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故事—1300公里边境线广西行(上)

瑪麗

<p><br></p><p><br></p><p><br></p><p>2019年5月12日母亲节,玛丽选择了这天出行。高铁票早已在此前定好,一同出行的还有家里的老兵。</p> <p><br></p><p><br></p><p>广西边境之旅两年前开始构想。那是刚开始编辑《战地记者战场见闻》系列篇,二十二集系列篇接近尾声,边境之旅欲望越加强烈。</p><p><br></p><p>2018年12月,更受美篇好友“骑士”边关行系列报道感触,怀揣一本中国地图册,踏上从未走过的1300公里广西边境路。</p><p><br></p><p>忐忑不安的心情,随着高铁一路北上南宁,下一步如何走?如何找到埌东汽車站前往宁明?自己一头雾水,方向何处?一处从未去过的边陲小城。</p><p><br></p><p>有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但还是不由自己地打开手机反复查看,战时41军123师侦察大队2连1排长钟敏能发给我的微信路线图。</p><p><br></p><p>一路风景,随之渐渐浸入心中,旅途中看到成群结队的老兵风采,不安的心再也不再忐忑不安了。</p><p><br></p><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300公里边境行</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第</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一站 宁明县</span></h1><p><br></p><p><br></p><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5月13日</span></h1><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5月12日,我们登上G6516复兴号在广州南换乘前往南宁东站,深圳北出发到达南宁东站也得4个来小时,高铁票不好买,大多旅行途人多选择动车到南宁东站,还是挺耗时的。</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第二天找到埌东汽車站转乘长途汽车前往宁明县,车票85元,近3个小时到达。途中反复与司机沟通,我们是到宁明县城的,不到爱店。</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因为是第一次去宁明,总是担心越站造成不必的麻烦。</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爱店,这个名字很温馨,玛丽问同车一女乘客,爱店是个什么?我好奇心起,女乘客答:是个地方,离宁明县不远,并没说是个小镇,边境口岸,我似懂非懂没往心里记。事后查看地图才知道是边境口岸小镇,大呼错失良机。如果当天歪打正着到爱店,那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宁明系边陲要塞,向为兵家重地。地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角方向,一个边陲小城,与越南同登、谅山近邻。</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汽車沿着高速公路往宁明方向开行,经过一个小县城,扶绥。它曾是对越作战502野战医院2所救治越军伤俘的地方。</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美篇作者东方,写过一篇纪实文章《裂谷 中越战争回望之:越军伤俘》,讲述2所救治越军伤俘全过程。我的高一届女同学何振慧当年就是502野战医院2所的战地救护女兵。</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野战医院救护所在国人心中理所当然救治解放军伤员,当我第一次听同学说是救治越南俘虏时,也是一脸错愕。</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同学当年义无反顾,奔赴战场时就已想到自己随时可能牺牲。</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但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接收救治越军伤俘而不是救治自己的负伤战友时,会是怎样的心情。绝对是比我还错愕,糟糕透顶,厌恶那帮残暴凶狠的越军俘虏。</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汽车一路向前,沿途不太壮美的喀斯特地貌小石山,兀立农田四周。农作物多为甘蔗,农田不大,小块小块的,没有河流,给人印象很干涸。</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午到达宁明,县城感觉很小,市容市貌有点脏乱,尘土飞扬,但酒店、宾馆遍地都是。每年的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念日,全国各地老兵前后涌入小小县城,述说着一个悲壮故事,年复一年。</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5月份,已经过了老兵祭拜牺牲战友的高峰期,但偶尔也会有零星老兵、烈属前来祭拜战友、親人。我好不容易在一家鲜花店买到一束小菊花,准备下午去烈士陵园看望长眠在陵园的好友朱新华。</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宁明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旁约4公里的那拉山,占地12万平方米。</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陵园安葬着不同时期牺牲的英烈。有红军时期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还有广西解放初期剿匪牺牲的,及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支前民兵民工。陵园共安葬烈士794人,其中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689人,他们都是55军攻打同登、谅山而英勇牺牲的战士,年龄17、18、20岁不等。</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陵园的旁边,还遗存保护起来几处边防师撤编留下的旧营房、车库。</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陵园静悄悄,一棵棵翠绿柏树种在墓碑旁,陪伴着长眠的战友。