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失落的土著文明。

立栋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我跟团去了南美旅游,走了阿根延、巴西、秘鲁和智利,感触最深的可以说是当地的印第安文化。马丘比丘的古城遗址、库斯科的太阳神殿、纳斯卡的大地画、还有复活节岛上的石雕像,都给了我震撼的印象。</p> <h3>阳光照在马丘比丘太阳神殿山上</h3> <h3>羊驼是南美古老的家畜</h3> <h3>面对印加文明,我张开双臂。</h3> <p class="ql-block">皮斯科公元二世纪留下的地画,欧洲人称之为烛台,其实人家画的是仙人掌。</p> <h3>纳斯卡大地画</h3> <p class="ql-block">一个蜥蜴图案的尾巴被公路截断,路旁还有个大树的图案。公路上还停着两辆拉着集装箱的大卡车。由此可看出蜥蜴的长度约为一百米。</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上的石雕像,当地人称做“摩艾伊”。</p> <h3>大多修建于公元200年至1200年之间</h3> <h3>原本都是有眼睛的,但都在后来的部落战争中被抠掉损毁了。</h3>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上仅存的有眼睛的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在当地的名字叫做“拉帕努伊”,意思是“世界之脐”。面积只有162平方公里,人口最多时也不到2万,有自己的文字,是波利尼西亚人中文明程度最高的。它孤独的座落于太平洋的东南部,最近的南美大陆也在3600公里以外。</p><p class="ql-block">1722年4月复活节那天,一艘殖民者的远洋帆船发现了该岛,便将此岛命名为复活节岛,从此,岛上土著人的噩梦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雕像前地堡一样的建筑是当地土著的传统居所</p> <p class="ql-block">玻利尼西亚勇士的历史照片,把头发结成发髻束在头顶是当地人的传统习惯。</p> <p class="ql-block">殖民者上岛后发现这个远离所有大陆的孤岛居然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象形文字“朗格朗格”,意为“会说话的木板”。传教士在解读了部分文字后认为其内容充满了对上帝的亵渎,于是便收集了所有的土著文献付之一炬。只留下几件做为罪证留存了下来。加上岛民偷偷藏起来带出岛的全球仅存二十多件,现在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1862年,包括酋长在内的1500岛民被劫掠到秘鲁卖给了奴隶主挖矿,第二年酋长做为奴隶死在了矿上。后来在舆论的强压下,奴隶主被迫释放了尚存的百余岛民,在历尽劫波后,最终仅有15人活着回到复活节岛。据载,至1877年,岛上的土著人口仅存111人。经历上千年发展的文明就此终结。</p><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土著人及土著文明的命运正是整个美洲土著人及土著文明命运的缩影。</p> <h3>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为到了印度,于是把当地的土著统称为印度人。后来才发现闹了乌龙,这块大陆不是印度,就起名阿美利加,简称美洲。土著也就叫美洲印度人,中文译做印第安人以示与印度人的区别。</h3> <h3>印第安人实际上有着成百上千个不同部落,其中大部分尚处在石器时代。各有各自的文明发展进程,比较著名的在中美洲有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南美洲有印加文明。其中只有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也就是刚刚进入了铜器时代。他们的文明主要体现在天文历法和城市建筑上。而北美印第安人因为都是些游牧民族部落,连城市建筑都没有。而在欧亚大陆,进入铜器时代已经是五千年以前的事情了。在政治上,玛雅是散落的城邦组合,阿兹特克形成了部落联盟,印加进入了奴隶制社会。而其他部落都只是散落的部落。纵观整个美洲,都没有发明车轮和青铜器,更遑论铁器。所以,在美洲诸多文明中,印加可以说是最先进的了。</h3> <h3>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刚刚打赢了一场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战争,放眼四海,所辖领土约200万平方公里,人口六百万,拥军二十万。正当志得意满,目空一切。</h3> <h3>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h3> <h3>库斯科的太阳神庙</h3> <h3>当时在印加帝国黄金并不代表金钱,而只是一种装饰材料。</h3> <h3>当年库斯科太阳神殿里金壁辉煌,全部用黄金镶嵌。西班牙人来了后骗印第安人说不如画的好看,扒走了所有黄金。后来人们看到西班牙人彩绘的装饰,才知上了当。愤而刷去彩绘,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h3> <h3>神庙全部由巨石垒成,巨石之间严丝合缝,没用任何粘接剂,刀片都插不进去。</h3> <h3>几何结构准确无误,从一个窗口望过去,可以看到最后一个窗户。</h3> <h3>印加帝国自称四方之国,他的管理系统是以建在各地的太阳神庙为基础的。这张图中每条线表示一条路,每个点即代表一个庙。