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手捧一本《印象实验》,翻阅那里的篇篇文章,感觉字字句句都散发着学子深情,从书中溢出的,是对母校的爱,是对实验中学的感恩和眷恋。4月30日,实验中学校庆庆典,学子们从天南地北赶来,重回充满青春记忆的校园,共庆辽宁省实验中学建校70周年。</h3><h3><br></h3> <h3>清晨,实验中学校园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张开双臂热烈迎接前来参加庆典的各届校友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实验中学诞生于新中国的曙光之中</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成长于国家奋斗之际<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发展壮大于中华民族振兴之时<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校70年风雨兼程<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承担时代重任<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致力于共育英才</b><br></h3> <h3> <i>像白云眷恋着山岫,清泉向往海洋,哪个游子不思念家乡?哪个学子不爱恋母校?实验中学的万千学子无论身居何地,也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可能,都脚步匆匆,投入母校的怀抱。原初三·四班尚路同学从澳大利亚赶来,从冬日的南半球到春光荡漾的祖国,季节变化天差地别,不变的是对母校的深情;原高二·二班夏燕西从北京赶来,多少年走南闯北,他感受多多,可最暖的还是我们的实验园啊!许多人五十五年来竟初次见面。他们抚摸着校牌,仿佛五十八年前第一次到实验中学报到……</i></h3><h3> </h3> <h3><i>同学们来了!老师也来了!90岁的沈辉老师坐着轮椅来啦!她虽然行动不便,但思维敏捷,目光炯炯,慈祥得像一位老妈妈!94岁的杨泌泉老师精神矍铄,行走自如,完全不像耄耋老人。这对伉俪老师教了我们五年的俄语课,是我们最想念的老师!范世坤同学激动地扑到沈老师轮椅前,同学们拥上去,喜极而泣!盈盈泪珠映出浓浓的师生情,更映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i><br></h3><h3><br></h3><h3> </h3> <h3><i>德高望重的姬校长来了!同学们围上去,亲啊!笑啊!同样的白发已分不出师长和学子,岁月的刻刀在人们身上留下印痕,但也点缀了我们五光十色的青春!满头白发映出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更是实验中学七十年辉煌伟业的真实写照!</i></h3> <h3>相机,留下了我们和姬校长、杨老师、沈老师合影的宝贵瞬间,记录了几十年师生的情谊和对母校的感恩!</h3> <h3>和冯腾千老师的合影,让我们想起当年上体育课和运动场上的那一幕幕……</h3> <h3>9点30分,实验中学建校七十周年庆典在大礼堂隆重举行,并通过腾讯向全球直播,让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校友同享母校庆生的喜悦。</h3> <h3>几十年后,我们又坐到了学校大礼堂里,这是实验中学建校70年来保留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如今内部早已翻新,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h3> <h3>学校领导、校友代表的讲话过后,“七十逐梦 实验辉煌”的文艺演出,把庆典活动推向高潮。</h3> <h3>在退休女教师的合唱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年已91岁的华熙云老师(中立者)的身影,她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手风琴伴奏的,是当年高一.三班王铁男同学。</h3> <h3>赫赫有名的书法家聂成文(原高二.一班),现场为母校挥毫题字——“七十逐梦 实验辉煌”</h3> <h3>在校的小学弟学妹们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精彩演出,让我们想起了我们的学生时代……</h3> <h3>载歌载舞的精彩演出,都是学校同学们为校庆专门排练的。实验中学特招的“新疆班”孩子们,在舞台上更是一展他们欢快热烈的“亚克西”民族风采!</h3> <h3>有国标摩登舞伴舞的学校各科男老师的演唱,激情洋溢!红与黑的色彩在舞台上旋转飞舞,优美高亢的歌声在礼堂里回荡……</h3> <h3>我们这些在1966年特殊年代被迫终止学业没能毕业的同学,心中总是存有无奈,是心中抹不掉的痛。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已经过去,在校庆庆典上十几位老三届同学代表上台领取了实验中学“毕业纪念证书”,尽管对我们来说已无实际意义,但毕竟这是一种证明,是我们人生长河中一段特殊的记忆。</h3> <h3>庆典结束,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午餐。坐在敞亮的餐厅,心中感慨!忘不了我们学生时代的老食堂——宿舍楼的地下室,没有坐椅的方木餐桌、每桌一大盆的海带白菜汤、窝窝头、还有那偶尔难得的大包子,我们和共和国一起度过了60年代的那段困难时期……</h3> <h3>漫步在美丽的校园,处处感受到70周年校庆的热烈气氛——鲜花、绿荫、草坪、彩带、标语,还有身穿漂亮校服在校的学友们,他们成了庆典活动的自愿者。</h3> <h3>原来的图书馆现在是“教工健身中心”。还记得吗?当年走进图书馆,对面墙上有一个红布白字写的马克思的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它成为实验园学子们前进的动力和座右铭。 当年我们这群走进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少年们满脸喜悦,在我们的眼中,那雄伟的大礼堂、工字形的教学楼、丰富多彩的理化馆和生物馆,简直就是人文的圣殿、科技的天堂。还有那鲜花盛开的花坛、苗圃以及绕转花坛的小路,撩拨这群花季少年多少遐想和憧憬啊!</h3> <h3>当年理化楼的阶梯教室已经不存在了,张俊英坐在生物馆的阶梯教室里,她回忆说:“55年前的5月8日,我在实验中学理化馆阶梯教室通过入团审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介绍人是关恒余老师和杜平同学,感谢团组织的培养,感谢两位介绍人。”</h3> <h3>第一任校长是著名教育家、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车向忱。“心怀祖国,放眼世界”是车老的题词。</h3> <h3>这一天,母校的温暖,同学间的情谊让大家很兴奋!同学们依依不舍,期待5月4日再相聚。 </h3><h3> <b>聚会一声问候</b></h3><h3> “挺好吧?!”</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思念半个世纪了,</h3><h3> 珍贵的一声问候滋润心田。</h3><h3> 百年修得同船渡,</h3><h3> 五世修得同窗情!</h3><h3> 时间只能改变容颜,</h3><h3> 纯真的友谊无法改变。</h3><h3> 也许在天涯,</h3><h3> 也许在海角,</h3><h3> 同学之情,</h3><h3> 一直是我的掛牵!</h3><h3> 一生的同学,</h3><h3> 一生的朋友,</h3><h3> 永远珍惜在心间。</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亲爱的同学"!——</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是我对你们最美丽最亲切的呼唤。</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同学之情——</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最纯洁、最朴实、最平凡,最高尚、</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最动人、最浪漫,最永恒、最忠坚!</h3><h3> 你们的老同学 肖新战</h3> <h3>当天校庆庆典结束后,同学们余兴未了,初中微信群里纷纷转发照片,传递感言。肖新战同学以《北国之春》的旋律填写了新歌词,热情表达同学们几十年实验园同窗的浓浓情谊。</h3><h3><br></h3><h3> <b></b></h3><br> <h3>肖新战填词《<b>相聚一生</b>》</h3><h3>苗晓霞、曾庄凡演唱<b> </b></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