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5月24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训。在这次的培训课上,我聆听了南京市优秀班主任陈宇、知子花高级讲师刘一凡、杭州市春晖小学校长田冰冰以及陕西省优秀教师韩春等4位专家的指导。满满两天半的课程,让我从中受益颇多。</h3> <h3> 一直以来,我们似乎总忙着讲课,而很少花费太多心思在班级管理上。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处理这样那样的琐事,也常常烦乱于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生,以及与家长的沟通,这些更是我们身处一线教师时常遇到的困惑,而参加这次的培训,听几位专家学者的讲解,如拨云见日,为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h3> <h3> <b>一、班主任要有岗位管理意识。</b></h3><h3><br></h3><h3> 在陈宇老师讲解的《班级发展从常规管理走向文化建设》中,给我最深体会的是作为班主任要具有岗位管理意识。</h3><h3> </h3><h3> </h3> <h3> 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利用班里所有的同学,使他们各司其职,并且强调学生能做的事,班主任千万不要做。在给学生分配岗位要明确、具体。要让学生知道“我做什么”、“我听谁的”、“谁听我的”和“遇到问题找谁”这几个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还要充分相信任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通过这样的分配,让更多学生有独当一面的机会。正如陈老师所言,人的素质好了,干什么都会好。</h3> <h3> <b>二、班主任要善用沟通技巧,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b></h3><h3><br></h3><h3> 刘一凡讲师是一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在他的《做家校沟通的心理专家》讲座里,他从教师和家长两个方面为我们分析了目前家校沟通的障碍。</h3><h3> </h3> <h3> 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刘老师说,小学阶段的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拖延,而造成拖延这一弊病的首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科学健康的时间管理能力。明白这一原因后,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与家长沟通孩子学习表现情况的时候,就可以协同家长共同努力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同时,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尊重理解家长,我们教师还要学会倾听,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h3> <h3> <b>三、班主任要善控情绪,做智慧型教师。</b></h3><h3><br></h3><h3>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幸福指数和不同的境界呢?田冰冰老师的这一发问,也是我常常困惑之所在。</h3><h3><br></h3><h3> 关键是思维方法!田老师为我们揭示了答案。是啊,同一件事,乐观者和消极者的思维方法截然不同,而由此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身处基层一线的教师兼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留守儿童每天都有大量琐碎的工作在等着你我处理,有时为了班上的一两位学生的问题而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发雷霆,甚至浪费大半节课的时间去处理,每天都很忙碌,这又是在低效的忙碌中,这其中最大的因素还在于作为班主任没有善控自己的情绪。</h3> <h3> <b>四、拥有好心态,做积极的自我。</b></h3><h3><br></h3><h3> 纵观这次的培训,让我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要想做一名合格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拥有健康积极的自我;其次要学会管理,管理班级,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另外和家长沟通时要掌握技巧,把握语言的魅力,最后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能力。</h3> <h3> 每一次的培训都是一次使自己进步的机会。我们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我们需要开始了才能变得更厉害!我愿在教师这一岗位上坚守,爱生活,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h3><h3><br></h3><h3><br></h3><h3> 海燕写于</h3><h3> 2019年5月27日晚</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