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自驾南疆西藏行之二十六:317国道---石渠县松格玛尼石经城

魏伟

<h1>&nbsp; &nbsp; &nbsp; &nbsp;藏地很大,藏族三大支系卫藏主要在西藏,安多藏族主要在青海、四川阿坝,康巴藏族主要在四川甘孜、西藏昌都、青海玉树、云南迪庆。这样阔大的地域,称得上杰出领导和伟大勇士的非松赞干布和格萨尔王莫属。所不同的是松赞干布活跃在卫藏地区,而格萨尔活跃在多康藏区,并且留下了重要遗产——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如今,格萨尔的历史过去了千年,格萨尔的生命依然长青,他的遗迹在扎溪卡草原如星星般繁多,他的史诗在帐篷内外还在不断地唱诵......</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从地图上看,石渠作为四川最西的县距离德格有300多公里,距成都1000公里,当成都8月流火,石渠就已经寒意袭人。8月16日下午,参观完德格印经院本想随意逛逛吃口饭或者住一宿的,但没有平地、街道狭窄和找不到停车位的烦躁,促使我一鼓作气开了6个多小时,晚上9:30到了石渠。之前我有计划从昌都类乌齐走214国道进石渠,后改走江达入川,就是想走“川藏北线第一险关”雀儿山。由于2017年9月通了隧道,原来的盘山路没有管护已经封闭,领了限速条仅用8分钟就顺利通过,算是此行小小缺憾。但缺憾自有美景来补偿,玉隆拉错与雀儿山是川西北最能体现大自然山水辩证关系的组合,恍若我还在大美西藏。</h1> <h1>&nbsp; &nbsp; &nbsp; &nbsp;玛尼干戈是一个转折,这里是茶马古道上连通青海、四川、云南的重镇,离开317,拐上省道456一路向西北,很快就置身于一片坦荡博大的草原了。石渠位于雅砻江源区,地势高亢,河流切割不深,河谷曲折回荡,高原宽广博大,草甸起伏如波,气质已然不同横断山核心区昌都、德格那种典型的高山峡谷天堑阻隔。最茂盛的高山草甸有着最诗意的芳名——扎溪卡草原,驻扎着星星点点的帐篷,游荡着最多的牛羊最彪悍的骏马,耸立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等内容的巨幅广告牌。</h1> <h1>&nbsp; &nbsp; &nbsp; &nbsp;我在美篇自驾南疆西藏行之六提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他曾说“海洋和草原是传播语言的工具,草原比开垦了的土地能为旅行和运输提供更大的方便”。石渠介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之间这样一个特殊的区位,拥有得天独厚的江源湿地。历史上氐、羌、蒙等众多北方族群践草为径,循谷而行,南下迁徙,吐蕃王朝也曾向东扩张,包括石渠所在的这片大横断北部草原就成为民族迁徙的通道,被学者称为“藏彝走廊”,滋养出茶马古道、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等蔓延四散不绝如缕的道路网,各民族交融互动,文明多元璀璨。历史隐去,古道依旧鲜活,沿途不多的几辆自驾车在观景台短暂相逢又将匆匆驶向各自目标,大家相互点头问候,一边拍照赞叹景色壮美,一边感慨车少人少。公路远处一个徒步者的背影顽强而孤独,等开车走近才看清是一个白皮肤黄头发的外国人,令我吃惊的还是一位女士,我摇下车窗示意她可以搭载,她说“谢谢,不用了”,一口流利汉语让我更为吃惊。</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到虾扎乡时正是傍晚,气势不凡的寺院在夕阳下殊胜安定,门前的僧人带着高高的帽子,令我颇感好奇,回来后查阅资料,才知道虾扎寺属于宁玛派寺院,而藏传佛教五大派在僧袍僧帽颜色上互有区别。这里的寺院都会选择夏天举行盛大法会,我在《中国国家地理》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一书中,被一张石渠县色须寺举行法会15万信众祈愿的照片深深震撼。在这地广人稀的牧区,如此之众的藏民放下手头牧事,从整个康区、安多、昌都、玉树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是信仰把他们凝聚,让他们身体承受严寒内心如沐春风!</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草原上如潮汐般漫过的众多族群中,广泛流传着“太阳部落”的故事,为世界讲述格萨尔王的动人故事。相传格萨尔出身在德格,但他的大部分人生在石渠度过,手下的大将和爱妃也多是石渠人,现在的石渠仍然保留了20多处当年的遗迹遗址,松格石经城和巴格石经墙最具气势,是国家一级文物,早已成了石渠的旅游名片。问了入住的福满酒店工作人员,对方说石经墙还有很多,只是规模有大有小,而石经城独松格一处。于是,17日大早离开外来游客多过本地人的县城,向松格石经城所在的阿日扎乡方向开去。60多公里走了整整2个多小时,下了省道,先是一段黄尘弥漫的悲催土路,想问路都看不清人,好在一处山间独特的玛尼堆和壮观的五彩经幡给了安慰;后是一段雅砻江边蜿蜒山路,江水舒缓曼妙,洁净温婉;最后在一片生长紧凑的暗绿色高山草甸中颠得几近崩溃时,眼前出现了一座庄严的城堡,瞬间如同进入一座时空之门,让人不由怦然心动!</h1> <h1>&nbsp; &nbsp; &nbsp; &nbsp;松格石经城矗立在无际的草原上,两侧各有一座平缓的山峦护佑。