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初夏是美的,美在百卉争妍,美在万类竞绿。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也遍尝着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细数着自己的收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及时总结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2019年5月24日,齐河县教体局教科所召开齐河县级课题验收汇报暨科研交流会,以达到督促检查、相互交流之功效。</font></h3> 本次课题汇报会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在第五中学录播室,二组在第三实验小学录播室。<br> 百花齐放,争妍斗艳,64位课题主持人齐聚一堂,展开了今天的教科研汇报分享之旅。 <h3><font color="#010101"> 会议伊始,教研室副主任胡田军和教科所副所长刘伟传达了齐河县教育规划课题结题资料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他们指出,部分课题存在没有按通知要求及时报送材料、提交相应成果;课题过程性材料不完善;研究报告不规范;结题支撑材料与课题相关度不强;课题申请书承诺的成果多,提交的成果少甚至没有;文字资料排版、装订、印刷不规范;课题组成员、延期结题等重大事项未提前变更等问题,希望老师们及时整改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也要避免这些问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接下来,各位课题主持人从不同的视角汇报,结合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体会、感悟,对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做了阐述。各个课题负责人的陈述条理清晰,精彩又实用。</font></h3> 首先进行汇报的是第四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李鹣老师,她分享了主持的课题《拓展性材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李老师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反思成长五个方面展开阐述。他们立足日常课堂教学,探索有效利用拓展性资源的策略,每学期组织一次金牌教师示范课,每学期不定时实验班级研讨公开课,课后请教科室、同伴指导与帮助,自己形成教学反思,及时调整、完善研究方案,进一步深入课堂研究,并开展了课本剧、读书推介会、亲近母语阅读会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br> 李老师把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优化课堂结构,提高了师生的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在教学中以文本为基础,将拓展性资源适时、准确地切入课堂教学中,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h3><font color="#010101">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更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的一条捷径。”第二实验小学的王丹丹老师分享了她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老师的课题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过程扎实有效,通过边试验边研究边总结的方法,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及时开展组内老师的听评课活动,针对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剖析、解决,形成阶段性小结,构建出了个性化的分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放手让优等生自由探究,跟进中等生探究新知,帮扶后进生解决困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来自赵官镇中学的张翠老师就她主持的课题《创设有效情境对实现高效课堂的研究》做了汇报。他们针对情境创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分析,借助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角色情境等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的课题研究操作性强,切实把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落到了实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农村学校的孩子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更有利于孩子们科学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形成。”马集实验小学的许传栋老师切实利用我们身边的乡土资源,做出了《乡土资源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这一课题。在课题研究阶段分小组调查马集区域内乡土科学资源,利用引黄济津工程、黄河湾丰富的水资源、镇沙池地表变化、邱集煤矿、苗木基地等乡土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他们在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对乡土资源与科学课堂进行架构。通过备课——说课——评课的形式进行实践,并及时总结,积累经验。积极开展应用科研成果,以此来引领科学教学,充分发挥乡土资源在科学课堂中的作用,唤醒沉睡的科学课堂。通过研究,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的教学方式由扶到放,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到主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提升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教学的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主动性与趣味性。第一实验小学的侯菲菲老师依据新课标主持了《小学美术课堂趣味性教学研究》这一课题。 他们根据课题研究需要,结合学校教科研安排,定期进行备课、说课、讲课、评课。深入探讨课题实施的策略方法,实行边研究边整改,使实验效益达到最大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他们总结出一套非常科学、高效的“美术趣味性教学”教学体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完善美术课堂趣味性教学方法,生成趣味教学的操作要点与基本策略。在趣味性教学过程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各位美术教师根据不同学段转变自己的教学言行,使趣味性教学落实到实处。本课题从立项到结题,实验研究的每一阶段操作规范,有详尽记录,体现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侯菲菲老师制作的微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赵官镇中学的李宁老师主持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课题组成员扎根课堂,研究不同类型的小组合作模式,积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地位。同时积极构建丰富完善小组合作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赵官镇中学“自主合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模式和评价模式,归纳概括了提升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极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扎根课堂,扎实研究,他们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稳步前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实验小学的耿瑶老师依托《数学课堂中学生错误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这一课题,从学生作业错例入手,展开学生的真实思维,找出出错的症结,并对案例进行记录与反思,深入分析研究,制定出错误资源合理利用的策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纠错能力。</font></h3> 赵官镇中学的孟祥辉老师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对思维导图在理化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研究,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打破思维枷锁、拓宽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南北中学的张娜娜老师对农村中学数学课堂“四清”教学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优化数学课堂“四清”教学模式……<br> 每位老师都认真倾听汇报,互相学习经验。 教研室副主任胡田军和教科所副所长刘伟分别对课题的研究细节、过程以及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方面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也针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坦诚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老师们今后继续研究指明了方向。<br> <h3><font color="#010101"> 俗话说:“瑕瑜互见,长短并存。”在本次课题汇报会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标点符号、层级顺序等格式不规范;有些课题研究方法没有使用专业术语;研究成果等同于研究成效等,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选好课题,做真研究,高效转化成果,要加强学习、积极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推动课题研究再上新台阶。</font></h3> <p> 行路方能致远,砥砺帮助前行。我们将继续且行且思,进一步深化教科研工作,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保持教育科研的热情,持续性延展教育的活力。</p><p> 蝉鸣的季节,<br> 正是桃李芬芳的时候,<br> 课题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