</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沿着一排排墓碑,我来到朱新华的墓碑前,2区8排12号,这就是朱新华的另一个家。</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擦干净墓碑上的浮尘,一遍又一遍,清理四周的杂草干枝枯叶,摆放好鲜花。瞬间,伤感、悲痛,难以抑制,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亲身经历过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我蹲在墓碑旁,哭着对他说:“ 新华,姐姐来看你了,你走了40年,姐姐现在才来看你,太迟了,太迟了。”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016年9月,我开始打听朱新华牺牲后的一切信息,偶然网上一则寻战时牺牲战友的信息引起我注意,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与文中志愿者联系上后,竟然找到了朱新华墓碑安葬地。</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终于释放了自己。</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40年前的青春容貌象过电影一样,总在眼前浮现。</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那时的朱新华,是一个非常上进的好青年,感觉他就比其他的年青人活泼乐观,一口惠东客家口音普通话,叫我玲姐。</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送他上前线那天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苑如昨日。</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对越反击战已经开战,前线战场兵源告急,他与他的几个战友(同一单位)就是在这种特殊情形下,报名参战,连体检都没做,急匆匆地上了前线。</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临行前,我忧心忡忡对他说,前线战场很残酷,已经牺牲很多人。你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太危险了,要活着回来。他反倒乐呵呵地说:我没事的,我不怕,放心吧玲姐。</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没想这一别竟成永别。</span></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我亲爱的好朋友朱新华。1979年3月4日深夜牺牲。3月4日,朱新华随55军164师490团7连攻克谅山后,当晚撤出谅山市区,在外围一个高地组织防御,深夜,越军特工偷袭阵地,正值朱新华与另两位战友站岗。战友招炳华对我说,那一夜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茫茫深夜,漆黑漆黑。战斗部队极度疲惫,又冷又饿,阵地被袭击,朱新华和另一战友壮烈牺牲,另一战友炸至重伤。年仅21岁,荣立三等功。</p> <h1>  青山此处埋忠骨</h1><h1> </h1><h1> 英烈浩气贯长虹</h1> <h3><br></h3><h3><br></h3><h3>我缓缓走过一排排烈士墓碑,牺牲的烈士多为1978年、1979年入伍的战士。有中央军委授予 “狼牙山五壮士式的战斗英雄” 吴建国烈士年仅17岁,“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 傅越强烈士年仅22岁。还有不少基层连队的排长、连长、指导员,他们都很年轻,惋惜,痛心!</h3><h3><br></h3><h3>不经意我看到了陈守全烈士墓碑</h3> <h3>1979年3月4日,55军163师战地记者李永安拍攝的《攻克谅山》战地照片,镜头下的英勇战士陈守全(下图右),战后调广西边防3师任职。1986年3月11日,陈守全越境执行侦察任务回撤时,不幸踩上越军埋设的地雷,英勇牺牲。</h3><h3><br></h3><h3>陈守全牺牲后,妻子叶秀媚毅然辞去古田县人民教师的工作,带着遗腹子来到边境,在烈士陵园附近搭建了一间小木屋,为其守坟,昼夜陪伴着多年分居两地的心爱的丈夫上香祭奠。也就是在这小木屋里,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宝贝儿子——陈豪。含辛茹苦,拾荒要饭把儿子养大,赡养公婆,誓不改嫁。</h3><h3><br></h3><h3>在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关照下,靠自己的拼搏和战友的帮助,叶秀梅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儿子陈豪以多出本科分数线100来分的好成绩考入军校,毕业后接过父亲扛过的枪,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摘自美篇情系南疆、向作者周乐群致谢)</h3><h3><br></h3><h3>故事凄婉,让人唏嘘不已,催人泪崩。</h3><h3><br></h3><h3>晚年的叶秀媚退休后定居广州,生活安祥。照片中左边这位战士刘永忠,现已退休也定居广州。令人欣慰的是,《攻克谅山》照片拍攝者李永安记者,至今仍与叶秀媚、刘永忠俩人保持联系。</h3><h3><br></h3><h3>当李永安记者向老记者群里的成员讲到他们的近况时,大家无不欣慰高兴。非常希望能在合适的时间见见这位坚强的叶秀媚,和当年的英勇战士刘永忠。</h3> <h3>照片由55军163师战地记者李永安拍攝并提供</h3> <h3><br></h3><h3><br></h3><h1><br></h1><h1>1300公里边境行</h1><h1>第二站 凭祥友谊关</h1><h3><br></h3><h3><br></h3><h1><font color="#010101">5月14日</font></h1><h3><br></h3><h3>宁明距凭祥市不太远,50公里,10元车票,约一个小时车程。</h3><h3><br></h3><h3>小巴车穿行在乡镇沥青路面,蜿蜒前行。车子经过一个又一个“屯”,边境乡村管“村”叫“屯”,如:“那敏屯”、“咘井屯”等。</h3><h3><br></h3><h3><font color="#010101">远处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是一处乡村党政中心办公地址,二楼高处正面写着醒目耀眼五个大字 “党旗耀边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这个标语口号,每经过一处乡镇小屯都能醒目看到 。