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行(三)德国纽伦堡、捷克比尔森。

收藏阳光

<h3>欧洲之行第三天,五月十号一早,捷克司机带着我们一路向前,开往德国纽伦堡。</h3> <h3>法兰克福距纽伦堡三个小时车程,有蓝天白云相伴,并不觉得漫长。</h3> <h3>各位,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咱们不着急去景点名胜,先随我欣赏一下车窗外如诗如画的天空大地吧😄</h3> <h3>窗外的天空碧蓝清澈,云朵形态各异,仪态万方,或流动,或停驻,有意无意地与蓝天大地呼应着、装饰着,形成一望无际的美丽画卷。</h3> <h3>天空收容起每一朵云彩,无论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h3> <h3>云层很低,似乎在眷恋着铺满青翠的土地,它们手牵手在一起吟唱一首明净悠扬的乐曲,轻盈无垠,曼妙无边……</h3> <h3>我好想漫步在这样美丽的田园,我愿成为天空中的白云,我期望如田园一样宁静安详,我愿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h3> <h3>美的让人想哭的田园,好像一幅巨大的油画,以不同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揭示出大自然难以诉诸文字的美丽……此刻,满脑子都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也终于明白西方作曲家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经典的交响曲了</h3> <h3>窗外的风景欣赏到此,该听听车内的欢歌笑语了😄车上开起了联欢会喽。朗诵的、唱歌的,个个身手不凡。最后,听从大家的建议,全车39人引吭高歌,齐唱沂蒙山小调。那一刻,在异国他乡,从心低飞出的思乡之情,洋溢在每一张笑脸上,流淌于一串串音符中……</h3> <h3>服务区休息,上个卫生间要七块钱人民币,瑞典最贵,八块😄</h3> <h3>纽伦堡(德语:Nürnberg,或译称纽伦伯格)是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弗兰肯行政区的中心城市,巴伐利亚州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府慕尼黑,是世界著名大企业集团西门子公司的诞生地。纽伦堡与它的两座姊妹城市菲尔特和埃尔朗根相邻极近,城区相连,常被称作“大纽伦堡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曾在此举行针对纳粹德国战犯的纽伦堡审判。</h3> <h3>皇帝堡前通道口的餐厅庭院</h3> <h3>去游览皇帝堡,要穿过这个短短的隧道,这隧道也该是御敌的防线吧?俺感觉这样的防御也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h3> <h3>光明在前面😄</h3> <h3>城堡防御系统很严密坚固。百年建筑,屹立的城堡,古朴的城墙,深邃的通道,展示的是厚重的中世纪风格。</h3> <h3>皇帝堡是纽伦堡标志性的中世纪建筑,也被称为纽伦堡城堡。堡内各建筑以通道、走廊、隧道和庭园联结,古堡通往外面的大道上,很多都有一座镇守城门的高塔,在高塔上视野非常宽阔,可将这座中世纪的古老城市俯览无遗。</h3> <h3>在皇帝堡上拍张纽伦堡全貌。纽伦堡,还被誉为世界“玩具之都”。有一个玩具叫“双层旋转木马”,制作于1910年,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它的许多部件都是可以拆卸的,里面还装着八音盒,非常珍贵,拍卖场上的价格已经达到天文数字。