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就在建水人那般耳鬓厮磨的烧豆腐里……(散文)

字媒体:红塔红

<h3>知否,知否?就建水人那般耳鬓厮磨的烧豆腐里……(散文)</h3><h3><br>  一袭白衫素衣<br>  看过往红尘<br>  在火中起舞<br>  独自对酒呢喃<br>  偶滴几滴泪水<br>  生气鼓胀<br>  将柔弱敞开<br>  坚强的声音<br>  外黄里白<br>  让心永恒</h3><h3><br>  ——题记</h3><h3><br>  李运祥(彝)</h3><h3><br>  以前不止一次用眼用鼻用嘴用笔看过闻过吃过写过建水的烧豆腐,那都是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客人心理。今天,我专门观察过建水本地人吃烧豆腐。故把感受付朱文字。<br>  建水本地人吃烧豆腐如课,少有早课、中课,但晚课和夜课几乎一年四季365天天不缺课,课程内容也简简单单,米线、卷粉,各式肉串昆虫那似乎只算个配角,主角自然就是豆腐,吃货混迹其中,高视外物,专注香喷喷黄滋滋膨松却极富弹性。我觉得吃货混迹当中,还能高视物外,全在于心。所谓混,即沉浸。沉浸,即热爱。都爱了,当然就能高视外物。<br>  建水人就是这样慵懒散慢,但对味道却极具理想化色采。人围着烧烤架前坐,就被豆腐吸住,口水在口腔内打转转,舌头在口腔中空摆,其实,人早被豆腐包围,不一会儿,就会举手投足,一切都在豆腐中,上上下下,味道如棵无形之线一线牵着食客,你来我往,七上八下,一堆豆腐,一一在水里打了个滚,四分五裂和着酒水入口进肠,汗水也就在身上冒将出来,呼来吸去,享受天伦……<br>  我还是觉得,建水本地人吃烧豆腐比外地人地道正宗。<br>  豆腐放置烧烤架上,接地气,手是一双勤劳的手,举手之间,满怀虔诚,豆腐经火烤,来了个华丽转身,倾注的是心血浇灌出来的芬芳一朵豆花,光秃秃的却色香味俱佳。<br>  前面,我用了个包围,现在我想到另一个词叫“厮磨”,与它搭配的一定是豆腐,更是建水人活色生香的日子。<br>  浅尝辄止不是厮磨,高高在上也不是厮磨,若即若离更不是厮磨。厮磨,就是纠缠在一起,像缠枝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受此启发,建水人与烧豆腐之间的吃象,正是人与豆腐,人通过烧豆腐与日子与生活,就这样廝磨磨……恋上一条街,就混迹于烟火小烧烤摊里。<br>  有时是一个人,更多会邀上几个朋友,在小馆子里点上一二十块自己最爱的烧豆腐,要几杯小酒,就这样陷入人间烟火,便是平生该享用的,爱了就要发疯式地喜欢,吃也要吃出情趣,吃出情怀。不必担心别人要找你,寻你不着,一定是你已经醉在街角的小烧烤摊子前,这也是一种外地人学不来的特性。<br>  爱上烧豆腐,就样日积月累,天长日久,演变成一种状态,就混迹于街谈巷议的一丛丛人群中。与临街的其他小吃,相映成趣……交三五友,无论走在那条街上,随便就见得到烧烤摊前人群一堆一堆,边吃边海侃,一切喜怒哀乐都能融入其中,掺和成开心随意。融入一种格调,就混迹于一块块烧豆腐里。哪管其他什么,豆腐就是豆腐,酒就是酒,话则可以海阔天空,吃的除了味道和温饱,就是闲适,闲适中的一脉心香,靠烧豆腐来成全,靠酒来营造,靠那种氛围来装点。一杯小酒,几块烧豆腐,酒过三巡以后,整个午后就此消磨,直抵深夜,这样的慢生活,这样的小步走入愉悦生活的格调,羡煞我这个外地人。<br>  好想如建水本地人,也来回偷上半日浮生之闲,混迹于夜色朦胧中一场小酒豆腐微醺里。也如此这般约上三五好友,对坐而饮。不吃别的,就吃建水烧豆腐,外加几杯当地泡酒,话一定要多,唠叨不停……让浮生中的那些不快,扔在酒中、烧豆腐和唠嗑里唠得三下五去二,让疲惫的心逐渐雨过天晴,美美哒,酒醒之后,心情也被格式化,重新装上新的美妙……<br>  让那份建水人的悠闲长久留住心间,摇身又出一种温存,就混迹在这建水的市井生活中,活色生香,奉若圭臬。正所谓“知足常乐”,也让自己接接建水生活地气。让理性与感性在一喝一吃中自然相佐,知足与恬淡相伴,简简单单,平平和和,慢条斯,愉悦地松软绷紧的日子。从明天起,把它移植到平常日子内,让希冀与愿景,也混迹其中,沉浸而不沉溺,发芽而不发散,在繁盛的人间,过一种有烟火味的生活,岁岁年年,典当了日子。以专情为基调,多了一丝清明泠澈,褪了一丝脂粉缛腻;捧出的是一物真心,得到的亦是一份诚意。“众里寻他千百度”,相聚本是不可多得的缘,觅到了便懂得珍惜。在浮生淼淼中,营造出一种有情怀的存在。<br>  余生如此,足矣。</h3><h3><br>  (2019/05/25日草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