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08年5月12日下午2:24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举世罕见的大地震,2:28分,四川省北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滑石流瞬间将北川县老县城淹沉,两万多生命瞬息被滑石埋没,漩口中学,县医院也被滑石埋没。2019年5月26日,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进四川省北川县,凝视着整个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掩泪走进5.12汶川地震纪念馆,走进北川震后倒塌的遗址,现场感受那灾难临头的悲恸,感受灾后党和政府举国之力,众志成城,帮助震后活着的人恢复生产,安家乐园,幸福安康的生活前景。</h3> <h3>2017年的7月,笔者有幸参加单位组织赴成都、九寨沟的休假活动。当旅游大巴沿着成都至九寨沟方向的川路行进时,那沿途的美丽的景色让人难以忘怀,川路与河道同行,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湍急的河流,在没有灾难的时候,大巴车延着河流九曲十八弯的盘山而行,那是多美的景致。一路上,在导游的诱导和激励下,满车人带着初入四川的喜悦,欢声笑语,歌舞升平地愉悦着,亳无担忧河流旁瞬间的地理变化,更不用担心四川大巴车师傅的驾车技术。</h3><h3>一年不到的时间,2008年5月12日下午2:24分时,时间定格在这一刻,汶川大地震在这个时刻爆发,周边的老北川县城瞬间被滑石流吞㖔,当中央电视台把这惊人的消息报道出来,我震惊地看着每一幅画面,想从那瞬间的画面中寻找到我曾去过的山川河流,回忆着那美好的往事,但更多的却是担忧那灾后能够生存的灾民。只有走过成都至九寨沟那条川路,才有更深切的感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无助。</h3> <h3>尽管党和国家领导人在5.12汶川大地震后,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调动成都军区的人民子弟兵,组织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力量救灾,可人受灾后的生命极限是有限的,望着从山顶上滚落的巨石,阻塞通向汶川、北川的难一公路,加之灾后暴雨如注、气候反常、山区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救援队真是插翅难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人民子弟兵发扬敢于牺牲的精神,遇石疏路,遇河架桥,冒着余震的威胁,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带着尽早救出灾民满腔热情,日月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向灾区进发,援助每一位生存的灾民。</h3> <h3>危难时更彰显出一个国家对人民的情怀。当5.12汶川大地震突骛地降临在世人面前,那一切的震惊巳无济与世,面临的是国人如何去面对重大灾难,党中央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方救援队如雨后春笋急奔地震现场,那后事中央电视台,各大新闻媒体,反复报道救灾现场。尽管如今已十一载过去了,那大灾后的情景仍历历在目。</h3> <h3>一人有难,八方援肋,那几十双手托起受灾的难民,如何不让人催泪奔泉。</h3> <h3>那不正规的敬礼,却是幼小心灵的真实感恩之情。如今这可爱的男孩一定成为帅小伙子,真想见见这灾难中走出来的孩子。</h3> <h3>灾后,党中央统一部署,选派部分省份对口援助灾区。安徽省对口援助四川省松蟠县。2007年我从成都去九寨沟的川路必经之县。</h3> <h3>为了救助一名灾民,人民子弟兵在陡峭的悬崖上架起索梯,艰难地背着灾民走向安全地带。</h3> <h3>助援队医生含泪看着地震后的灾民。</h3> <h3>四川路桥公司的党员先锋队,硬是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以最快的速度打通关键川路,让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通往灾区。</h3> <h3>关键时期体现党中央的号召力。</h3> <h3>全国各地送来的救灾物资。</h3> <h3>灾后人们在防震篷前的快乐生活。</h3> <h3>成都军区一架直升机在救灾的过程中坠毁,五人牺牲。</h3> <h3>下面是5.12北川县地震后遗址。</h3> <h3>习近平同志曾亲临四川印秀灾区慰问灾民。</h3> <h3>安徽对口援助四川省松蟠县,这里有我熟悉的同事和领导。</h3> <h3>这钢筋足有1.6公分,但仍扛不住8级地震的位移和摧毁。</h3> <h3>正在崛起的新北川。</h3> <h3>带着缅怀之情和心慰之意,我们即将离开汶川、北川,成都,午后的一阵暴雨,是逝去八万灾区人民的泪,愿灾难远离人类,愿同行的每一位企业家珍惜生命,珍惜你所熟悉和不熟悉的生灵,带着一份感恩的心,珍惜每一天美好的生活。</h3> <h3>新北川的别墅秀丽多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