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刘队长南下千里会战友</h3><h3> 吴克帅</h3><h3><br></h3><h3> 5月18日晚上8点,我自驾车与梁自宽、零天宋3位老战友来到来宾北站。此刻我们共同的任务就是迎接我们铁二师水运队的老队长刘筑生和待我们如亲弟弟的小谭嫂子。</h3><h3> 离动车到站还有20多分钟,我们坐在站前广场观赏着美丽的北站夜景,昂望天空又圆又大的月亮,我的思绪又倒回到40多年前在水运队的时空里,心情格外激动。</h3><h3> 当年刘队长带领我们驾船闯汉江运军需;凭一个连队编制的业余篮球队实力,竟敢带领我们几个兵叫板铁五处和石泉县的蓝球队。那时连篮球比赛用的记分架、翻分牌都买不起。刘队长叫我负责自己制作。凭着三级木工的手艺和文革中学来的刻字点滴,做出来的记分架和记分簿也像模像样,被毕排长称为”艺术家”。队长当年的勇气与胆识不是一般般,令我们佩服。他那幽默风趣又豪爽的性格,让大家觉得既敬畏又可爱可亲。刘队长不爱多讲大道理,而是用真情和爱心呵护着战友们,让你的心与他凝聚在一起,让你再有个性,再调皮的兵蛋蛋也爱跟他一起工作和娱乐。与刘队长在一起,单调的军旅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h3><h3> 最难忘的是,刘队长带领我们执行任务后,竟然带领朱德荣和我等几个兵弟弟到武汉中山路纯阳街60号的小矮房的家,让我们分享了大家庭的温馨与母爱的伟大。刘妈妈边劝我们吃菜,边介绍肉丸等武汉特色菜肴的美味与做法,还和我聊上了刘队长和小谭嫂子相亲相爱,久别的牵挂与思念等家庭小故事,还带着自豪与母爱责怪刘队长写几封信说要回武汉,又总是落空,让家里人牵挂。说到动情处老人家流下了辛酸与幸福交织的眼泪。我解释说,不是刘队长没兑现承诺,我们的任务是等汉江涨大水了,轮船才能通航到达丹江口。与刘妈妈的交谈,让我知道老人家主持一个大家庭的不易和当好一个优秀军妈妈的艰辛,让我这个十五岁就失去父母的小兵感动得流泪,体验到了久违的母爱和家的温暖。</h3><h3> 第二天早上,小谭嫂子早早就出去为我们买回早餐,交代我们吃用之后才赶去上班。返程离别时,为什么我不敢多说话,那是我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的感动!</h3><h3> 纯阳街60号,那是我失去父母后再次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母爱的地方。所以,时隔23年的1998年我们到武钢考察,我专事请假去看望刘队长,就凭镌刻在脑子里刮也刮不掉的记忆,我找到了刘队长的老家。但当年的房子已经不存在。热情好客的邻居大姐说,刘队长这一大家子都发达了,几兄弟都搬进了新居,有了让人羡慕的工作。你要找的刘队长已在百货分公司当上了书记、经理了。说着就主动热情帮我联系到刘队长的弟弟,然后,分别24年后我和刘队长实现了第一次握手……</h3><h3> 人生易老天难老。弹指一挥间 ,事隔又是一个20多年。刘队长今晚将莅临广西看望大家。我们三人提前到出站通道迎候队长夫妇。然而,旅客出站即将完毕,仍然不见刘队长。这时我焦急地拿起手机拨打队长电话,无人接。我们三位战友在激动和焦虑中紧盯出站口。突然一个超高旅客,不!是我们刘队长,老远就向我们招手。在这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握手、欢呼,开怀大笑。</h3><h3> 当晚夜已深,我们以小酒为刘队长和小谭嫂子洗尘,已经76岁高龄的刘队长身材高大健壮,精神爽朗,一举一动还像当年那样灵敏,只是耳有点背。援越抗美参战期间,我和他同在一个营,只是他在越南战场一呆就是5年,我则不到一年。队长把所有的高兴和思念战友的话语,都用一杯又一杯的酒来代言。这让因开车不喝酒的我和小谭嫂子既感动又担心。</h3><h3> 第二天,我们把所有能够来的来宾籍水运队战友都请来看望、陪同刘队长。出席欢迎宴席的战友有梁自宽、零天宋、曾志刚、葛云欢、吴克帅等。