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兰城的小学

宏观天下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我读书的时候兰溪的县城并不大,可小小的县城有六所小学。</font></h3> <h5><br></h5> <h5>(旧时云山学宫)</h5><div>&nbsp; &nbsp; &nbsp; &nbsp;幼童时我随父亲生活在城东的东方红小学,它建在古老的云山学宫上。依稀的记忆里走进校门有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两旁种着碗口般大的夹竹桃,开着白色和粉红的花。其实石板路是座桥,两边一块块的青石板护栏用青石柱相连接,右边有口大池塘,飘着浮萍水葫芦。现在知道那是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叫泮水,《诗经》上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思乐泮水,薄采其茆。”拱形桥洞下有水,左边是紧邻兰二中操场的小水塘。过了青石板桥是宽宽的青石台阶,阶上是青石平台,迎面是三个拱形门,青石的门槛青石的门框,中间的大门是双开的,有两扇厚厚的木头大门,两边的是小单门。白墙黑瓦青石门框黑漆大门,还有青砖风火马头墙,是个典型的江南建筑。门廊里几根大柱子,早先正对大门有孔夫子的像,学生过大门都要先膜拜他,不过孔夫子的像我没见过。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群教工子弟常常黄昏在大门前青石平台上玩游戏,什么“我们都是木头人坚决不动”,什么“怎么样怎么样的人过去了,猜猜他是谁?”<br>&nbsp; &nbsp; &nbsp; &nbsp;穿过门房是操场,操场旁沿石阶而上两边是教室,墙角有块青石,恐怕就是民国兰溪实验县县长胡次威亲题的“县立云山中心小学奠基纪念”的石碑吧。中间前进点是大礼堂,旁边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秋天里梧桐树蓇葖果裂开,梧桐籽乘着小船随秋风在空中旋转,然后飘落一地。校园里还有皂子树,结满了皂子荚,摘下来装瓶里加点水,能吹出好多泡泡,很好玩。还有香苞树、石榴树、向日葵等等,成熟了,我们常常鬼鬼祟祟“偷”下果实,生怕被老师们发现,其实他们早已看到,只是看我们年幼不说罢了。大礼堂后面有一座小山,备战备荒的时候老师们还在那挖过防空洞,后来就半途而废了,我们一帮孩子在稍大点的带领下,拿起小锄小锹继续起了父辈们未竟的事业。<br>&nbsp; &nbsp; &nbsp; &nbsp;东方红小学后来改叫过瓷厂五七学校,改革开放后改名为云山小学。而学校也几经整容易貌完全没有了原来的痕迹。曾经有位华侨本想捐资回报东方红小学,然而回到母校,看到变化了的模样已找不到小时候的记忆,于是放弃了捐献。<br>&nbsp; &nbsp; &nbsp; &nbsp;我在东方红小学的分部姓严祠堂(今东方嘉园位置)读的一年级,然后随父亲转到了中山路小学。东方红小学另一个分部在今天大云山下一新制药厂老址。<br></div> <h5>(现云山小学大门)</h5> <h5>(现云山小学)</h5> <h5>(旧时兰溪天妃宫复原图)</h5><div>&nbsp; &nbsp; &nbsp; &nbsp;中山路小学顾名便知在临江的中山路,原址是天妃宫。可能以前还叫过欧阳海小学,厂校挂钩时叫化工厂五七学校。</div><div>&nbsp; &nbsp; &nbsp; 据说天妃宫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占地宽阔,有大祠堂,天井、戏台、门楼、四角的本保殿。不过我读书的时候早就不是这般模样了。走进校门首先是一座水泥浇成的大大的碑,碑上是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红字,碑后面一块小小的操场,操场左边前半截是校外民居的墙,后半部分是座两层的楼房,上下有三间教室,一间办公室,穿过中间窄窄的过道后面还有一方简易小屋,那会儿校办“三场”里面圈养着几只小羊。西面是一字形的平房。右边是操场的主席台,紧挨着的是仅存的天妃宫遗迹了。印象中好像四合院的格局,南边的老屋部分是教师宿舍部分是食堂,西面新造的两层教学楼,北边是两层的木楼,上面教室,下面教师宿舍,临街东面是大礼堂。中山路小学曾经在学校汪老师的教练下一度乒乓球颇为有名,大礼堂夜夜灯火通明,里面是练乒乓球的人儿。<br>&nbsp; &nbsp; &nbsp; &nbsp;刚转学时我就读于建国路豆腐社旁的学校分部,还有个分部在迎春巷的张家祠堂。后来回到了学校本部的二层木屋,教室在上面,我家在下面,因此不用担心迟到,打铃了起床上学都来得及。教室地面是木板,屋顶矮矮的,光线也暗暗的,我近视的眼睛就是那时开始的。我家门前有一张水泥浇成的乒乓桌,一到夏天傍晚泼上几盆冷水,凉却了一阵后,晚餐当餐桌,晚上作睡床。<br>&nbsp; &nbsp; &nbsp; &nbsp;不久仅存的一点天妃宫遗迹,操场右旁的房子也拆掉扩建了操场。然后到1979年二层的木楼和西边的教学楼又拆除,改建为125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最后到了1997年中山路小学整个都撤销了,从此我与漂泊的天妃妈祖一样回不去了我的母校。