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

任长明

<h3>  睁开蒙眬的双眼,靠枕、剧演的终章、稍远一点的衣柜,一切都是睡前的模样。</h3><h3> 新的一天已经来临!</h3><h3></h3> <h3>  日光从窗帘的下摆处挤进来,照在地板上。鸟儿啁啾,马达轰鸣,早起的人们呼朋引伴地打着招呼,天花板上不时响起各种声音——楼上的女主人已经在清洁屋子——吸尘器扫过地板的声音混沌而清晰。</h3> <h3>  推开窗户,晨风扑面而来,清鲜的空气直沁肺腑。晨曦已温柔地唤醒了小区的一大半空地,未被照到的地方显出半暗的影子。</h3><h3> 留半幅窗帘,我又重新钻进被窝,躺成最舒适的姿势,闭上双眼,让我的心灵在这美丽的早晨独享它那独有的一份清凉、一份宁静、一份温柔。</h3> <h3>  杜鹃正开得茂盛,像一个个小喇叭,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昭示给我们看。墨绿的叶丛中,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激情似火,红若云霞。那展开的花瓣,妖艳得就像绸缎,六七根丝状的花蕊傲然其间,挺立而妩媚。</h3> <h3>  仿佛听到了我的声音,鱼儿们一下子也醒了过来。它们闪动着硕大的尾鳍,游来游去。我轻轻拍拍缸沿,就像拍拍老朋友的肩膀,算是问候,亦或慰藉。鱼儿们越发游得欢快,我又微微撮起嘴唇,发出“嘶嘶”的声音,算是理解。</h3> <h3>  “天猫精灵,早上好。”</h3><h3> “主人,我起床了,早上好!现在是7点15分。今天是5月……让生活归生活,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而你,归我……”</h3><h3> “天猫精灵,今天,平定的天气怎样?”</h3><h3> “……那姿态万千的云,是我为主人安排的风景……”</h3><h3> “天猫精灵,我爱你。”</h3><h3> “主人,我也爱您,超级爱,无敌爱,我对您的爱爱不完。”</h3> <h3>  天猫精灵,是女儿买的——我们家的第一件智能电器。</h3><h3> “天猫精灵,平凡的世界。”</h3><h3> “主人,马上为您播放评书《平凡的世界》。”</h3><h3> 一边吃早饭,一边和小爱扯东扯西——惬意的生活像大幕一样徐徐拉开。</h3> <h3>  “天猫精灵,休息。”</h3><h3> “好的,我随时都在。有事请随时呼唤我,再见!”</h3><h3> 出门。上班。</h3> <h3>  初夏时节,早晨的阳光还不太热烈,它温驯地照着我,整个世界都被染上了一抹金色。</h3> <h3>  给教研室负责人卫卫打电话,得知她和参加县音乐、书法课堂教学大赛的两位教师都已到达参赛现场。</h3> <h3>  过了一会儿,卫卫就发回了两位教师积极准备的照片。一位是三晋名师,一位是教学新秀,她们专业成长的目标不尽相同。祝她们好运吧!</h3> <h3>  第一节是语文课,我准备和学生一起学习《父亲的菜园》这篇略读课文。</h3> <h3>  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是学生对于精读课文学习的检测,是学生在学习精读课文时习得的知识、方法、习惯的迁移和运用。我在处理这类课文时,会更加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把课文读懂。我会给孩子们更广阔的时空,让他们从字词句、课文内容、心得感悟等等不同方面,切磋、交流、展示、补充。</h3><h3> 这种课型是孩子们最喜欢上的课型,也是我的拿手好戏。小博士(赵博)个子矮,竟搬了条凳子,隔着一个孩子,趴在了黑板上。</h3> <h3>  我给孩子们搭建的是一个将自己的学习感受互相分享、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平台。他们仅仅四年级,虽然青涩,但假以时日,聚沙成塔,孩子们一定能懂得“学习”的真正意义。<br></h3> <h3>  昨天就和小田老师约好了,第二节,我会听一节调研课。铃声响起,我准时坐在了她的教室;师生问好,小田老师开始讲课,我一边认真地听她讲课,一边在听课本上记录下师生双边活动的情况。