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印象(二)

陈海燕

<p class="ql-block">昨晚在卡尚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早在酒店顶楼拍一拍卡尚城市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民居有点像窑洞。</p> <p class="ql-block">早上先出去溜达一下,头巾一定不能忘记戴。</p> <h3>到哪里都喜欢家访以获得最真实的信息,但是今天很纳闷,早上七点多了除了我和同屋的旅友外怎么四处一个人也看不到呢?门都紧紧关闭总不能为了家访唐突去敲门吧。</h3>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酒店和古树。</p> <p class="ql-block">早上很少看到人的卡尚街头。</p> <h3>七点半的样子突然听到一家开门的声音,马上飞奔过来,一个大叔出来了,真是如获至宝啊。</h3> <h3>其实大叔是要着急着出去有事情的,看到我们在门口也没办法只能邀请我们到院子里看看,院子不小,绿色满园。</h3> <h3>大叔家里人确实没起床呢,我们总不能强行入室去家访问吧只好把大叔按在墙上拍了张照片才放他走,不是我们如此强悍,因为我们知道伊朗人实在是世界上最热情的人民之一。</h3> <h3>老百姓用的是天然气,伊朗石油多所以不缺电不缺天然气,政府给老百姓日常必需品比如吃的大饼、用的水电煤气等非常低的价格,保证你最起码的生活,没有人挨饿,但是如果吃的好一点比如要吃牛羊肉就比较贵,大概需要70万伊朗币就是大概35元人民币一公斤。伊朗人均收入200多美元,导游大概一年的收入四千美元,应该收入还不错吧,但是在德黑兰房价很贵,他现在在德黑兰住的房子大概一平方米要1000多美元,他现在买不起,其他城市房子便宜。他们夫妻俩现在住女方家提供的房子(岳母继承的遗产),他希望以后争取有自己的房子。导游说他和老婆两个月的电费大概25人民币,两个月的天然气大概40元人民币,这些都很便宜。伊朗的电很便宜让中国有些非常耗电的企业来到伊朗办厂,马导说美国的制裁越来越厉害让不少中国的企业也撤出了伊朗,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也少了很多,因为美国制裁那些提供结算的银行使得中伊两国的贸易无法结算。</h3> <h3>伊朗干热比较缺水,为避免水的蒸发也是建的类似新疆的坎儿井输送水。</h3> <h3>后来突然看到两群男人坐在马路边上还是如获至宝一样和他们一起合了个影,第二张还是和他们一起坐在地上照的。</h3> <h3>伊朗的教育和医疗花费都很低,只要你愿意读书百分百都可以读大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昨天也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的12个伊玛目(宗教方面的领袖)里第一个伊玛目阿里升天的日子(什叶派认为先知穆罕默德升天后有12个伊玛目,在这方面什叶派和逊尼派有分歧),很多地方挂黑色旗子表示哀悼。</h3> <h3>伊朗每顿要吃的大饼。早上见到马导问为什么七点半街头都看不到人,难道伊朗人起这么晚吗?他说<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昨天是伊朗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斋月的第21天,是古兰经从天而降的日子,伊朗人通常彻夜不眠在清真寺做祷告到凌晨,所以今天早上都在睡觉呢。</span></h3> <h3>今天早上在卡尚还有一个大院要参观,因为节日关门了,马导读了一下波斯语给我们听,其实马导已经读了一次了没录下来要求再读一遍录下来给大家看看波斯语是什么样的。</h3> <h3>这是在一家伊朗人家门口拍的一张照片,理所当然以为是门牌号,问一下马导说是维修水管的广告,下面是波斯语的数字,是这家维修水管人家的电话号码,我把阿拉伯数字翻译在下面了,可以对照一下波斯的数字的写法。</h3> <h3>今天离开卡尚去伊斯法罕,一路往南,距离180多公里。</h3> <h3>司机在高速公路上有点违规,恰巧被路过的警察抓牢,警察说罚款150万(大概75人民币),司机砍价到60万成交,就是三十人民币,真是便宜,都是美国制裁的结果让伊朗货币贬值到现在的这个样子。</h3> <h3>卡尚到伊斯法罕途中参观了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清真寺,清真寺的人在地上泼水表示欢迎。</h3> <h3>清真寺大门口拍了一张照片,问马导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说是伊朗政府的口号,伊朗使用的是太阳历,其他阿拉伯国家使用的是月亮历,太阳历今年是1398年,口号内容是1398年伊朗要撸起袖子干,实现伊朗经济的大发展。</h3> <h3>清真寺的顶</h3> <p class="ql-block">马导是伊朗的土耳其族,他在清真寺给我们唱了土耳其族一首悲伤的爱情故事的歌曲 。</p> <p class="ql-block">马导座在伊玛目讲学的台阶上给我们上课。</p> <h3>马导给我们唱了一段古兰经,才知道古兰经都是阿拉伯语的,没法用波斯语唱,因为表达不清楚。</h3> <h3>清真寺墙上有一幅画,说这把弯刀是诺亚(诺亚方舟的那个诺亚)给伊斯兰教第一个伊玛目阿里做的(宗教太复杂啦)。</h3> <p class="ql-block">今天还去了一个古村落奥比杨奈村,村里房子是红土建造。</p> <p class="ql-block">村民穿着也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大概35人民币买了大妈的一条围巾。 </p> <p class="ql-block">马导请大家吃冰淇淋。</p> <p class="ql-block">看到漂亮可爱的娃娃或者美女帅哥就想拍照。</p> <h3>村里清真寺里挂着村里在两伊战争里牺牲的年轻人,开始于1980年结束于1988年的伊朗伊拉克战争伊朗人死了几十万人,为了边界争端引发的战争死了这么多人最后谁都没赢。伊朗对参加过两伊战争的人有不同的照顾,比如马导父亲参加了两年两伊战争,没受伤完整回来了,结果儿子马导只服了八个月的兵役(本来最少要服两年兵役)。对在战争中牺牲的人的妻子每年会发钱,具体数目相信也不会多 ,但关键是国家会记着为国捐躯的人 </h3> <h3>村民家很干净,进门都要脱鞋。</h3> <p class="ql-block">大过道是伊朗最早的宗教拜火教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下面向伊斯法罕前进。</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527oc08" target="_blank">伊朗印象(一)</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