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邮轮沿着西班牙的海岸线一路向北,夜色渐浓。平板电脑中下载的电视剧伴随着我迷迷糊糊入睡,一觉醒来,船已经停靠在马赛港口,照例办完了离船手续上岸。一辆漂亮的旅行车和一位身着白色衬衫的帅气十足的法国司机已经在港口外等着我们了。同来的当然还有地接导游,一位干练的北京女士。</h3><h3>今天我们上午的行程安排是普罗旺斯的阿维尼翁,人们都熟知普罗旺斯,而阿维尼翁这个城市是普罗旺斯的心脏。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当年哪个教皇当年不知道为什么曾经放弃了罗马而在这儿定居。这儿所修建的教皇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宫殿,现在,这里是法国的国家博物馆。与教皇宫起名的还有一个断桥,是从前哪位神父说是在梦里面得到上帝的示意而修建的。但修成之后几次被水冲毁,后来就索性让它保持现状,也不去管它了,成为了阿维尼翁的一景了。不过这儿可是莫得白娘子和许仙滴。阿维尼翁离马赛不远,小城很宁静,石块铺就的小巷弯弯曲曲,路面高低不平,使人恍惚回到了中世纪时代。感觉很复古,就是走起有点梗脚板。比天朝的各个城市修的步道差距太大太多了。城边有个岩石公园,从上面看下去,罗纳河静静的流淌在绿荫中,两岸是连绵不绝的葡萄园和一个个葡萄酒庄。这个以葡萄种植园和薰衣草闻名于世的地区,是法国二十二个行政大区之一,下轄着六个省。都说普罗旺斯是全世界小资们最向往的地方,我愚钝所至,实在是不知道这有啥子格外的浪漫之处。不过风景很优美罢了。法国的行政区划是大区—省—-市。而马赛市是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港也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港口。就是在整个欧洲,马赛港也仅次于荷兰的鹿特丹港口,名列前茅。提起马赛,很多人立即会想到马赛曲,这首由业余作者创作,产生于大革命时期的歌曲,使马赛广为人知,最后被定为法国国歌。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在我国,也不乏一首歌曲使一个城市名声大噪的例子,于淑珍演唱的“太阳岛上”,让人们更加向往哈尔滨;“鼓浪屿之波”几乎成为了厦门的市歌,连城市报时的钟声都是这个旋律,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使多少人对三亚趋之若鹜。而马赛曲,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让人们熟知了这个城市。类似于美国的皮兹堡和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一样,马赛是法国的工业重镇,这里的港口可以修理世界上最大的油轮。但同时,由于这里是法国离非洲最近的城市,不少非洲人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就可以进入马赛,马赛也是法国人口组成最复杂的地方,这里的毒品交易已经到达每天60万欧元的水平。我们在街上,可以到处都看到黑人,南亚人和阿拉伯人。也很容易听到中国各地的口音。马赛的包容性由此可见一斑。</h3><h3>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马赛只参观了两个教堂,一个位于山顶上的圣母教堂,我更感兴趣的是从那儿可以俯瞰整个城市而不是教堂本身。一眼望去,蓝色的海湾被山岚包围着,靠近海岸是一片别墅区,红瓦绿树,衬映在蓝天白云下,很和谐,也很醒目。沿着港湾延伸过来的,依次是马赛的新港和旧港,新港是现在使用的客运港,整洁干净。岸边矗立着两幢方方正正的建筑物,一幢黑色的是地中海文物博物馆,另一幢白色的是获得法国国家建筑奖的马赛别墅,它的特点就是非常夸张的悬挑出去一二十米。在马赛的旧港中,则挤满了各式游艇。完全是无序状态。我简直不晓得中间的那些怎么开出来?在市中心,另一座拜占庭风格的教堂也是我们参观的地方,我就看看气势恢弘的建筑风格罢了。</h3> <h3>普罗旺斯小城街景</h3> <h3>老旧的房屋里充满神秘</h3> <h3>小城教堂</h3> <h3>俯瞰小城广场</h3> <h3>小城风光</h3> <h3>小城教堂内部</h3> <h3>幽静的岩石公园</h3> <h3>罗纳河谷的田园风光</h3> <h3>断桥</h3> <h3>马赛别墅,这桩建筑物获得了法国国家建筑奖,它的特点就是大跨度悬挑的结构。</h3> <h3>与马赛别墅毗邻的地中海文物博物馆</h3> <h3>马赛旧港广场</h3> <h3>旧港广场上的一个大遮阳篷,顶板底部是整块玻璃镜面,游客们的倒影都映出来了,只不过是倒立的。</h3> <h3>镜面遮阳篷下。</h3> <h3>马赛街景</h3> <h3>马赛老城区</h3> <h3>山顶上的教堂</h3> <h3>美丽的蓝色港湾,近处是富人居住的别墅群。</h3> <h3>俯瞰马赛</h3> <h3>山顶上的圣母教堂内部</h3> <h3>另一座处于城市中心的拜占庭风格的教堂,</h3> <h3>城市风光</h3> <h3>获奖的马赛别墅</h3> <h3>马赛客运港</h3> <h3>地中海文物博物馆</h3>