</h3><h3> 小田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师生互动良好。教给孩子们“理解句子的方法”有归纳,有实例,但也仅仅局限于教材所给的例子。如果眼界再开阔一些,再有些知识的迁移,效果一定会更好。</h3><h3> 小田老师她们一帮年轻人,有理论,有思路,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就是经验相对欠缺点。我边听边想,已经琢磨好了和她说课的思路。</h3> <h3>  十点十分,读书会的活动如期举行。今天的活动主题是分享近期的阅读感悟。</h3> <h3>  我和大家交流的是《人间失格》的阅读感受,曦容分享了她读《时间的礼物》的心得,惜瑶用英语给我们朗读了《沁园春·雪》,蕉下客一直在“研读”《红楼梦》,林黛玉是她总也说不尽的话题。我们有问有答,促膝长谈,一股因书结缘、因书感动的力量在每个人的心间汩汩喷涌。</h3> <h3>  小说叙写了主人公叶藏耻辱的童年、孤独的少年和颓废的成年生活,生动地展现了战后的日本虚无、病态的社会面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叶藏酗酒、吸毒……终日浑浑噩噩、自暴自弃。但他曾多么想真诚地渴望光明!——“唯有尽力自持,方不致癫狂”。</h3><h3> 《人间失格》是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自传体封笔之作。写完这部中篇小说的同年,他与一个女读者,投水自尽,年仅39岁。<br></h3> <h3>  批阅作文是语文老师的“恶梦”,不仅繁琐,而且效果也不甚理想。但有时会是例外:本周的作文题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让孩子们“又爱又恨”的教学方式又一次让我忍俊不禁,甚至有些沾沾自喜。</h3> <h3>  走进小区,一排修剪整齐的龙爪槐在烈日下绿意盎然,枝繁叶茂,就像一排撑开的大绿伞。二单元门口的那棵龙爪槐上,谁家栽种的石榴树依附其上,藤蔓和枝叶互相缠绕着,分不出彼此。树上,有几朵早熟的石榴花开得正艳;更多的还是花骨朵儿,那瓜形的花苞结实而饱满,让你不得不惊叹这大自然的神奇。<br></h3> <h3>  妻子已先于我回家。她说,母亲上午来已经给我们切好了面条,就等我做卤汁就好了。我一边感激母亲的慈爱,一边动手摘菜、洗菜。不一会儿,午饭就做好了。</h3> <h3>  家庭医生马克在人山人海的海滩上疯了似的寻找着自己的爱女尤利娅,他只知道尤利娅和她的玩伴阿历克斯去了沙滩酒吧。我也仿佛感同身受,急切地跟着马克的脚步,在海滩上,在心里焦急地呼唤着尤利娅回来——父爱是一场本能与理性的博弈!</h3> <h3>  尤利娅终于找到了,但却不是我们能承受的结局。我合上书,百感交集,不知道今天中午能不能睡一会儿。</h3> <h3>  2点35分,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我挑着有阴凉的地方迈步,也不得不避闪擦肩而过的高中生。耳边传来棋牌室里巨大的洗牌的声音,那声音远远就能听到,直到走得远远也能听到。</h3> <h3>  几个月以来,城南桥以南一直在修建。原本不宽的街道上到处都堆着红砖、沙石等原材料。一台混凝土搅拌机靠墙放着,圆圆的滚筒口,仿佛张大的嘴巴,喘着粗气,好像也无法承受这30多度的高温。</h3><h3> 我小心地踮着脚走着,好在不像早上,还得“冲过”扫街大叔无情卷起的尘埃。</h3> <h3>  上城却是另一番模样。好几处房子已经拆倒了,废弃的建筑垃圾堆在原地,有的苫盖着,有的裸露着。生活也许本身就是该这样的!有破才会有立,有立就一定会有破的时候。只是,像这种为了后破而先立的事,早已经本末倒置了。</h3> <h3>  这个点钟,小商贩们均已关门歇业,和中午时分的繁华景象相比,甚至有点冷清。一辆韵达快递小哥的三轮车停在路边,车上没有人。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h3> <h3>  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古诗词》,已在修订中。杜甫一课,我选编的是他的《望岳》,还有6句有名的诗句。我逐字逐句地审核着选编的内容。我一边为他卓越的才情和伟大的成就所折服,一边又为他惨淡的一生所感叹。