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早点

摄影无疆

<h3>曲阜人的早点极为简单:煎饼卷大葱、玉米粥,另加一个卤鸡蛋,够营养啦!</h3><h3> 乍一看,曲阜也是一个简朴的小古城。然而,曲阜两千五百年前出了个文人,他写的一部《论语》可谓是华夏几千年来精神上的饕餮大餐。著作"半部论语治天下"奇书的这个人,就是"至上圣贤"的孔丘,字仲尼,世人尊称的孔夫子。</h3> <h3>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过500年,由于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的出现,曲阜就有了别名:孔子故里、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h3> <h3>造访曲阜,己经不是第一次。这次来到孔庙外城门前,偶遇圣人孔丘第76代孙,71岁的孔令友,这位仁兄主动搭讪,愿为我导游曲阜“三孔“圣景。而不願"随大流"的我,欣然接受之。尊其言:“早看陵、晚看庙"的俗规,坐上令友兄微电车直奔"孔林"。</h3> <p class="ql-block">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五孔牌坊",孔令友老兄告诉我说:此规制牌坊,天下无二!</p> <p class="ql-block">再走一里地,便到了"至圣林”的林(陵)寝第一道门,高约三丈的朱漆大门,金漆门钉九九八十一颗,仅仅皇城才有。</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道门,但见大道两旁古柏参天,却原来,左72棵代表孔丘七十二圣贤弟子,右73棵代表孔子的七十三寿。特别之处还有至上孔圣的"至”,却是倒过来的,难道尊孔尊到字也可倒写?感觉有些神乎其“圣”。这也许是在说:孔圣人的道德文章尚无止境吧。</p> <p class="ql-block">守门的石俑高一丈八尺许,俑者前生原形人物更是不一般,乃秦始皇护国大将翁仲是也。原本一人之身,后被人们神化为文、武二俑。更有意思:武俑挤眉怒视文俑,文俑也歪面相怂,意为将相不和乎?</p> <p class="ql-block">右转走百十步,若大的两个坟冢错位排列,大一些的当然是孔夫子"陵"寝,丈余高的碑文赫然"大成至圣文宣干”,给了我直觉。咦,再往前走几步文宣干的“干"字,延伸成"王"字。据说,昔按礼制,康熙之帝不必拜王,怎奈康熙帝崇拜孔夫子之心切呢?聪明的大臣们事先用了一块泰山响石摆香案,高度正好档住"王”字的下一横,当康熙帝叩拜后上香时,亦看到"文宣干"的干字乃王字……,睿智的康熙帝碍于尊颜,装着不见罢了。</p> <p class="ql-block">孔子坟莹前侧几步便是其孝子孔俚之位,这孔二祖曾调侃其父孔丘曰:汝子将不如吾子。果然,孔鲤之子孔伋,字子思,饱读诗书,其才华远远超过祖辈父辈,不但位及人臣,而且还是春秋时期大学者孟子的嫡亲老师呢。孔鲤曾也调侃儿子曰:汝父不及吾父也。呵呵。</p> <h3>孔丘坟冢另一旁,有间小房子,说是仲尼殁日,得意弟子子贡经商在外,回来后以表孝心,搭芦守灵三年,亲植不朽之楷树,以标榜恩师之意志。</h3> <p class="ql-block">楷树,又称黄连树,树干疏而不屈,刚直挺拔,自古是尊师重教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不知谁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指的是曲阜孔庙"大成殿"、泰山岱庙"大贻殿"、北京故宫"太和殿”。</p> <h3>如果说大成殿中孔圣人像面奇特:不着皇服,却凹头顶皇冠,眼露白、鼻露孔、嘴露齿、耳露轮。乡传这孔丘从小很丑,被父母弃之后,由野虎乳大。不意大器晚成。</h3> <h3>还不如说大殿四周龙柱奇特:前庭十柱,柱柱阳雕二条龙戏珠,侧与后十八柱,柱柱阴刻七十二条龙腾挪驾祥云,谁能说清是什么寓意嘎。</h3><h3>但是,一个读书人身后的庙堂敢用龙的图腾,谁人匹敌?</h3> <p class="ql-block">无求"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雄心,却看到"杏坛"之下杏儿累累。</p> <p class="ql-block">孔庙中的唐槐还"健"在。</p> <p>勾心斗角</p> <p>碑记明朝洪武皇帝曰:唯孔子之道,天下一日不可无焉,有孔子之道,则纲常正而伦理明,万物各得其所矣...…</p><p><br></p> <h3>孔夫子道德文章一笔冲破日头:自汉帝被追奉为帝师,并由宋真宗一至到民国时期,其嫡长子便世袭封衍圣公,如77代嫡长孙孔德成就是原国民政府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h3> <h3>第76代衍生公孔令贻和他的五位妻子。</h3> <h3>末代世袭衍圣公孔德成己成历史。</h3><h3>但他的嫡长孙、嫡曾长孙当继孔子的第79、第80代传人。</h3> <p class="ql-block">但愿曲阜小城:</p><p class="ql-block">多一些升平歌舞!</p> <p class="ql-block">多一点温良恭俭让!</p> <h3>让金戈铁马维护平安。</h3> <p class="ql-block">让文治武功拱卫盛世!</p> <p class="ql-block">但愿“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儒家思想遗产,不仅仅是曲阜小城的旅游项目……</p> <p class="ql-block">从400多年前开始,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论语》,将孔子的故事记录为拉丁文带到了欧洲。如今,孔子的学说已经流传到全世界。世界各国已开办孔子学院400多所,孔子讲堂800多个。各国的思想家们把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四海和谐”,看作是世界未来的希望。仲尼有知,当不会申请联合国“非遗”。</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是,岂可同曲阜早餐! </p> <h3>在曲阜停留了两天,那也是因为见景生情,颇有感受而已。想想当年的孔丘,也够惨的:出生时遭遗弃,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白发送黑发,儿子孔鲤下葬竟"有棺无廓"。他自己怀才不遇,不得以才游走列国,好生一个安贫乐道: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h3><h3> 但有人说: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到处碰壁,甚至受围攻,陷于困境。他的不得志是显见的,记得鲁迅先生曾评议他是个“滑稽”的老头子,可见他生前真够悲催的呀。但是孔子死后几百年过去,到了汉武帝时代,有个孔子传人叫董仲舒(昨天路过他的家乡),他竟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尊",尊了近两千年。让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许多地方,都被中国人的"儒、释、道"所感染。足以证明儒释道中的儒家思想是"四海皆准“。就连伟人毛泽东,当年虽然出于政治需要,黙认下人砸过孔庙。但将自己的爱女李敏嫁给孔夫子的76代孙孔令华时,并还风趣地说:如果不是孔夫子,我现在还不认识字呢。可见伟人骨子中仍然是尊孔的。</h3><h3> 孔夫子在历朝历代断断续续倍受帝王家尊重。特别是大明朝,孔子更被朱元璋看中,规定科举必考“四书五经”;这样“四书五经”成了读书人必修课,别的“万般皆下品”了。连皇上都要充作孔子学生的样子,可见孔子死后的尊荣了。</h3><h3> 然,孔丘老儿在大限将至的哀伤或者恐惧,却是圣人对己道不行于天下的深深悲凉,对命运不予的无力与无奈。其实,对孔夫子的评说,还有当代人张俊收作词,孟庆云作曲,董文华演唱的《孔子之歌》亦能达余之心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