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里苏州街

燕生

<h3>苏州街是颐和园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景观,位于万寿山北麓,在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h3> <h3>乾隆时仿江南水乡的风貌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h3> <h3>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h3> <h3>苏州街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1986年重建。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h3> <h3>相传乾隆皇帝喜欢游山玩水,曾经六下江南。第一次巡幸江南时,因留恋江南苏州热闹的街肆铺面及物产风俗,但是后、妃是不能随便出宫游玩,遂命随行画师绘具图式,将其仿建在京城西北郊的皇家园囿内。</h3> <h3>当时北京共有三处著名的皇家买卖街市,一是圆明园同乐园买卖街;二是清漪园后河买卖街;三是从现在北京动物园西面的万寿寺开始,一直延伸到畅春园(北京大学西面)宫门的“苏州街”,此街专为乾隆皇帝母亲纽祜禄氏70大寿建造,是最大的一条买卖街。上述三条铺面街市巾,属清漪园买卖街最具特色。</h3> <h3>苏州街原称万寿买卖街,始建于乾隆年间清漪园时期。位于万寿山后河两岸,是一条模仿江南水乡街市建造的宫廷商肆。</h3> <h3>乾隆四十年(1775 ) ,山后的铺面房曾经维修,挑换柱木,油饰彩画,乾隆四十五年(1780),铺面房中的锦成号、芳雅斋两座转角楼九间建筑挑换柱木佗梁、铺板,揭瓦头停,拆砌墙垣,找补油饰。买卖街从乾隆时建成存在了近百年时间。咸丰十年(1860 ) ,买卖街上所有铺面建筑都被英法联军一把大火焚毁,留下的只是颓垣断壁,一片废墟。</h3> <h3>光绪十二年(1886)慈禧修建颐和园曾绘制出一张《颐和园万寿山内后山长何添建点景房间游廊等图样》拟将买卖街改为园林建筑但此图样并未落实,买卖街任其荒残。</h3> <h3>一直到1949年解放时,苏州街市依然残垣断壁、荒草从生,一片狼藉。</h3> <h3>1962年,颐和园利用疏浚后湖的机会 ,将两岸杂草铲除,清出买卖街的基址,我们可以在春游的时候,在那光秃秃的石条铺就类似甬路的地方跑跑跳跳。那时我们只是知道这个地方名叫苏州街,但究竟什么是苏州街,谁也说不清楚。</h3> <h3>1983年,有关部门拟重建该处景区,由于缺少初建档案史料,经参考市园林局金柏苓《万寿山后山买卖街复原、分析及改造的设想》,并查勘遗址地基尺寸,拟出初步方案,以恢复清漪园时景观为目的,先在三孔石桥东西、原买卖街东西界之一半范围内,重建铺面房90间,完全仿民间建筑,青瓦白墙,褐色门窗,不加彩画,但保持牌楼、牌坊、拍子等。重建绘芳堂,按照园林建筑油饰彩画。但因为经费问题,这个设计夭折在襁褓中。</h3> <h3>1986年3月27日,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旅游协调小组及中央、北京市各有关单位领导30余人来园考察旅游资源。7月30日,国家旅游局计划司、北京市委政策调研室、市旅游资源协调小组、市旅游局、市园林局等有关领导来园,确定投资项目中安徘重建苏州街工程。研讨重建苏州街工程设计厂重建工程包括苏州街、绘芳堂、金粟山、嘉荫轩。</h3> <h3>时间来到了1986年10月15日,由颐和园管理处规划,清华大学设计的后湖买卖街复建工程正式开工,全部工程用了4年。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复建苏州街三孔石桥以西南岸上的铺面房14栋计46间,1座垂花门,6座牌楼、牌坊。绘芳堂上下两层6间,金粟山3间,值房2间,2座亭,11间廊,1987年9月20日竣工。我们终于可以一睹芳容了。</h3> <h3>第二期,复建苏州街三孔石桥以西北岸上的铺面房十四栋计3间、垂花门1座,小门楼1座,牌楼牌坊4座。嘉荫轩3间、耳房4间、亭1座。