尽管这些老式玩具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它们令纽伦堡这个玩具之都保持着不朽的盛名。</h3> <h3>手机拍个纽伦堡全景。</h3> <h3>洋人就是幽默风趣,看到我们在拍照,他立马跑到姐姐身后模仿😄拍下这镜头姐姐还没发现呢</h3> <h3>通往皇帝堡的街道。</h3> <h3>貌似有钱人的别墅</h3> <h3>嫩绿的树叶很繁茂,青翠欲滴。</h3> <h3>山东临沂访问团来了😄</h3> <h3>参观完皇帝堡来张大合影吧,王艳春导游一个人带了我们39个游客,牛吧😄</h3> <h3>接下来的项目是参观纽伦堡老市政厅。</h3> <h3>纽伦堡老市政厅采用了北方市政厅的主体建筑加上德国中世纪城堡塔楼的构成方式。</h3> <h3>德国著名童话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就发生在圣诞夜的纽伦堡市政厅,这个故事后来被俄罗斯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谱写成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而名扬天下。</h3><h3>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h3><h3>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这篇美篇的背景音乐便是胡桃夹子,各位可以聆听感受一下,给自己的感觉增添一些童趣😄<br></h3> <h3>我来了,纽伦堡市政厅</h3> <h3>这房子很别致,房体墙上神态各异的画像,好像在讲一个很生动的故事。房子后边露出的塔尖是圣劳伦茨教堂。</h3> <h3>又是一座铁塔,感觉有些威严,上面各种雕像有着各种寓意,我们没有导游讲解,叫不出名字只能望塔生意了</h3> <h3>坐在市政厅露天市场上晒太阳的市民。</h3> <h3>张姐背后是圣母教堂。</h3> <h3>hi,干一杯吧😄 在老市政厅闹市区,大家自由活动,观市井百态,与市民亲近,感受日耳曼人的文明友好。 </h3> <h3>我们这些外国人也是老市政厅的一道美丽的风景😁</h3> <h3>卖花姑娘</h3> <h3>王姐比花还要美👍</h3> <h3>鲜花水果一起卖</h3> <h3>父子俩</h3> <h3>情侣</h3> <h3>认了一个德国孙女,亲吧😄</h3> <h3>一米六三的张姐要与巨人比高,呵呵😊</h3> <h3>洋娃娃人见人爱,侍姐也喜欢的走不动了😍</h3> <h3>人与人之间虽然国籍不同,语言不通,但满脸的笑意和喜爱谁都能读的懂。</h3> <h3>这母子俩,看着我们先笑了😊</h3> <h3>忍不住抱抱小男孩,没想到这孩子天生具备西方人的幽默,对着镜头调皮😜的眨眨一只眼睛😄 太可爱了</h3> <h3>朱老师也找到了纽伦堡的亲戚😄朱老师身边的帅哥是我们此行见到的最帅的欧洲青年,气质外形都像明星。</h3> <h3>这一对母女的安闲自在吸引了我们,过去打个招呼,合个影吧</h3> <h3>当今世界,该是以人类自身为圆心,以和谐为半径所构画的一个名为社会的圆圈,有多么和谐的气息就有多么强大的人类社会。人民在衣食无忧的生存前提下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和谐则是全世界追求并向往的生存境界。</h3><h3>今天上午在老市政厅露天集市上,感受到了和谐的美好,友善与爱心的温情。</h3> <h3>斜拍老市政厅</h3> <h3>老市政厅屋檐上的雕像栩栩如生但看不懂,不过血腥的中世纪地牢就在市政厅的下面,这雕像该与政府的权威有关。</h3> <h3>上午游览完纽伦堡,午饭后我们赶往捷克比尔森。</h3> <h3>这是我们就餐的中餐厅,在这里我们被香蕉人女服务员欺负了。她对待自己的来店吃饭的同胞就像对待敌人一样,凶神恶煞的竟然不给我们热水喝。我们无奈,自己去倒了她给下一波客人准备的热水,没想到把我们好一顿训斥,还振振有词的叫嚣欧洲是不提供热水的。