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故乡~~山东潍坊

高高

<h3>经过一夜的咣当终于快到站了,这是我坐火车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次感受,有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早上醒来大家都有这种感觉,时不时的咣当一下提醒你是在火车上。在这种环境下我居然还坐了梦,说了梦话,还把自己嚷醒了,哈哈哈哈哈哈......</h3> <h3>从潍坊火车站出来直走左拐便是2路公交车站,车票一元,坐到终点下车。再步行1.9 km就到了坊茨小镇。我们此次来到潍坊不是专门看风筝的,而是对德日建筑群坊茨小镇感兴趣。</h3> 坊茨小镇 <h3>这片德日式建筑群形成于1898年至1914年德日殖民时期,现在有德式建筑103处,日式建筑63处,每一座建筑都是宝贝,它们具备作为世界遗产的三个特征,即原真性、整体性和唯一性,在全国都是比较稀缺的。103栋德式建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殖民系统,有德军司令部、德军医院、火车站、机车维修段、电报大楼、邮局、煤矿、修女楼、教堂、学校、兵营、水站、高级军官别墅区等完整建筑群落。时光穿梭,废弃已久的德式建筑无人问津,曾经的繁华默默横陈。</h3> <h3>小镇里开了很多的画廊画展还有一些老物件的展示</h3> <h3>一面墙上都摆着小人书</h3> <h3>陈真传霍元甲,小人书小时候看过,好像回到了儿时,当时正上映电视剧《陈真传》,谁家如果有电视,一到点我们都跑去他家,不看完不走。</h3> <h3>还记得里面的一句台词,黑不溜秋,靠边站。还有田妮的甜美笑脸。</h3> <h3>做烧饼,点心的模具</h3> <h3>老物件</h3> <h3>毛主席像</h3> <h3>带路灯的老式自行车</h3> <h3>东方红牌缝纫机</h3> <h3>磨豆浆的磨盘</h3> <h3>沿着马路一直走,当走到叉路口看到一棵大树时,顺着右侧走。</h3> <h3>问路时,听大妈说有大集,我们决定先去看看</h3> <h3>赶大集是我的最爱,可以买到很便宜的东西,在这里买了小千嘻5元一斤,樱桃5元一斤。各来二斤。</h3> <h3>走到下一路口左拐走到头看到已经废弃的邮电局便找到了坊子火车站</h3> <h3>为了掠夺煤矿资源,德国侵略者决定在当时潍县的东南方向,距离煤井不远的地方,兴建一座火车站,方便煤炭的运输,后来德日开战,德军战败投降。日本夺取了坊子的占领权,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德日两国共霸占坊子长达48年。这就是今天的坊子火车站。</h3> <h3>没睡饱的困倦、太阳灼热的暴晒之下,撒着欢的跑着拍照,依旧无法表达我对小镇的喜爱,沿着胶济铁路、三马路社区不停歇的走,几乎看不到半丝行人和住客,眼前的都是战争过后的断壁残垣,而这正中我这颗心,你说我这么积极阳光的外表下怎么就喜欢那种烟雾缭绕,破旧,颓废的感觉呢,大概是我这段时间战争片看多了,嗯,肯定是这个原因。</h3> <h3>原路返回到路口往右拐,就是22路公交车站。</h3> <h3>坐22路公交车。便直接到十笏园,车票一块钱。</h3> <h3>提前两站下车,逛了逛潍坊最繁华的地方。</h3><h3>要说商业气氛首先是奎文区泰华区域,东风街的假日广场、泰华城,延伸到胜利街中百、金融街、阳光100;其次该是奎文佳乐家,沃尔玛商圈;第三是高新古德广场,跟快速发展的高新经济相匹配古德广场发展较快。</h3><h3>我们来到了泰华城。</h3> <h3>泰华商业城</h3> <h3>很喜欢这家店铺的中国风,便在这家吃了牛肉面</h3> <h3>再次坐两站地到十笏园,一下车就看到了这个大鼎。</h3> <h3>两边的建筑很有特色。</h3> 郑板桥纪念馆 <h3>没走多远就看到郑板桥纪念馆,既然是免费的,就进去看了看。</h3> <h3>进入主堂,右侧是雕像群"郑板桥辞官″</h3> <h3>院子中间便是郑板桥的雕像。</h3> <h3>正中间悬挂大扁"明镜高悬″</h3> <h3>左侧是雕像群"板桥施粥″</h3> <h3>日晷又叫日规</h3><h3>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h3> <h3>偏房展示的是陶艺"扬州八怪″。看到八怪我还以为真是八个人物呢,还特意数了数,超过了八个人,觉得很奇怪,回来之后一查原因在此。</h3><h3>扬州八怪是指活动于扬州一带的一批风格比较相近的书画家,对于扬州八怪是指谁有着不同的说法,一般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扬州八怪是指郑燮、金农、罗聘、黄慎、髙翔、李鱓、汪士慎、李方膺八人。还有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人,由于画风也是十分的相似,所以很多时候也被认为是扬州八怪之一,所以扬州八怪可以说不一定是八人,而是很多人,是一个画派,扬州八怪的人物很多都出生比较贫寒,生活比较差,靠着书画也抒发心胸志向。</h3> 十笏(hù)园 <h3>十笏园被称作“丁家花园”。十笏园位于山东潍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坐北向南,青砖灰瓦,主体是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因占地较小。</h3><h3>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h3><h3>十笏园就是十个笏这么大的园。</h3> <h3>这里虽然是北方的建筑,但它又增加了一些南方的特色。</h3> <h3>十笏园的院落规模还真不算小,几进几出的院落互相连通,房屋功能有明确划分,比如老人房、少妇房、姑娘书房、姑娘卧房等。 假山亭榭后花园区。多少还是有些江南园林的味道。 相比于江南的苏州园林,十笏园虽说规模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精致入微,更没有那样的诗情画意和移步异景,但也充分体现了北方古典园林粗犷大气厚重的特点,彰显了主人的威严和地位的显赫。十笏园,不愧是潍坊一张靓丽的名片。</h3> <h3>从十笏园到火车站也就1.9 km。一看时间还早,我们步行到火车站</h3> <h3>我们五个人扫了两辆小黄车,为了方便驮运背包,轻装前进。</h3> <h3>坐火车去青州市,20分钟的火车,屁股刚坐稳就到站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