来宾市援越抗美战友联谊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班子所有成员蔡居通、卢良昌、黄延年、卢恒才战友出席了欢迎刘队长的宴席。席间,战友们忆当年、话别后的思念、一段段当年水运队经历的片段回放、退伍后的工作、家庭、生活艰辛与幸福,说不尽道不完。用来宾人的话来说:话比米还多。当然酒会更多,特别是刘队长,喝到高潮时,基本都是感情深,一口闷。结束后,我们护送刘队长到国际大酒店,刘队长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已经醉了。</h3><h3> 原定计划下午由我和梁自宽陪同刘队长、小谭嫂子到世界闻名的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旅游。但来宾战友联谊会的卢良昌、蔡居通、黄延年、卢恒才等战友强烈要求由他们安排晚餐,专门宴请刘队长。盛情难却,我们只得改变行程,让刘队长在来宾再住一晚,再喝一餐酒。不过我们汲取刘队长午宴喝醉的教训,遵从小谭嫂子的建议,不再劝酒,尽可能自己掌控,自由发挥。刘队长说,吴克帅不陪我喝一次酒,我就不回去了。我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一杯酒,它是我们交流感情的纽带。为让我能陪队长喝酒,大家都同意我和蔡居通两人都不开车了,大家宁愿步行回宾馆。这就是喝酒氛围,旁观者就是没有那样的体验。</h3><h3> 第三天早上,我和蔡居通驾两部车,与梁自宽、零天宋一起护送刘队长到来宾北站。蔡居通战友用他的参战老兵优待证,优先买到了9:15时的动车,我则在网上预订桂林的酒店。</h3><h3> 再好的战友都有分别时。天下来宾,来者上宾。刘队长、小谭嫂千里来看望我们,恩重如山,情深如海,是上宾中的上宾,由于家庭和条件所限,对刘队长和小谭嫂子的照顾多有不周,敬请抱歉原谅!匆匆离别,多有不舍。愿刘队长、小谭嫂子,水运队的各位领导,各位战友都要保重身体,有生之年我们一定要再次聚会列队,再次握手,重温与延续水运队战友深情!</h3><h3> 水运队短暂的四年军龄,铸就了战友们搏击风浪险滩的特有品格,这才有了后来几十年的那点人生亮点。所以我感恩水运队,感恩指导员、队长的培养教育和战友们的帮助。</h3><h3> 铁二师水运队,永远的军魂!</h3> <h3>水运队战友相聚来宾</h3> <h3>参观来宾美景</h3> <h3>我和刘队长</h3> <h3>梁自宽相伴</h3> <h3>队长与零天宋合影</h3> <h3>在来宾体育馆</h3> <h3>卢良昌会长向刘队长敬酒</h3> <h3>一片热心,忙前忙后的蔡居通战友(右一)</h3> <h3>昔日的军嫂,相伴到永远。</h3> <h3>队长为夫人拍照</h3> <h3>编稿之时,刘队长正在武汉与彭司务长、许其汉唱酒,4人通了视频。</h3> <h3>退伍23年后的1998年在武汉与刘队长合影</h3> <h3>刘队长与朱德荣司务长、张红军在一起</h3> <h3>他俩把武汉宜昌两地连接在一起。</h3> <h3>小聚大欢。右起:朱德荣(最后一任司务长)、刘筑生(队长)、彭发生(老司务长)、李业中(炊事班班长)</h3> <h3>当年从各团抽调到师造船厂的战士。完成任务后其中有5人调到水运队,到最后只留下我一人,直到水运队撤编。</h3> <h3>这是刘队长在部队送给我的照片</h3> <h3>这是毕排长送给我的照片。旁边这位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春节对联他包写,名字不记得了。</h3> <h3>这是大家都看到过的照片。两位班长在后,前右这位不知名。请对号入座。</h3> <h3>这是朱司务长上传的水运队部分战友合影照。</h3> <h3>亲如兄弟</h3> <h3>战友情深,常来常往。</h3> <h3>年轻时的刘队长和嫂子合影</h3> <h3>队长看到这张照片,就猜出我与蔡居通战友的关系不一般</h3> <h3>先录像</h3> <h3>不但要发给队长,还要与各位战友分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