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经典 走近名师 学习交流 共同提高——济宁市和平街小学语文教师赴扬州“现代与经典”观课札记

<h3>  孟夏时节,草木葱茏。5月24日至26日,在顾冰蕾副校长的带领下,济宁市和平街小学一行六人奔赴扬州参加了第2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h3> <h3>  为期两天半的活动,我们共观摩了24节课,聆听了三场学术报告,近距离地感受了名师的教学魅力,耳闻目睹了他们精彩纷呈的课堂演绎,学习了来自前沿的教学理念,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h3> <h3>  许嫣娜,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执教观摩课《大象的耳朵》。</h3><h3> 甜甜的“糖果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甜甜的童话故事课。她的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识字环节方法多样,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扎实高效,表演故事的同时指导学生读好了疑问句。每一个环节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流畅。</h3><h3> 欣赏许老师恰到好处的评价语,顺势而导,自然流露,让每位被评价的孩子都感受到许老师的真诚和重视!</h3> <h3>  王崧舟,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特级教师,执教观摩课《爱莲说》。</h3><h3> 王老师的《爱莲说》最是令人感概万分,回味无穷。王老师先是搜集大量的资料,从菊花和牡丹导入,做足铺垫,再深入学习课文。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王老师引导孩子们在莲花的特点和品格中不断穿行。在王老师的诗意课堂上,孩子们品读莲花的君子人格,感悟周敦颐的高洁人生。整堂课大气、儒雅,文化底蕴深厚。</h3><h3> 语文课的最高境界就应该如王老师的课这般,带领学生静静地读,细细地品,品文字之美,品人生之味,品中华文化之博大!</h3> <h3>  管建刚,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执教《音乐之都维也纳》。</h3><h3> 管老师执教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节“指向写作”阅读课,简约不简单,他用质朴、利落的语言还原最本真的课堂。管老师匠心独运,将学生领上讲台,直观体验什么是中心句,学生感受深刻,对于课文的脉络了然于心。这节课扎实有效,让学生懂得了写作要围绕中心句来写。<br></h3> <h3>  何捷,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小语教研员、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知名教师,执教三年级观摩课《鹿角和鹿腿》。</h3><h3> 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思考不断,妙语连珠,精彩纷呈。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合作互动;何老师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幽默风趣。自然流畅的课堂,听得见学生的呼吸,看得见学生的成长!</h3> <h3>  吴永军,教育部南京师大课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师,博士生导师。</h3><h3> 吴永军教授作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新取向》的精彩报告,给老师们指明了正确方向。</h3> <h3>  听课老师们时而专心记录,时而静心思考,时而会心一笑,无不为台上老师和学生们的精彩表现点赞!</h3> <h3>  罗才军,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特级教师,执教五年级观摩课《文言文三则》。</h3><h3> 罗老师引导孩子从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等特点出发,一步步读通古文、读懂古文、读透古文,让孩子们感受古文蕴藏的魅力。课堂上,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力,还提高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拉近了与文言文的距离。</h3> <h3>  戴建荣,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小老师、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全国知名教师,执教二年级观摩课《注意说话的语气》。</h3><h3> 戴老师精选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三种情景五种情况再现于课堂。他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肢体语言吸引孩子进入情景。他的每一句话都在训练口语,和孩子们一演一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学会以平和、诚恳的态度请求、商量、恳求、道歉。这是一堂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口语交际课。</h3> <h3>  孙双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执教《景阳冈》。</h3><h3> 孙老师执教《景阳冈》循循善诱,充分运用抓关键词、有感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长文短教,扎实高效。最后,孙老师抛给大家的问题“你认为《景阳冈》和《武松打虎》哪个题目更好?”不仅给学生,也给台下的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读书要批判式阅读。</h3> <h3>  薛法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执教《半截蜡烛》。</h3><h3> 薛老师的这堂课让学生不断思考、感受小说的紧张感,接着又重点引导学生知道这篇小说是如何制造紧张感的。不断制造麻烦,情节一波三折,放定时炸弹,这样才能让人紧张。会读小说会写小说,课堂练笔水到渠成!</h3> <h3>  诸向阳,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执教《田园四时杂兴》。</h3><h3> 这节课是诸老师“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课程中“麦到小满日夜黄”中的一节课。诸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整堂课看似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实则是奇妙平中见,巧妙蕴于实。</h3> <h3>  课上,我们认真聆听用心感悟,课下,大家及时交流,各抒己见,共同提高。</h3> <h3>  扬州之行似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如春雨,浸润我们的心灵。短短两天半的学习对我们来说,是朝圣,是修行。这些名师展现的不仅是潇洒自如的教态、匠心独运的设计,更为我们诠释了语文教学的真谛。</h3> <h3>  我们不仅欣赏名师课堂,我们也在反思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我们自己不断地学习、交流、反思,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h3><h3> 我们“和小”人一直在路上,争做最幸福的追梦人!</h3><h3> 美篇制作:魏光灿</h3><h3> 美篇审核:顾冰蕾</h3>

老师

执教

特级教师

学生

课堂

观摩课

教学

王老师

小学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