</h3> <h3>印加文明中没有文字,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印加语称为奇普,现已无人可以解读,有专家经多年研究,也只明白了某种结扣表示某个地名。</h3> <h3>库斯科街道上的房屋很多也都是由巨石建成</h3> <h3>库斯科附近的军事要塞,由巨石构成。最重的达120吨,从20公里外采下运来,而那时整个美洲都还没发明车轮。</h3> <h3>即便如此,当他遇到来自另一块大陆的军队时,便如摧枯拉朽般地覆灭了。五千年的代差绝对不是盖的。</h3> <h3>1531年,西班牙人皮泽罗率领着他的远征队在现在秘鲁的通贝斯登岸了,一共只有169人,其中106人是步兵,62人是骑兵,还有一个是传教士。他们就地建立据点,放出求见皇帝的消息。<br></h3> <h3>当皇帝得到消息时正在卡哈马卡附近的温泉疗养,听说西班牙人肤白蓝眼,身着金属盔甲,有如神仙下凡一般。皇帝寻思着或许能给他带来些好运,就同意了在卡哈马卡的中心广场接见皮泽罗。1532年11月16日,皮泽罗事先在广场周围布置好了埋伏,皇帝带着7000人的随从及卫队,浩浩荡荡的进场了,埋伏着的西班牙士兵紧张的都快尿了。皮泽罗进前觐见,随行的传教士向皇帝传教,宣称“以上帝和西班牙国王的名义”要求皇帝皈依天主教,并递给皇帝一本圣经,说由此可得福音。皇帝说我们只相信太阳,你们也没权强迫我相信什么上帝。他拿起圣经放到耳边,蔑笑着说我什么也没听到啊!随即便将圣经扔到了地上。</h3> <h3>传教士气急败坏,立即向皮泽罗发出了攻击的信号。顿时枪炮齐鸣,杀声四起,西班牙人随即发起冲击,马队也冲了上来。第一波攻击就杀死了超过2000人,马队撞翻了皇帝乘坐的肩舆,一举生擒了皇帝。</h3> <h3>美洲没有大型牲畜,这些印第安人一辈子也没见过马,看到投出的标枪被对方的盔甲弹落到地上,完全被这些要命的神怪吓破了胆,毫无斗志。最终只有一千多卫队推倒了广场的一段围墙跑了出去,其余的全部命丧当场。而杀红眼了的西班牙人追出广场,见人就杀。要不是天黑了下来,还不知杀到什么时候。至此,皇帝身边的领主和大臣全部被杀。而西班牙人无一阵亡。</h3> <h3>读卡拉马卡战役的故事时,我脑海里总是闪现着刘慈欣《三体》中地球人与三体人的那场太空大战。一方是庞大的太空舰队,而另一方只是一个水滴状的金属物体。最后结果是舰队全军覆没,仅一艘临阵逃跑,另一艘去追,侥幸逃出生天。而水滴毫发无损。两场有代差的战役,历史与未来,何其相似。对不起!串台了。</h3> <h3>皇帝被俘了,但他的权威还在。得知西班牙人来的目的主要是黄金白银,便提出在关他的房间里堆满黄金,另两个房间堆满白银,用以赎回自由。皮泽罗同意了,于是皇帝下了命令,不久,赎金齐了,但皮泽罗背信了,还是杀死了皇帝,判决罪名之一竟然是判教,因为他们给皇帝起了个教名,叫弗兰西斯科,巧的是,这恰恰也是征服者皮泽罗的教名。</h3> <h3>在皇帝死后,印加各地的抵抗运动才真正开始展开,又打了几场著名的战役,最多一次西班牙人有110名,其他几次分别是30、50、80,而他们的对手则都是上万人,结果都一样,西班牙人杀人无数,大获全胜。</h3> <h3>对于这段历史,连西班牙人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在库斯科西班牙人建的天主教堂里,有一幅秘鲁化了的最后的晚餐,桌上的主菜是秘鲁当地美食烤豚鼠,画里面的犹大用的就是皮泽罗的形象。教会对外宣称皮泽罗是个私生子、文盲,不能代表上帝。在灭掉印加帝国后,皮泽罗并没当上秘鲁总督,因为不久他就死于一场仇杀,凶手是被他杀死的手下的儿子。刺杀地点就在秘鲁的利马大教堂,死后也就葬在了那里,下葬时没有找到首级。很多年后利马大教堂重新装修,从地下挖出个铁盒,里面正是皮泽罗的头骨。</h3> <h3>皮泽罗的尸骨分析报告</h3> <h3>秘鲁利马大教堂</h3> <h3>自从殖民者登陆,由于战争和瘟疫,安第斯山脉中部的印加人口下降速度极快,从1521年~1571年的五十年间,印第安人口下降比高达54:1。</h3> <h3>其实在新大陆被发现后,整个美洲印第安人的命运都好不了哪去。在北美,美国政府曾发出悬赏,每杀死一个印第安成年男人赏金一百,妇女或儿童赏金五十。美利坚开国总统华盛顿就曾以活剥印第安人人皮为乐。</h3> <h3>南美也一样,在智利及阿根廷南部生活的土著部落马普切人骁勇善战,很快就学会了象西班牙人一样骑在马上用长矛作战,挡住了西班牙人的南侵。</h3> <h3>但这在后来现代化装备的国家军队面前则完全不堪一击。</h3> <h3>1878 年,阿根廷军方发起“沙漠之战”,(巧了,和近百年后美国发起的另一场不对称战争名字类似。)将南部地区的印第安人杀了个一干二尽。</h3> <h3>少数幸存者也被赶到偏远地区(极南端和西北高原)任其自生自灭。从此阿根廷人开始以拉美地区唯一的白人国家自诩。</h3> <p class="ql-block">那天凌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七九大道,我们正乘坐大巴前往机场赶飞机时,在路旁看到了一群阿根廷印第安人,他们连夜乘大巴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准备参加第二天白天的集会。当时我睡眼朦胧,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已是人类学里的珍稀物种。</p> <h3>没有拍照,但那对视过来的眼神,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h3> <h3>落后就要挨打!</h3><h3>差距越大,败的越惨!</h3> <h3>他们思维里的人,也许并不包含你。</h3><h3>呃……好像又串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