那种优越,那种猖狂,那一脸的恶意嫌弃,与刚才在市政厅广场上德国人对我们的友好形成鲜明对比。哦,欺负中国游客的,原来都是中国人。</h3> <h3>捷克比尔森&nbsp;,又称皮尔森(Plzeň)位于捷克波希米亚地区西部,距离布拉格约90公里,是比尔森州的首府,也是该国第四大城市。著名的比尔森啤酒即于19世纪发源于比尔森。</h3> <h3>在我们眼里这个第四大城市还不如临沂大,共和国广场也就有临沂人民广场四分之一大</h3> <h3>比尔森的圣巴特罗明教堂</h3> <h3>我们来到比尔森已是黄昏,我的感觉,我们是住在比尔森共和广场北面,晚饭要到广场对面去吃。城市很小,广场很小,但很干净,路边的商店也早已关门,路人很少。</h3> <h3>比尔森的有轨电车。比尔森老城区以长方形的共和国广场为中心,四周电车穿梭交通繁忙。广场周围的建筑十分协调,正中央矗立着圣巴特罗明教堂、北面隔街是建于公元1558年的老市政厅,原本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顶层,后来加建了装饰华丽的屋顶。</h3> <h3>市政厅前有公元1681年所建的黑死病纪念柱,西侧除了民族博物馆还有旅客服务中心,广场南边则在每周五举行热闹的露天市集。</h3> <h3>共和广场上有三座金色喷泉,一座T字形,一座F形,一座倒立的Y形,给古老广场增添新的活力。</h3> <h3>西欧盛行骑自行车,骑车时头盔都戴的很整齐。你看,连这货车后面都有规整的自行车架,说明人家多仔细。</h3> <h3>比尔森有“啤酒之乡”的美称。比尔森啤酒是最早(1842年)开始生产的,也是世界最负盛名的下面发酵淡色啤酒,因生产于捷克波希米亚的比尔森啤酒厂而得名,有时也简称比尔斯(Pils)。至今,比尔森啤酒厂也逐渐在现代化,但仍保留了部分老的系统,做真正典型的比尔森啤酒。 世界各地都在酿制比尔森型啤酒,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做法上已有很大的变化,但仍以比尔森啤酒标榜。</h3> <h3>来到捷克比尔森,就不可以不品尝一下捷克的啤酒,捷克人的最爱就是啤酒了。哈……我们也入乡随俗来一杯吧</h3> <h3>无法重来的人生,好好把握现在。不醉不归😄😄</h3> <h3>比尔森的建筑风格</h3> <h3>消防车都是大奔驰。</h3> <h3>有轨电车的车道,虽然保留着中世纪风格,但与周围的环境人文丝毫也不违和。</h3> <h3>恩爱夫妻,令人动容。</h3> <h3>亲,你见过这么粗的葱吗?这是比尔森*街头超市卖的。</h3> <h3>欧洲街头抽烟的女人随处可见,地上也到处是烟头,随手扔烟头在我们国家都是要禁止的不文明行为,但在欧洲没人管理。</h3> <h3>饭后出来逛逛,看到窄窄的街道上跑来有轨电车还是很新鲜滴😄</h3> <h3>一大家人一起逛街,一点也不害怕,感觉好温馨好欢喜。</h3> <h3>这个地方在拍电影,我们想走近看看,被会中文的导演拦住了。</h3> <h3>累了,在咖啡厅外的长椅上小憩一下,也是美美哒</h3> <h3>路遇时尚青年,又友好的一拍即合😄看这些青年的服饰,是不是感觉世界大同了,哪个国家哪个地方人的着装都差不多。</h3> <h3>比尔森民房的屋檐上都有这样的雕塑。好像是天使在民间。</h3> <h3>酒店的把手,长的比较奇特。</h3> <h3>酒店入住的本地客人。戴着面具在大堂嘻嘻哈哈,很大声。我们有些诧异,欧洲人不是都很文雅吗?出国至今导游一再提醒我们说话要小点声小点声,看来,他们本地人在公共场合也有肆意欢笑的时候呀。</h3> <h3>不过,大堂服务员的确是很有修养很低声柔和的。</h3> <h3>酒店的钥匙。钥匙很普通,重点看钥匙链。</h3> <h3>张姐,累了吗?</h3> <h3>入住的酒店房间,条件还不错。</h3> <h3>美好的一天又过去了,心满意足,关灯休息吧,晚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