<br></div> <h5>(最后的中山路小学)</h5> <h5>(告天台)</h5><div>&nbsp; &nbsp; &nbsp; &nbsp;中山路小学在中山路,解放路小学却不在解放路,而是在一街之隔的勤俭路(今人民南路)。解放路小学是我妈的母校,也是父亲最初教学的地方,我妈上学的时候不叫解放路小学,而叫罗盛教小学。兰溪著名的告天台曾经是学校的一部分。告天台为明隆庆年间赵氏后裔为纪念其远祖赵抃所建。赵抃,衢州人,北宋名臣,景祐年间官殿中侍御史,清正刚直,为官清廉,举贤不择布衣,弹劾不畏权贵,人称“铁面御史”,迁参知政事。他每日朝政所做之事,夜晚必衣冠齐整焚香告之于天。故其后裔在明朝任兰溪县主簿时,在兰溪城区最高处天福山兴建庙祠,名为告天台,又因其面向衢州方向,又称望衢亭。告天台高九米,四周用红条石垒砌,三面环廊,四十四级台阶迂回而上,栏杆上刻有浮雕和镂空花卉纹饰,台上筑三开间大殿一座,面积百平米,飞檐抖拱,气势雄伟,大殿门前有明宏治十二年(1449)明孝宗御题以琴鹤两字为首的柱联: “琴声寒日月,永留清白在人间;鹤唳彻遥天,常使丹心通帝座。”这座大殿曾经就作为了学校一个班级的教室。或许是因为建在了原来的赵氏宗祠著存堂上,又或者置于古商城中为显得与古城协调,学校后来更名为著存小学。本世纪初因古城改造和扩建告天台公园,学校撤并到了兰江小学。<br></div> <h5>(解放路小学原址,现为告天台公园一部分)</h5> <h5>(1912年的兰溪城隍庙)</h5> <h5>(六十年代初的兰溪城隍庙)</h5><div>&nbsp; &nbsp; &nbsp; &nbsp;延安路小学坐落在延安路庙前街(曾经叫红旗路)北端的城隍庙。我小儿就在此小学毕业。<br>&nbsp; &nbsp; &nbsp; &nbsp;以前的城隍庙有头门、前殿、中殿、寝殿五间三进。前殿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在头门处建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三层教学楼,小时的记忆中还是两扇红色大门,门前有一对古朴的石狮子,后来搬到了人民路的花园里,现置于中州公园。后宫寝殿于七十年代拆建为操场,建了教学楼。现只有中殿尚存,飞檐翘角,白墙黑瓦,前檐石雕双龙戏珠活灵活现,悬梁牛腿雕工细致栩栩如生,只是大厅被分割成了办公室、音乐室,印象中的中殿原是空旷的,中间有个台,台下有个防空洞,左通后杨右连着人民医院。<br>&nbsp; &nbsp; &nbsp; &nbsp;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经要拆了这最后剩下的中殿,于是乎闻讯赶来的善男信女们一连数天纷纷聚集到城隍庙,一时间人声鼎沸校园犹如集市,烟雾氤氲人间好似幻境,烛火旺盛黑夜如同白昼,孩子们在香烛烟火缭绕的氛围中琅琅读书。最终时届政府发布了通告不再拆除,城隍庙中殿才得以保存到了现在。<br></div> <h5>(现延安路小学大门)</h5> <h5>(原城隍庙中殿,现延安路小学办公室、音乐室)</h5> <h5>(原城南塔岭背同仁塔)</h5> <h5>(原城南小学旧址)</h5><div>&nbsp; &nbsp; &nbsp; &nbsp;反帝路小学原为自由路小学,位于城南的塔山,俗称塔岭背,原址是在兰徽商建造的会馆新安阁,那里至今我未有涉足,据说现在还留存有新安阁的部分建筑。<br>&nbsp; &nbsp; &nbsp; &nbsp;塔岭背原有座塔叫同仁塔,与大云山上的能仁塔遥相呼应,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出横山江口》诗句“县近瞻双塔,洲横隔一沙”写的就是此。粉碎“四人帮”后在一次批斗会上得知,文革中当时的反帝路小学校长赵锦山以为塔中有什么宝物,不顾学校老师和附近回龙桥村民的反对,一意孤行强行拆除了同仁塔,着实让人遗憾。<br>&nbsp; &nbsp; &nbsp; &nbsp;反帝路小学后来更名为城南小学,什么时候撤并的我就不清楚了。<br></div> <h5>(现城南小学遗址)</h5> <h5>(原和平路马路菜市)</h5> <h5>(世界铅球冠军黄志红)</h5><div>&nbsp; &nbsp; &nbsp; &nbsp;在以前窄窄的反修路(今和平路)马路菜场的闹市中,隐藏着一所学校叫反修路小学,上世纪七十年代那里走出过一位世界铅球冠军黄志红,母随子贵,师因生荣,之后黄志红的体育老师陆文岳因此当上了学校校长。后来反修路小学改名为兰江小学,现位于老城区的大阙路。<br></div> <h5>(现兰江小学)</h5> <h3>&nbsp; &nbsp; &nbsp; &nbsp;那时的学校都冠以“五七学校”,如中山路小学叫“中山路五七学校”,原于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给林彪的一封信,称“五七指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想想也是,以前我们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学的也差不多是如今十二年学的东西,不像现在等到大学毕业都快要大半个青春过去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