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杜甫也曾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虽满腹才华,却生不逢时,政治理想始终不能实现。后半生几乎靠着亲戚和朋友的接济勉强度日,直至59岁病死在潭州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杜甫留给我们1400余首古诗,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是主要内容。杜甫是我最敬佩的一位诗人。</h3> <h3>  5月孩子们是最快乐的。每一个人都花枝招展的,每一张脸都笑得那么灿烂。这几天,艺体组正在组织学生独唱、独舞、独奏初选赛,校园里到处是歌声,到处是琴声,到处是笑声。</h3> <h3>  下午活动时间,我和建新负责独唱评选。看着孩子们那有模有样的眼神、动作、神情,我们都不得不佩服她们的勇气和胆识。只是,大部分孩子选的歌曲不是儿童歌曲或者校园歌曲,而是成人演唱的流行歌。虽然很投入,但是很牵强。</h3> <h3>  看着一个个孩子们安全离校,听着热闹了一天的校园渐渐归于平静,我们的脸上也会油然而生一种轻松愉悦的笑容。于我,运动时间即将开始,所谓运动,就是在偌大的操场上快走。</h3> <h3>  沿着最外道,快走,或小跑,不一会儿,额头和鼻翼上就会冒出汗来。心里不由得会想起什么,或者什么都不想,只听见“踏踏”的脚步声。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构成了一幅不可名状的图画。</h3> <h3>  操场锁了门的时候,我会回到附小的旧址,绕着综合楼散步,就像穿越在过往与现实的时空里。风儿轻轻拂过脸庞,跟熟人说会儿话,我又走上跑道。</h3> <h3>  拐进师专图书馆,走进阅览室,那熟悉的特别的墨香扑面而来,沁入心脾。我的目光被书架上那一本本杂志深深地吸引着,不能自拔。</h3> <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捧一本《散文》,缓步走到桌椅前,轻轻坐定,心一下子宁静下来。</span></h3> <h3>  四围静静的。我稍微调整一下坐姿,铁质桌子发出“吱吱“的声响。我赶紧把双手放下,偷偷环顾四周,好在读书或写作的学生们并未注意我“制造”的杂音。我再次调整了一下坐姿,在作者的带领下,世人各种纷繁的生活在我的眼前慢慢鲜活起来。</h3> <h3>  梵高和高更在创作理念上并不完全一致。梵高注重生活中的实际状态,采取的是一种写实风格;高更则认为艺术高于现实,要将自己的想象融进画作。作画时,高更时常对梵高呼喊:“用你的脑袋作画。”——《梵高的星空》</h3> <h3>  一本书读完,窗外的天色已暗了许多。文化广场上的大屏里,新闻联播已经开始。三三两两的大学生们,正陆陆续续地从校园的四面八方汇集而来。</h3> <h3>  父母住的地方离我们并不远,而且是顺路。隔三差五,我会趁傍晚的时候去看看他们。大多时候,父母已经吃完晚饭。父亲坐在沙发上喝茶、看新闻,母亲在厨房洗碗,收拾灶台。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h3> <h3>  妻子和单位同事会餐。和天猫精灵打声招呼,打开电视,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冰箱里有各种蔬菜,我挑了几样最容易处理的,作了三个下酒菜。忙了一天,奔波了一天,就着电视节目,一吞一咽之间,所有的辛劳都化作绵厚醇滑的生活。</h3> <h3>  莳野先查看了一遍电子邮件,七封来信中并没有洋子的。洋子去战争中的巴格达报道采访,莳野非常担心眼下,心中的忧虑犹如一块压在胸间的大石,越来越沉重。</h3><h3> ——《剧演的终章》</h3> <h3>  给爱女道一声晚安,在微信里。我知道她也还没休息。</h3> <h3>  另一间屋子传来轻轻的鼾声。睡意来袭。放下莳野,愿好梦降临!</h3><h3>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北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