</h3> <h3>第三期,复建苏州街三孔石桥以东南北两岸上的铺面房36栋计126间、垂花门1座、牌楼牌坊9座。建木桥两座、修4座,修石桥1座,建石阶4处,1990年9月16日竣工,共计完成苏州街铺面房六十四栋217间,垂花门3座、小门楼1座,牌楼牌坊19座。绘芳堂1座、金粟山1座、嘉荫轩1座共计房室18间,亭3座,廊11间,工程量2 870平方米。</h3> <h3>苏州街西侧的五孔木桥,中为吊桥,南北向坐落,建筑面积36.76平方米。在苏州街西北岸,石桥西北侧有九如居海鲜馆、秀芝堂参药店、广兴号灯草铺、通源号奶茶铺、天露居茶庄、成锦号染坊、饮仙居老酒店、泰来号军刀铺、云汉堂药店、丰和当当铺及,.1i荫轩茶楼百味馆饭馆、辐揍号官车铺、恒泰号银钱店。[7]</h3> <h3>苏州街终于在1990年9月16日对外开放了。颐和园北宫门内竖立一方石碑,上书“英法联军烧毁清漪园一百三十周年,于遗址复建苏州街工竣并陈列开放,此志”以示纪念。此后,1991年至1994年又投入大量资金对苏州街铺面房进行维护、抢险维修及重作油饰彩画。</h3> <h3>现在修复的苏州街只是原来的一小部分,从现在的吊桥向西,应该一直延续到玉带桥,向东也还有好长一段路,现在是禁止通行的。古来一直有十里长街的叫法,估计皇家的气派可能不会输给民间吧?</h3> <h3>每间店铺门前的石板路并不太宽,河岸又没有栏杆,所以友友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这里是单行线。</h3> <h3>正因为所有的道路都不太宽,喜欢拍照的友友,一定不要离岸边太近了,否则落水虽然没有性命之忧,却也要弄个落水X了。😄</h3> <h3>从入口进入来,有十几级很陡的台阶,台阶是天然原石,不太规则,每一级尺寸很高,腿脚不利落的友友,可能有点吃力。</h3> <h3>清漪园买卖街建造在万寿山后山四大部洲中轴线下,后溪河中部南北两岸,全长约270米,建筑布局摹仿了浙东一带常见的“一水两街”的形式,以后溪河中段的三孔石桥为中心向两侧展开,两岸曲折蜿蜒的湖岸上,60余座200余间铺面鳞次栉比,以河当街、以岸做市。<br></h3> <h3>书中记载:清漪园买卖街上有楼房10余座、拍子60座。建有牌楼者至少6座、牌坊15座。店铺名称有:通裕号、泰来号、六和号、恒升号、可源号、芳雅斋、集锦楼、辐揍号、丰和号、经纬号、履祥斋、细香铺、云翰斋、品泉斋、怡古斋、妙化斋、吐云号、福泉楼、芬芳楼,同春号万源堂云汉堂、兰馨堂、锦成号等</h3> <h3>苏州街里面民间市井五行八作几乎面面俱到,但是买卖街由太监扮商人,宫女扮顾客,甚至鞋靴、果菜等商品俱是木制假品。宫市只是假做买卖,供帝王殡妃留恋江南风物,而移来江南情景供欣赏,毫无商业的实际功能。</h3> <h3>复建的苏州街仍以跨越在后溪河南北两岸的三孔石桥为中心,石桥上汉白玉栏杆,桥下花岗岩桥基,桥面中央有御路石。建筑面积233.27平方米。有40根望柱,42块栏板(包括抱鼓)。石桥两侧的湖岸上,分布60余家店铺。在苏州街东南岸有经营黄酒的独一居老酒店,经营古董、金石、印章、首饰的玩古斋,同春号药铺,福泉楼酒楼,达江楼,经营南北杂货的万顺号,芳雅斋裱画铺,云翰斋笔墨店,经营鼻烟和鼻烟壶的常怡斋,采芝楼糖点铺,小山楼奶茶铺,经营各种颜料的集彩斋,经营锣、鼓、饶、拔等响器的同顺和。</h3> <h3>河里的游船都是用摇撸的方式,比以前的好看些,原来昆明湖上的画舫都是用撑篙的方法,</h3> <h3>看看河道水面上来来去去的乌篷船,还真有点江南水乡的意思。</h3> <h3>复建的苏州街仍以跨越在后溪河南北两岸的三孔石桥为中心,石桥上汉白玉栏杆,桥下花岗岩桥基,桥面中央有御路石。建筑面积233.27平方米。有40根望柱,42块栏板(包括抱鼓)。石桥两侧的湖岸上,分布60余家店铺。</h3> <h3>苏州街东面有一座三孔木吊桥,联接南北两岸。桥面可吊起,方便行船。桥的北面是履祥斋,南面为同顺和。苏州街长桥东北岸有专营各种供器的妙化斋、品泉斋茶馆。妙化斋东侧、中心岛西侧的小香洲牌楼为二柱一楼冲天式,建筑坐东朝西,面积4.62米,上绘旋子彩画。小香洲牌楼北侧有经纬号织布所、如云号烟袋铺、泰来号皮货,庄、新芷号花木房、尊元号官服局、通裕号银钱庄、听橹楼、沉香斋胭脂铺,揽涛茶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