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忆父亲</p><p class="ql-block">父亲离我们已经整整21个年头了,也是春天三月,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的早上,正在屋内劳动的父亲因脑溢血而突然离去</p><p class="ql-block">今又逢春,去了趟新集采购伙食,见到了同村老表在卖粪箕子,勾起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p><p class="ql-block">父亲一辈孑离不开烟和酒。每天,天未亮,已醒。坐在床上开始叭嗒叭嗒抽那半米长的旱烟袋,特有劲。天亮了,也就开始了一天辛苦的劳作。父亲用他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兄姐6人,地贫粮够吃,花销靠编织。80年代,编腊条活,台筐(现在用基本上称焦炭,当年装煤、抬土),鸡笼,平板车笆(农用工具丿,粪箕子(百姓拾粪,割草、盛棒子等丿最常见的农用工具。父亲的手艺那是杠杠滴。我们村以盛产编织条活而闻名周边集市,父亲又因手工活好而知名于集市,逢二四七九,天好必去新集。当年平板车,摆渡于运河,穿村庄,抄小路(因同行多骑自行车,父亲只会拉车[大哭]),故起的比别人早,为帮助父亲,在平板车前拴一根粗麻绳,肩上搭上毛巾犹小牛犊似滴在前面拽,那时劲头满满。有时穿村时,物品即遭拦截(购买了[微笑]丿。进入集市,找个好位置,当时应在十字路口北50米杨树下(两边无商铺、荒凉丿尚未出摊,即有赶早集的四村八寨爷们汉子们蜂涌而至至了,不过,俺家的货他们都识滴,最先卖,并卖的比同行的卖的要贵个块把的。那时5块钱一个。我家卖6块,当时一件多卖一元什么概念。基本上全光,也有剩的,寄村附近农户中。或带回。今天集上老表卖26元一件,并且没有几人编这活了。(当年我论断,这行业以后有了机械会淘汰的,兄长学了手艺后来不干这行了,现在来买用的很少了,也都是60以上的老人了。父亲一天能编10多个,有时为了多收入点,带上腊条和半成品,在街上劳作起来了。围观购买者等候产品交货。未至中午,货全出手了。那吋是父亲最快乐的时刻,一分劳动,一分收获[拥抱]。</p><p class="ql-block">父亲最爱喝的是散装白酒,中午了,早上只喝了母亲给冲的鸡蛋茶的又劳累了一上午的饿了也不说饿的父亲此吋带我去吃午饭了,点了最爱吃的牛脸,整了俩勺散酒,拿了刚出炉的烧饼。父亲喝的好,我也吃的香,幸福满满。吃饱喝足,父亲必去烟草地捎点烟叶,回家。一路上,父亲总问我,渴了吗,累了吗,会到路边大树下,卖茶水的地方花一角钱,喝俩杯水,父亲抽袋烟,歇歇脚,再赶路。我若不陪父亲赶集,后来方知,他只喝点酒,牛脸是不吃的,买到家,再吃。最qie意事莫过于哪哪逢庙会了,提前一天出发,印象最深赶涧头集,孟省,满满一车货,装得又高,途经今252道,当年是上山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场大雨,淋毁了。还不是为了有个大丰收吗。哎,一生勤劳节俭的父亲。</p><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个多面手。会织网,会撒鱼,撒鱼是个技巧活,脚,手,腰配合,父亲网撒的遠,撒滴开。我学撒时一条线]撒的近,只会撇近撒。现在家中尚留一张网和一个鱼笼筐。那时河清鱼多,一周撒次网,每次都满载而归,亦是改善生活了。有吋乡里乡亲的来个亲戚滴,也请父亲去帮忙,逮鱼吃,父亲也是有求必应,再后来,鱼塘承包了,他们让父亲撒鱼时,总是给我家几条。后后来,河道挖多了,小河小沟鱼更多了,鱼也成了常客</p><p class="ql-block">父亲还是个猎人。打兔子,是其强项,闲时,父亲总爱抚摸他那把土猎枪。打兔子有一手,怎么追,怎么打,什么时间扣扳机,那可是实战哟,常有美味在餐桌。我当时打过鸟,杀伤力很大,后挫力亦很大,当时钢珠紧张,火药也难搞,再后来,父亲把猎枪拆了,再再后来,生锈了,只剩下了木拖,也不见父亲使用了,</p><p class="ql-block">父亲亦是个木匠。家里的桌椅床凳全是打的,刨子,墨线,锯等应有尽有。 父亲眼力很好,做事较真、认真。种庄稼、扬场打麦、锄地,都是把行家里手,盖房砌墙,毫不含糊。但是不识字。衣服补丁摞补丁,尤是膝盖部分,因每天用力编条活,几天就要缝缝补补,故无论出多少力,流多少汗,也要供子女们读书识字,这就是父亲。父亲也有喜好,喜欢听大鼓、评书。农闲时,赶集听,靠个柴垛边听东院自家爷们说《岳飞传》等。有了收音机,晚上仰望星空,手拿蒲扇,铺个凉席,收听《三侠五义》等,有了电视,追剧《宰相刘罗锅》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父亲也由平板车改为了三轮车(还放在老宅室内吧)。这就是我的父亲。一辈子日升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辈子为子女默默奉献,一辈子有爱好有喜好,一辈孑热心邻里、认真较真的人。一辈孑用他的方式影响着孩孑们的普通百姓。</p><p class="ql-block">泪已湿,门前,一堆摆放有序、粗细明了的腊条,一台收音机,一条肩搭的白毛巾,一个麻扎,一个不时起来蹲下的身影。一旁坐在小板凳上放置衣物的箕斗,一手拿着针线活的母亲,熟悉的场景又仿佛回到了眼前。景永乙亥二月十九凌晨写於天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