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美食——薄饼

夏昕然

<h1>在温州地区端午节有吃“薄饼”的食俗。“薄饼”其实并不薄,它是用面粉烙成圆状的面皮,像一张剪裁的圆纸。吃时加上事先做熟、碾碎的馅料,是一种类似春卷,但是不经油炸的独特节日食品。<br>关于端午节薄饼的由来有两种说法:明代闽南有个状元叫蔡复一,歪嘴、跛足其貌不扬。可皇帝爱才慕能,任他为七省经略和十三省巡按。朝廷中有人眼红他,便设下陷阱,欲将他身体搞垮。于是故意在皇帝面前推举蔡复一,给他加大“工作量”。蔡复一总督云贵湖广军务期间,通宵达旦批阅公文,甚至难有吃饭的时间。他的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个妙法:把面粉搅成糊状,在热锅上轻轻一抹,烙成一张张薄薄的面皮,然后把丈夫平日喜欢吃的各种菜切细、炒熟,卷入薄面皮中。这样,蔡大人一手批文,一手进食圆筒状的薄饼,十分方便,再不会因事务冗忙而影响进餐。蔡夫人做“薄饼”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人们欣赏并仿效这种吃法,流传至今;另有一说:古代福建漳州有个书生为应试赶考,整天深居书斋,废寝忘食地攻读。其妻为了丈夫的身体,特意将米麦磨成粉、制成皮,加上夫君平日喜爱吃的肉菜馅料,卷好置于书案,便于夫君随时取食。自此,这个书生日日饱餐,就连赶考途中也带上了这种便携食品。后来,他金榜题名当了官,却不忘对妻子说:“当年多亏你的薄饼,这真是薄饼不薄啊!”</h1><h1>端午节,通过吃薄饼这一节俗,将无尽的思念寄向千里迢迢的远方,也寄给那个千古传颂的诗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