3><h3>第25团</h3><h3>团长 许其孝(后) 政治委员 侯良辅 副 团长 许其孝 王清川 参谋长 郝若瑜 政治处主任 杨世荣 </h3><h3>第38团</h3><h3>团长 姜维应 政治委员 胡荣贵 参谋长 王长有 政治处主任 赵敬普</h3><h3>第2军分区</h3><h3>司令员 刘 忠 政治委员 薛 迅 参谋长 邓仕俊 政治部主任 黄胜明 </h3><h3>副主任 刘子毅</h3><h3>第20团</h3><h3>团长 楚大明 政治委员 朱兆林 副团长 何明先 参谋长 刘增业 </h3><h3>政治处主任 吴效敏</h3><h3>独立团</h3><h3>团长 蒲学义 政治委员 梁天喜 参谋长 陈九章</h3><h3>第3军分区</h3><h3>司令员 刘金轩(后) 政治委员 刘尚志 副司令员 黎锡福 副政治委员 张祖谅 </h3><h3>参谋长 高体乾 阎国梁(?) 政治部主任 吴 杰</h3><h3>第772团</h3><h3>团长 周学义 政治委员 廖冠贤 参谋长 武承先 政治处主任 张子明</h3><h3>第57团</h3><h3>团长 陈新建 (陈兴建?) 政治委员 朱佩宣(代) 副团长 杨秀全 政治处主任 范 戈</h3><h3>汾东支队</h3><h3>支 队长 尚 坦 政治委员 曹博生</h3><h3>独立团</h3><h3>团长 段龙章 副政治委员 陈凤池 参谋长 赵本元</h3><h3>第4军分区</h3><h3>司令员 陈 康(代) 副政治委员 杨玉屏 参谋长 冯精华 政治部主任 雷荣夫</h3><h3>第17团</h3><h3>团长 尤太忠 政治委员 黄祖华 参谋长 郭志伟 政治处主任 张培绪</h3><h3>基干第2团</h3><h3>团长 钟美科 政治委员 杨辉图 副团长 吴寿康 政治处主任 周侠平</h3><h3>第1支队</h3><h3>支队长 王奠夫 政治委员 刘显模 副支队长 罗友生 </h3><h3>第5军分区</h3><h3>司令员 孙定国 王 墉(后) 政治委员 柴泽民 副司令员 王 墉 参谋长 涂则生 政治部主任 王观潮</h3><h3>第54团</h3><h3>团长 金世柏 政治委员 金世柏(兼) 参谋长 阎国栋 政治处主任 李福舟</h3><h3>第9支队</h3><h3>支队长 樊学义(奕马义?) 政治主任 郭学东</h3><h3>第10支队</h3><h3>支队长 杨德山 参谋长 李颜敏</h3><h3>康支队</h3><h3>支队长 李明如 副支队长 崔晓涛 政治主任 尹本礼</h3><h3>夏县支队</h3><h3>支队长 赵宣轩 政治委员 王立中 支队副 姚 棣</h3><h3>汾南支队</h3><h3>主任 董警吾</h3><h3>太岳纵队</h3><h3>司令员 陈 赓</h3><h3>第1旅(1945年8月以太岳第1军分区第25、38团和屯留团组成)</h3><h3>旅长 李成芳 政治委员 刘有光 政治部主任 胡荣贵</h3><h3>第2旅(1945年8月以太岳第2、3军分区部队和士敏独立团组成)</h3><h3>旅长 刘忠 政治委员 张祖谅 政治部主任 廖冠贤</h3><h3>河防支队(第2支队)</h3><h3>支队长 韩 钧 政治委员 刘聚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