格萨尔一生驱策骏马,除暴安良,降妖伏魔,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传递出人类最珍视的智慧、勇气、自信、力量等品质,是藏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写照。为了替战场上的士兵超度亡灵,将士们在此垒了一个玛尼堆,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格萨尔和他的勇士,纷纷来此朝拜并将刻有六字箴言的石块不断往上堆,千百年来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竟形成这世所罕见的信仰堡垒,相传地上有多高地下就有多深,而且还在不断增高,且就算历经地震也从无毁损。</h1> <h1>&nbsp; &nbsp; &nbsp; &nbsp;我随转经的队伍绕着城墙转了一圈,来到城门口,以前可供游人进入的城门悄然关闭,格萨尔的图景却缓缓拉开:里面是一道接一道的玛尼墙,或许还有一些狭窄的街衢通道,那些英雄就在时光深处征伐杀戮,永不退色。城墙上那些凹进去的小孔里,摆放着格萨尔王和他那些大将、爱妃的神像,世代受到景仰膜拜。我仔细观察这些石块和佛像,它们不仅仅是神圣的供奉,每一件又都是精美传神的艺术品,藏民在一刀一刀刻下去的时候,寄托了多少亘古不变的情感和依赖。</h1> <h1>&nbsp; &nbsp; &nbsp; &nbsp;我坐在草原上远远凝望石经城,过来两个年轻人拿着刻好经文的石片向我兜售,被我婉拒。在我看来,我这样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匆匆过客,一路历经颠簸风尘来到这里,拿着别人事先刻好的石经堆砌上去未免有些做样子。看着那些还在一圈又一圈转经和叩长头的藏民,不禁困惑,石渠本就偏远,石经城更是远离城镇,我驱车来到这里尚耗时费神颇感艰难困顿,这些藏民又是以何种方式经过多少的风尘跋涉至此?是谁当初放下了第一块石头?这样一片一片的石头来自哪里又是如何精雕细刻成艺术品?抛开宗教信仰的因素,作为一个石头建筑它是那样的身形完美比例恰当岿然不倒,可曾有过人为精确算计和设计?千年来当地人又是如何掌握着人与自然、人与神灵和谐共生的奇妙法则?阔大的藏地为何只有石渠留存了如此独特的玛尼石经珍品?这些疑问,我显然无从得知,深深赞叹的同时石经城愈发显得神秘!</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转经的队伍中,虽然那些脸上布满沧桑褶皱的老人常常带给我莫名的感动,但令我好奇和感慨的是那些跟在大人身后的孩子,眼眸明显单纯明净。过去宗教信仰是藏民与生俱来无可逃避的选择和民族认同,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浸淫在宗教的氛围中,大人的现在就是他们的未来。而现在的情况显然大为不同,藏地也有了学校,石经城旁边的帐篷前就有一群孩子被老师领着做游戏,未来这些孩子还会像老一辈人那样,坚定恪守今生努力修行来世才能免受苦难的教条吗?知识改变命运显然已被更多人群认同,更多的孩子通过上学走出牧区在城里安居乐业,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转变。比方转经人群中来自拉萨的一家五口,穿着明显讲究气质不俗。从虾扎至这里的乡道上他们的车与我的车一直前后相随,到达停车时我和开车的男士有过简单交流,他告我说带着妻子、妈妈和两个女儿从拉萨开过来,妈妈有60多岁,早就想来这里朝拜。这家人只有老人是典型的藏服,男的穿一件月色蓝衬衣白色长裤,女的上衣略带藏式下身则是一条紧腿牛仔裤,两个孩子天真可爱。老人虔诚地捻着佛珠,年轻的夫妻一个牵着大女儿的手,一个抱着三两岁的小女儿,有时候干脆把小女儿放下来,姐姐就自觉拉着妹妹,一家人从容淡定相扶相谐,从言谈到神态透露的是富足安定的城市生活带来的自信优雅,与我想起之前见到的那些脸颊黑红、眼神羞涩、头发蓬乱的牧家子弟对比鲜明令我感慨。如果再有谁说藏民的信仰是巨大精神财富,所以他们能够淡泊物质内心富足,我简直就要愤怒,因为人们看到了藏民虔诚的神,却没有读懂他们艰辛的生!</h1> <h1>&nbsp; &nbsp; &nbsp; &nbsp;有人说,在藏地就连啄木鸟的声音,都暗合《格萨尔》的音律。格萨尔从未离开过藏地,但他的影响力却并不局限于藏地,云游四方的说唱艺人把他的故事唱遍高原的山山水水、牧场村落,而且跨越时空,唱至俄罗斯乃至印度等喜马拉雅南麓地区。与希腊的《荷马史诗》相比,《荷马史诗》早已传唱无后,《格萨尔》不仅篇章更长且依然鲜活,并且渗透到各个艺术门类,还以传统唐卡形式矗立在路旁、山口,草原,作为路标带你直通石渠。往事越千年,古道连今道,史实已经成为神话依旧充满力量感,这也就是拉萨那家市民为了短暂的朝拜费那么多时间不惜举家出动驱车1500多公里的理由!</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回程的路上,那家拉萨人中途停车在草甸上铺开毯子,从容不迫开始用餐,我与他们道别后开始赶往300公里外的甘孜,途中经过阿须草原,站在格萨尔故乡的寺庙前还是有些失落,因为时代曾经浇筑伟人,大草原本身并不缺少魅力,只是地理偏远等原因,来的游客并不多。这里,历史和文明经久不衰,牧民和帐篷井然有序,8月的赛马会上,那悠长的《格萨尔》史诗唱段,又是出自谁家的帐篷谁人的口……</h1> <h1><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h1> <h1></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