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杨海兰数学工作室于2019年3月成立,工作室理念是:努力营造“愉快而庄重”的教研氛围,发挥集体的智慧,凝聚集体力量,引领九龙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走进新时代,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b></h3> <h1><b><font color="#ed2308"> 展示篇 </font></b></h1><h3><b> 为了让我们工作室成员的课堂能够快速成长起来,我们本学期安排了4次教学研讨活动,由四位老师共上了4节教学研讨课,分别是杨海兰老师执教的《用估算解决问题》、黄火莲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周华清老师执教的《摆一摆,想一想》、欧阳春红老师执教的《搭配二》。</b></h3> <h1><b><font color="#ed2308"> 研讨篇</font></b></h1><h3><b> 通过上课和评课,我们工作室对预习单的设计、预习单在课堂中的反馈形式都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共识。当然,在后面的研讨中,我们还会继续调整和完善。</b></h3> <h1><b><font color="#ed2308"> 学习篇</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 加入数学工作室后,我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我们相互激励、不断“充电”,经常阅读教育教学书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我们关注了手机微信里的《张齐华数学工作室》、《数学好老师》、这样可以自己随时随地的进行阅读学习。</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 <h3><b>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工作的老师还经常去其他学校参加工作室的课例研讨活动,进行交流学习。在交流中,我们能就课堂教学、教材教法及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切磋,促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升。</b></h3><h3> </h3> <h3><b> 要想为一名深扎常态课教学的一线老师,理论的学习、公开课的磨练,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实际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我们积极参与县进修学校组织的国培同课异构送教下乡活动,杨海兰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受到了一致好评。</b></h3> <h1><b><font color="#ed2308"> 未来篇</font></b></h1><h3><b>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不但在工作室的这片沃土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更在这里收获着成功,收获着智慧,更收获着成长。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追逐属于自己的精彩!</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