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张仪古道

高霞

<h3>漫步在张仪古道》,文/王国珍</h3><h3>对于万荣人来说,后土祠应该都比较熟悉,我也多次拜谒,次次感受不同。今天,参加“敬天法祖·乐善万荣”全域旅游文化周的“万荣县后土民俗文化系列活动”,我再一次走进这被誉为“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的神圣之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青藏高原一路蜿蜒而来,穿越高山峡谷、平原草地,由秦晋交际处的龙门喷薄出峡,流到这里,与山西的母亲河汾河相遇,这是一场盛大的聚会,既像久未谋面的朋友,更像冥冥之中上苍的安排,可以想象到的欢悦、激情和浪漫尽情爆发,两岸的世代百姓和风云人物为大河并流的壮观景象生情、歌吟…… </h3><h3>站在后土祠遥望日夜奔腾的黄河水,它和远处此起彼伏的山峰,还有这气势恢宏的皇家祠堂构成了一副经典的图画,脑海中不由想起了唐朝李峤的《汾阴行》: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祀……只有在这一刻,我们才会真正感悟到人们对中华大地的崇拜之情是何等的敬畏与虔诚;只有在这一刻,我们才会感悟到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是多么的沧桑与厚重。遥想历史上先后九位皇帝24次的亲临祭拜,从扫地为坛的后土祠到北京天坛,这一条延续五千多年的文化血脉,她蕴含着一个民族对土地最深厚的情感,更成为深藏在海内外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内心深处最温暖柔情的根组。我和好友边走边看边想象:原庙南北长732步、东西阔320步到底是多大?是现存后土祠面积的25倍又是多大?说后土祠是海内祠庙之冠、中华之最到底比故宫大多少?</h3><h3>随着队伍漫步而行,我们来到了秋风楼,它位于祠的最后,凭河而立,崇峻壮丽。近前向上仰望,楼身分三层,砖木结构,下部高大的台阶上雕有“瞻鲁”和“望秦”。 看着这个“望秦”,我们又讨论起来:秋风楼往西,越过几千米的河面是陕西地界,那里刚好有司马迁祠,想必写出《史记》的史学家司马迁当年站在彼岸面对大河会无数次地发出感慨,汉武帝刘彻更是数次亲临此地,在祭奠了后土女娲之余暇,泛舟河上,兴致高昂,吟出了名传千古的《秋风辞》,假如当年这两位年龄相差十余岁的古人能相会在这里,该会发生怎样的神奇呢?</h3><h3>站在秋风楼下,望着张仪古道,两千年的历史沧桑,沿这条古道汇入漫天秋水。出生于万荣县王显乡的张仪在历史中给人们留下了“七尺躯藏六韬三略,三寸舌敌万马千军”的印象,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其灼灼才华,其所创之千秋功业,仍然被后人津津乐道,有人说他“论利言危驰骋六国力敌千员将,封金拜相跃登首辅功在三寸舌”;有人说他“左右逢源奇谋翻江海,纵横捭阖巧舌转乾坤”;还有人说他“东奔西走连横三千里,高喊疾呼强秦一世功”……我们漫步其中,感受一下历史,当年的张仪正是从这里走出荒野结庐,最终走向了历史的舞台,吹响历史的鼓角铮鸣……</h3><h3>抚摸着写有张仪古道的石碑,上面写着“一九三七年秋,八路军经此古道,奔赴抗日前线”,这块碑站在这里,正应了毛泽东主席的那句词: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同行的张老师告诉我,当年朱德、邓小平等率八路军三大主力东渡黄河,在庙前渡登陆,沿张仪古道穿秋风楼,步行至侯马北上太行。张仪古道,是八路军踏入山西大地的第一站,从8月底到9月中旬,32000多人从秋风楼张仪古道逶迤通过,迅速北上投入战斗,开展了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等一系列著名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h3><h3>我们边听老师讲解边忙着和张仪古道拍照留念,看着秋风楼下百人书写《秋风辞》的壮观场面,听着欢快的威风锣鼓阵阵敲响,畅想着万荣由“文化名县”变成“文化强县”的美景,顿时有一种作为后土人的自豪和骄傲,胸中热血沸腾:滚滚如雷动地天,百人抡锤起云烟,东风声里锣鼓震,敲个清平祥瑞年……古老的后土祠,百年的秋风楼,世事沧桑,岁月不老,“八面清风啸古今,秋心一似大河吟。登临怅惘千年事,回首楼船无处寻。”,这是我们现代学者的抒怀,如果能够穿越,当年的汉武大帝面对今日的后土祠,不知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h3><h3>作者简介</h3><h3> 王国珍,山西万荣人,一个教育战线上的无私奉献者,一个文学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者,喜欢将自己安放于淡淡的文字中,握一份随意与清醒,镌一路自然与灵性,许自己一份宠辱不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