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端午节前,好友阿松、大飞的组织下,我们一行几人参观了位于黄埔区下沙社区的潮汇龙船创艺工作室。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民间习俗之一,在南方尤为盛行,2010年列入了广州亚运会比赛项目,2011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h3> <h3>走进潮汇龙船创艺工作室的会客厅,举目仰望,在当中悬挂着一幅醒目的书法篇,提有"江海潮汇"四个大字。环顾四周,发觉真有点像是一个小型龙船博物馆……。</h3> <h3>厅上方分左右各挂有一件不同风格的龙舟专用罗帐,图案制作都是用人工刺绣而成,造型仿古颜色鲜艳,细看一下还略显华丽高贵。</h3> <h3>玻璃陈列柜里,存放着几套制作精美,以往赛事中获奖的龙头龙尾雕刻藏品。</h3> <h3>墙壁上挂满了不少参赛过的各式船桨。</h3> <h3>创办人张国南,生于1949年,世代龙船木雕工艺传承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近刚接受过中央电视台采访,一个热爱龙船雕刻工艺的资深匠人。</h3> <h3>好友阿松、大飞等正坐在张师傅的‘茶几'前,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品茶感觉……。</h3> <h3>品着张师傅的桔普茶,仿佛也感觉到一股细腻朴实的原生味道……。</h3> <h3>书架上有若干个奖状及证书,是工作室以往的成绩及见证。</h3> <h3>随便打开一本看一看...。</h3> <h3>张师傅很热情好客,也很健谈。龙船文化在文革时期,一度遭到禁止,直至1979年后才逐渐恢复,他一直热衷于龙船的龙头和龙尾的木雕工艺制作,在广东地区算是知名度甚高。目前他已经退居二线,把毕生的手艺传承给儿子,希望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发展……。</h3> <h3>张伟潮_张师傅的儿子及传承人。工作认真细心,性格略显内向朴实,热爱龙船木雕工艺,刻苦钻研,是一个非常棒的80后新生代年轻匠人。</h3> <h3>工作间的噪音及木粉尘较为厉害,一般情况下都是配戴口罩的。</h3> <h3>张师傅对工作的要求很严格,经常关注并指导年轻人的工作情况,希望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h3> <h3>端午节前的工作量很大,一般要接一百多单来自各村龙船的龙头龙尾翻新项目,每天都是加班加点,甚至深夜才下班。能在这一行坚持下来的年轻人不多,必须是真心热爱龙船木雕工艺事业,才能坚持、才能不断发掘替能。</h3> <h3>小王,工作室的唯一学徒工。来自河南的十八岁少年,为了学习龙船木雕工艺,刻苦学习,任劳任怨,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龙船木雕匠人。</h3> <h3>刚刚完成翻新工作的龙船龙头部件。</h3> <h3>张师傅看着儿子及学徒认真工作的场景,眼神中仿佛充满了殷切的关怀及期盼……。</h3> <h3>感谢好友阿松、大飞的帮忙,有这么一次难得的参观学习机会。能够了解到龙舟文化中鲜为人知的不少知识,更值得学习及点赞的当然是像张氏父子这样的传承匠心精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