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潭摄影记(上)

鸿之影

<h3>在柳州城,一座山便是一座公园。去年6月23日以前,我还没有参加任何一个徒步群。一个人奔走在各公园之间玩摄影,同时也是为了爬遍市内的各个山头,鸟瞰龙城,饱览龙城的风采。先后数次爬了马鞍山鱼峰山蟠龙山驾鹤山马鹿山雀儿山鹅山等等,拍了不少照片。最后去的是大龙潭(柳州人将龙潭公园习惯称作大龙潭)。</h3><h3>龙潭公园距离市中心只有三公里,处在四周都是群山的怀抱之中,其特点概括为:一湖两潭24峰,即是指公园内有神奇的两个潭和一个湖:雷潭、龙潭(龙潭公园得名即源于此)和镜湖。24座山峰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地围绕及散布在公园四周和中央,形成一种山中有园,园中有山的奇妙环境。园中树木茂密植物繁多,因此它不但是柳州最为著名的人文公园也是柳州最美的森林公园和植物园。龙潭公园规划面积544公顷,相当于两个北京颐和园的面积。</h3><h3>去年6月底到7月底,我七次克(柳州话,去的意思)大龙潭,拍了许多照片,都还没有在朋友圈分享过。现在拿出来分享,可称之为一年陈酿吧 :-)<br></h3> 主题一:龙潭喀斯特 <h3>关于龙潭公园,所有介绍文字都讲到它的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所谓喀斯特地貌 ,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广西桂林山水之所以名气大,是因为它是这种岩溶山水的典型代表。</h3><h3><br></h3><h3>其实类似桂林山水的地貌在柳州也比比皆是,大龙潭即是其中之一。二十四峰,足见山峰之多(我知道名字的没有几座)。这也正好印证了大龙潭的喀斯特地貌。在柳州,有许多山体都是峰峦叠翠,群峰林立,因此多有万峰林之称。<br></h3> 大龙潭风光亦是柳州风光,由此可定义为:柳州山水。摄于2018.7.17晚6点58分。 夜色中的大龙潭。摄于2018.7.17晚8时。 大龙潭二十四峰最高峰:轿顶山。 轿顶山峰顶上的天然巨石,明显的标志。 形态万千的二十四峰之一。 “美女照镜”景观:由两座山峰组成,一座高约29米,石质洁白,俏似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美女,称“美女峰”;不远处是一座高65米,山腰间有一天然圆形石洞如鉴般的镜山。美女峰正对着镜山,恰似一位美女对镜梳妆,故二山合璧称作“美女照镜”。 如影如形美女峰。 镜山之“镜”。这也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穿山溶洞。 雨中奇观:傍晚登镜山,至洞内恰遇大雨倾盆,望洞外白茫茫间忽现人影,乃“美女”现形也。 主题二:龙潭风雨桥 <p>风雨桥又称花桥、福桥,流行于广西及湘鄂浙闽黔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上的精华,也是我国桥梁建筑的佼佼者,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建筑物。其最大的特点是除石墩外,其余部分均为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用卯榫嵌合。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p><p><br></p><p>龙潭风雨桥是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的,它横跨在镜湖之上,全长102米,七墩六孔,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桥(传统的风雨桥则是整体木结构桥)。凡是到大龙潭来游玩或健步行走的人,都必然会穿行龙潭风雨桥,同时这座桥也是游人休息和拍照的极佳风景点。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龙潭风雨桥更是大龙潭美景的点睛之笔。<br></p> 大龙潭美景:夕阳映照风雨桥。 大龙潭夜景:金碧辉煌风雨桥。 主题三:龙潭友谊桥 辛柳友谊园与友谊桥的由来:柳州市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从1988年5月缔结友好城市关系。这是为纪念两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市20周年而建。友谊园由柳州市政府和辛城公园基金会共同出资建设 ,园区于2008年4月20日开工,同年11月14日剪彩开放。因为辛辛那提市有“皇后城”之称,柳州市有“龙城”之称,因此园区的总体设计是通过皇后广场和龙广场代表两个城市,用友谊之桥将两个城市紧密相连。<br><br> <h3><font color="#010101">龙潭友谊桥全长38米宽3米,造型仿制坐落在辛辛那提市的标志性桥梁,即美国历史上第一座钢索桥-罗布林大桥。</font></h3> 在柳州有一座唯一的“洋亭”,它便是位于龙潭公园辛柳友谊园中的美国景观亭。该亭建于2008年,以辛辛那提市伊登公园内的避风亭为灵感设计建造。 浓郁的西方风格蝴蝶椅。 <h3><font color="#010101">在辛柳友谊园内,有7座色彩艳丽、风格迥异的雕塑,这是见证美国辛辛那提市和柳州市友谊的象征性纪念雕塑。这7座雕塑由广西艺术学院何镇海教授和美国辛辛那提设计师共同设计完成,分别是狸猫、熊猫、鲤鱼、水女神、凤凰、孟加拉虎、飞天猪七种动物,是两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象征两市多元开放的文化格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几座象征柳州市的雕塑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凤凰”。凤凰在中国文化中是富贵、仁爱、美丽的化身,是浴火重生的神鸟,象征不朽和纯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而最能代表辛辛那提文化元素的雕塑则是“飞猪”,在美国“淘金热”时代,大量的人群涌向美国西部淘金,辛辛那提的猪肉成为了西部拓荒者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辛辛那提市民想尽办法让猪肉以最快的速度运到西部,于是“飞猪”的形象就应运而生了。</font></h3> 主题四:龙潭绿草坪 <h3><font color="#010101">记得是去年7月9日下午6时到达大龙潭,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去,主要也是想拍一下大龙潭夜景。进到公园里面,沿左手道路前行不远,发现了这片绿草坪。接近傍晚的夕阳把金色的光芒洒在安静悄然的公园内,洒在这片起伏有致的绿地上,构成了一幅幅南国旖旎风光图画。</font></h3> 主题五:龙潭摩崖石刻 <h3><font color="#010101"><p>初到大龙潭,从大门进入沿右手道路走不远,首先映入眼帘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镜湖边的那座山和崖壁上的摩崖石刻了。摩崖石刻是指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是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p><p>龙潭公园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雷山、卧虎山、镜山等处。研究这些摩崖石刻,发现时间都不算久远,现代的一些名人居多。而古人的石刻,当属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翀(充)的摩崖石刻诗较为著名。</p></font></h3> 雷山与摩崖石刻。<br> <h3><font color="#010101">明代马平县(即今柳州市)人,后被称作柳州八贤之一的张翀(充)辞官归隐,在大龙潭休闲之余题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白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font></h3> <p>在布满摩崖石刻的石壁上,我发现了这样两个特殊标记:一个是百年一遇洪水位92.02m;还有一个标明具体时间是:1996.7.19&nbsp; 洪水位92.43m。</p><p>看到这个标识,不由地让人惊呼:这就是23年前柳州发生特大洪灾的洪水高度,洪水到达半山腰,这是多么大的灾难!<br></p><p>这真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刻记雷山,让子孙后代不忘历史。</p> <h3><font color="#010101">笔者去年6月30日第一次独到大龙潭,爬上最高峰轿顶山后在山顶巨石上的自拍照。</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