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稿

茶师小微

<h3>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中考试题特点,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题讲解。</h3><h3>1.命题立意</h3><h3>文学性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文本时,能领悟文本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意启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h3><h3>本文10到14题,命题立意和考查点均有不同。</h3><h3>10题属于简易题型,命题原则在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筛选能力,确立整体感知的阅读意识。结合文本,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解读。</h3><h3>11题,中等难度,命题着重考察学生对段落内容的在文中所起到什么作用的分析能力。</h3><h3>12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查的是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学生的感悟和审美,体现语文学科的灵性。其中A句,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B句考查的是学生从修辞角度对文本的赏析能力。 </h3><h3>13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概括能力,能否筛选重点,了解全文大意,提炼信息。</h3><h3>14题属于难题,考查学生是否能结合文本和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h3><h3>2.知识考点</h3><h3>11到14分别考查的知识考点,均按照福建省初中学科的考试要求考查。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分别从文字意把握,段落作用,词句理解,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h3><h3>3.分析讲解 </h3><h3>首先,让学生通读选文,理解出题的目的,行文思路,针对题干细致阅读。其次,把握文章主旨,找准切入点,突破口,把握文学性文本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最后,联系实际,把握主旨,提高能力.</h3><h3>4.指导学生作答</h3><h3>10.审清题干,是选不正确的一项,根据选项,回到原文中,分别划出相应的知识点,结合文本,筛选出与文本文字意不相符的选项。</h3><h3>11.审题找出关键词,是考查第三段所写内容的作用,所以可以结合原文,从内容上和结构上进行分析。</h3><h3>12.A考查的是非常熟悉的词语作用,只需要从词语的词性,原意,和结合句子的语境义,最终分析出所表达的情感即可。三点,一点各一分,按点答题,按点得分。B句,考查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确定修辞手法,分析作用,得出情感。三点各1分。</h3><h3>13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筛选关键内容,给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做上记号,根据筛选出来的重点,关键句子和词语,根据提高要求,提交信息。注意:答案就在文中,切不可自己胡乱编写。</h3><h3>14题.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材料的理解,先确定自己的看法,再结合文本和材料,进行论述。做到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h3><h3>5.拓展延伸</h3><h3>为巩固学习效果,我们进行如下拓展:</h3><h3>知识拓展</h3><h3>积累、理解重点词、句。</h3><h3>阅读大量的文学性文本,积累素材</h3><h3>能力拓展</h3><h3>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学习情况座谈会,让每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答题技巧和方法。</h3><h3></h3><h3>自主命题</h3><h3>由学有余力的学生带领小组针对固定题型自主命题,以小组练习的形式完成答案,巩固,并讲解。</h3><h3>五、教学反思</h3><h3>俗语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教一篇而能让学生融会贯通,才是最终的目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谨记这点的。</h3><h3>以上是我说题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评委和老师给予批评指导,谢谢!<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