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上海记忆》49-清末晏海门

姚志伟

<h3>  老北门额地方勿起眼,但是名气响。特别是乘了公交车浪厢,广播报站头,老北门到了,到城煌庙去白相额人快点要下车,否则车门一关,开进隧道,出来没方向了,浦西变浦东。如果问路,勿是老城厢额人是讲勿清爽老北门辣嗨鞋里只角,最多晓得公交站头额地方。</h3><h3> 老北门站头靠近河南中路,辣嗨人民路上。 旧仓街和侯家路当中老底子有一条北门路,原名晏海路,门外头还有一条北门外大街,河南路拓宽时侪弄特了。现在老北门只有公交站头上还有名称。</h3><h3> 清朝末年额辰光,上海老城有九个城门,靠近北面额城门,大名叫“晏海门”。“晏”额解释是天空晴朗呒么云,也就是风平浪静额意思,当时倭寇(老底子对日本人打仗辰光额叫法)从东北方向侵入上海,晏海额意思就是北方海疆太平无事。</h3><h3> 因为清末北面租界越来越繁荣,城里人叫城外租界为"北市",所以老城厢就是"南市"了。当年老百姓对租界呒么介多额国仇家恨,反而向往租界。因为租界干净清爽,老城人太多,有点脏乱,所以“北市”“南市”脉搭勿牢。</h3><h3> 到19世纪70年代,城里厢有钞票人买好点额么事侪要到“北市”去买,就像现在人要买外国货,有洋文,看勿懂呒么关系,拎出来腔调要有。当时有个规定,城门到夜到头六点钟就要关特,,介早关城门对城内外出呃人勿便当,勿过“有钱能使鬼推磨”,塞点钞票百当差宁,伊拉就会放侬进出。结果越来越多管门额人侪要值夜班赚外快,一些民众也聚集辣嗨北门边浪厢,见机行事,一哄而上,溜进溜出。</h3><h3> 但交关人还是进不了城,所以北门外夜到头无形当中有了夜市,1877年10月2日额《申报》记了格能介一桩事体,有一天,几百个人夜头辣嗨老北门外头瞎起哄闹事,突然有个人对当差额大喊“我有腰牌快开门!”腰牌是官方发额通行证,可以随时进门,结果城门刚开了一条缝,几百个人一哄而上想进城,有几个人被挤得落了护城额河滨里,其实讲有腰牌额宁也是个阿诈里骗骗人额。一直到19世纪90年代,关门辰光延长到夜头十点钟,格辰光租界灯红酒绿开始闹猛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