“党旗耀边关” 向每一个中国人召示着它威望无比的力量,主权的神圣。</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前方100米处的地方树着一个不大的路标,小巴进入一个叫夏石小镇的边防检查站。上来一位边防警察,往车上每一个乘客瞄一遍,挥挥手:走吧。乘客说,警察主要是看车上有没越南人,他们已练就一双金晴火眼。</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这里已远离内陆,地处中越边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随处可见的禁毒标语,打击走私的中越双语标志沿途一路。如:一人贩毒 全家遭殃。警示着每一个边民切不可以身试法。</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身处和平年代,但待殊的边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边防警察,他们置身于“最前线” 的事实,边检使命任重道远。</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南宁—凭祥也可以乘坐绿皮车到达,一天4趟,4个小时才能到达,且票还不一定好买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想起今年2月下旬越南河内的金特会,金正恩那趟时速才40公里的绿皮车要走几多个小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小巴快进入凭祥市区,远处一座独立的喀斯特石山跳入眼帘,哇!好美的笋山。我不由自主地惊呼,见贯了大海的我,山的那种壮美秀丽,带给我的是另外一种从未感受过的美,被突然而至景秀着迷。整座城几乎被笋山包围,新建的楼房就靠在山脚边下,担心这房子会不会被山压垮?反正我是不敢住。</font></h3><h3><br></h3><h3><br></h3><h3>友谊关距凭祥18公里,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素有 “中国南大门” 之称。是目前中国九大名关中唯一作为出入境口岸使用的,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的抗法名将冯子材曾率军在此取得镇南关大捷。</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br></h3><h3><br></h3><h3>友谊关始建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6次变更关名,初名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明初改为镇南关,1953年1月改为睦南关,1965年1月易名友谊关。抗法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关楼先后五次被外国侵略军占领,两度毁于战火,三度重修,现在的关楼为1957年重建。</h3> <h3><br></h3><h3>图片右方蓝色琉璃瓦凉亭长廊为中方,可惜被高大的木棉树遮挡了,前方橙色琉璃瓦为越方凉亭。两国凉亭中间空处为零公里。(图中有游客的地方)图片左侧高大的木棉树和蓝色岗亭,为我中方322国道终点,站立在此处的边防警察恪尽职守,注视着这里的一举一动。</h3><h3><br></h3><h3>我与我家老兵在栅栏处久久不想离开,老兵则双手扶着栅栏向越南零公里的地方久久远眺,我想他又想起40年前的往事了,没有打扰他,给他拍下了一个镜头。打这一仗,成了参战老兵一世难解的情结,里头的伤与痛他们更知晓。</h3><h3><br></h3><h3>真正进入关楼内中方栅栏处,远眺越南边界的游人寥寥无几,多数也只是参战老兵,及对友谊关历史,对越自卫反击战关注的游人。</h3><h3><br></h3><h3>有趣的是,零公里处中方的蓝色琉璃瓦凉亭长廊建得非常漂亮,长廊的墙面悬挂着宣传画。而越方也不服输,又仿建橙色琉璃瓦凉亭一比高低,但从322国道终点与越南1号公路起点的交汇处,就非常明显看到两国公路的质量反差。</h3><h3><br></h3> <h3><br></h3><h3>友谊关,零公里处,更多人熟知的,是这里的军事意义。</h3> <h3><br></h3><h3>1979年5月23日,在广西友谊关与越南交界零公里处,中越双方举行交换战俘的现场。</h3><h3> </h3><h3> 照片由55军战地记者马文荣 拍攝并提供</h3> <h3><br></h3><h3>中方从越方手中接回第一位受伤的战士</h3><h3> </h3><h3> 照片由55军战地记者马文荣拍攝并提供</h3> <h3><br></h3><h3>零公里处一侧山头矗立着越军一个岗哨亭</h3> <h3><br></h3><h3>这天遇上7、8个从江西过来的老兵,经交谈,他们是55军164师490团的。我很高兴遇上同朱新华一个团的战友,他们准备明天去宁明烈士陵园祭拜牺牲的战友,我为他们拍了张合影照,过后又后悔没和490团的老兵合个影。我们互相交流了情况,问怎么这时才来?老兵很愤怒地说,原计划是4月清明前往的,但被当地干部阻拦,身份证和手机也被没收了。</h3><h3><br></h3><h3>仅管这群老兵被耽误了行程,但来到40年前的出征地仍异常兴奋,不时比划着什么。</h3><h3><br></h3><h3>我问,你们团当年是从这打过去的吗?</h3><h3><br></h3><h3>不是,江西老兵指着关口一侧的山头说,2月17日那天我们从那个山隘口打过去的,我们一路打到谅山。又从这里(指友谊关)凯旋归来。</h3> <h3><br></h3><h3>1979年3月6日,数百名来自广西凭祥各界的学生和群众在国门友谊关前,热烈欢迎首批从对越自卫还击战场上凯旋归来的部队,进入友谊关后不到一小时,越军向友谊关发射炮弹,所幸未有人员伤亡。</h3><h3>前线指挥部马上决定,为防止敌人再次炮击,部队改为夜间通过友谊关。此张图片是55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经友谊关凯旋归来的场景,唯一留存下来的珍贵照片。</h3><h3> </h3><h3> 照片由55军战地记者马文荣拍攝并提供</h3> <h3><br></h3><h3>时间辗转,硝烟散尽。自1992年友谊关被设为国家一类边境陆路口岸起,曾因战争中断的双边贸易再次开启。如今,这里已是通往越南及东盟各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中越过境车辆往来频繁。</h3><h3><br></h3><h3>随着边境贸易的兴起,金鸡山下的边陲小城变成了繁华的口岸城市。</h3><h3><br></h3><h3><br></h3><h3> (未完待续)</h3><h3><br></h3><h3> 写于 2019.6.15 </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