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 杨青怀</p><p class="ql-block">图片编辑:杨青怀</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 石家庄</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杨青怀</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 2019年5月17日~19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序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入伍后的第一张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忘1970年12月28日。</p><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奇冷的清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那天,我穿上了崭新的新军装,胸前佩戴着大红花。</p><p class="ql-block">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和128名同年入伍的新兵一起,分别乘坐着敞篷汽车,离开了家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值中苏交恶。</p><p class="ql-block">珍宝岛上的硝烟尚未散尽。</p><p class="ql-block">铁列克齐的枪声又起。</p><p class="ql-block">战争的阴霾压的人透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大家都怀揣着誓死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的西北边陲 —— 新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不怕苦,二不怕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鲜红醒目的大幅标语,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县城的十字街头,挤满了欢送的人群。</p><p class="ql-block">人群里更多的是新兵的父母和血肉至亲。</p><p class="ql-block">大家的心情,都沉甸甸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汽车启动的那一刻,眼见拥挤在送行人群中的父母,双眼里闪烁着泪光。</p><p class="ql-block">那舍难分的神情,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群里传出了哭声。</p><p class="ql-block">许多新兵也掩面而泣。</p><p class="ql-block">视野里的父母,早已转过身去。</p><p class="ql-block">微微颤抖的肩头,暴露了他们强烈的情感。</p><p class="ql-block">那充满生离死别的悲壮氛围。</p><p class="ql-block">让人心头振颤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眼睛也湿润了。</p><p class="ql-block">不由自主地咬紧牙关,强忍着没让眼泪流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十九年过去了。</p><p class="ql-block">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可参军离家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俞加清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上面的图片,是2019年石家庄战友聚会的会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只有在110部队当过兵的人,才能读懂这枚会徽的真正含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会徽是战友汪临海设计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他因故不能参加聚会。但他在出行前,精心设计了这枚会徽,借以表达自己对聚会的期盼和支持。这枚会徽,为聚会的成功举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span></p><p><br></p>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17日。</p><p class="ql-block">由河北栾城县入伍的战友们牵头。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激动人心的战友聚会……</p> <p><br></p><p><br></p><p>离开部队几十年后的2019年五月中旬。我们原疆字110部队的战友,在石家庄籍战友的邀请下:</p><p>不分职务;不分年限;</p><p>不分东西南北。</p><p>再一次汇集在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这是多么大的缘分呀!咋能不让人感叹和倍感珍惜......</p><p><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次聚会,是石家庄籍的战友搭建了平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筹备组的苏岐山、董和森、苏树池、王光申、刘成学、任志新、邵连香、王章军、苏瑞敏、冯双群10位战友,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为聚会的圆满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span></p> <h3>所以对筹备小组的战友们,除了感谢外,更应该牢牢记住他们的姓名和身影……</h3> <h3>这次聚会能圆满达成,石家庄籍的战友们当然功不可没。但是,如果没有与会的全体首长和战友,对这次聚会的热切盼望和踊跃参加。没有他们家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能成功举办这样的聚会,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盛况空前的聚会,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喝彩吗……</h3> <h3>台下的首长和战友,大多已经年过花甲,两鬓斑白。可透过他们的笑脸。我看到的还是那群,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边疆,汇集到军营。并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热血青年……</h3> <h3>相聚的欢声笑语,仿佛又把我们拉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年代: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是真正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年代!也是崇尚国防绿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能穿上绿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一件非常光荣和自豪的事……</h3> <h3>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体指战员喊出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军人奉行的是: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革命英雄主义……</h3> <p>那时的军营,被誉为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在那所大学校里:我们学会了服从命令和遵守纪律;学会了团结友爱和公而忘私;学会了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学会了勇往直前和不怕牺牲。树立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从一个普通的的老百姓,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p> <p>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工作条件简陋。但它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安心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热情和信心!肩负的使命,让我们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共同的战斗和生活,为我们培养出兄弟姐妹般的手足情份!这种情谊和情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p> <h3>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最终。我们还是脱下了军装,先后离开了军营。虽然有许多的不舍,但还是毅然奔赴祖国各地,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h3> <h3>我们非常怀念部队的那段日子,也非常珍惜战友的情谊。虽然我们早已不是一个兵了,可部队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是不可磨灭的……</h3> <h3>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部队对我们的培养和磨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参军的经历,就没有我们的今天……</h3> <h3>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老部队早已不复存在了。记忆中的军营,早已物是人非,破败不堪了。可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首长,各位战友一定和我一样: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永远珍藏着,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那个家,那就是:110、110、110……</h3> <h3>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聚的笑声尚未消散,又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让我们举起酒杯,道声各自珍重。多多联系,我们后会有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